||
今年的酷热高温-七星连珠的物理猜想
晏成和
今年夏天,在没有任何先兆预判中,北半球进入有记录以来最高的酷热高温,令地球人猝不及防、百思不解。凡事有果皆有因,酷热来自哪里?原因是什么?地球表面的热来自太阳,今年的太阳是发威了吗、原因何在?太阳自身的热核反应有无变化我们知之甚少,与往常明显不同的只有太阳系天体中的这七星连珠,就是今年6月中旬,太阳系的七大行星会有序的排列在太阳的一条辐射线上(如图,图片来自百度,在此致谢)。
这种“七星连珠”是行星运行中的小概率事件,按计算77年才会偶遇一次。实际上最近的2000年5月5日,还有1962年2月5日,都出现过七星连珠现象。有人谣言:七星连珠会发生灾难,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发生。据央视报道,本次的“七星连珠”持续的时间有3天,发生在6月16日至19日。
这一次的七星连珠与地球酷热有什么联系?地球上的热基本上是来自太阳,巨大的太阳一般是均匀的发光发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到地球上,是不是电磁波的辐射增加?于是有必要来探讨电磁波的传播。
物理学发现,波来自于振动,水波、波声都来自于振动,电磁波也是一种振动,波是振动源与介质一起的振动。那么电磁波(光)的传播介质是什么?我在拙博《电磁波靠什么传播?》文章中说到:电磁波靠什么传播、传播介质是什么?电磁波能够在宇宙天空传播,太空中惟一能够相伴、依靠的介质只有是引力场。电磁波传播介质要么没有、要有,惟有这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的引力场。
大自然赋予质子的质子场(引力场)伴随着电子振动源一起振动——成为电磁波传播的介质,电磁波靠质子场广泛传播,引力场就是电磁波的传播介质。因为引力场无处不在,令人们熟视无睹。
在这篇文章中还说到:50年前,美国阿波罗飞船探月,人们期盼随着宇航员登月的纪录片上看到在月球上的群星璀璨耀眼的宇宙天空,可是登月纪录片的太空背景却是漆黑一片!有人认为诡异,有人开始质疑,甚至有人怀疑美国人从来没有登上月球。
看看月球,月球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也就是月球上光波传递的介质密度只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我们论证了,引力场是电磁波的传播介质,即电磁波仰赖引力场进行传播,除了振动源,光波的强度取决于引力场介质的密度。在月球表面这减少了六分之五的介质密度中,光波随介质振动肯定衰微不堪,于是月球上星光的亮度肯定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介质密度增强,电磁波的强度也会增加。
以上的引用强调了电磁波的传递需要有引力场的传播介质,引力场衰弱-星光(电磁波)微弱;如果引力场密集,在其中传导的电磁波会通畅、强劲;场强导致电磁波通达、富集。这一次七星连珠,巨大的木星、土星还有几个行星在与太阳的连线上,所有的引力场叠加(引力场不能屏蔽,只能叠加),阳光电磁波就在这条介质浓厚的场通道里酣畅地传播,地球正好在这个通道里,虽然只有三天,可得到的电磁波的能量(波的振幅、密度)比平常多得多。这些多余能量蕴藏在大气里、在地球表面、在海洋里,到了夏天逐步释放,成就了北半球的酷暑炎热。(之前的七星连珠不在夏季,气象部门可以把前两次七星连珠后两三个月的气温与平常气温进行比较。)
以上的酷热高温与七星连珠只是一个有逻辑的猜想,我一个退休的独立探索者,无能力、无资料。只是依靠科学网发表一点思维、猜想(像数学猜想一样),希望有条件、有能力的学者破解,依据以往的行星运行与地球气候建立科学联系,建立定量的实验数据,建立行星气象,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022/8/16
参考文献
[1] 晏成和,科学网 ,电磁波靠什么传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111700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2 0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