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己(纪)姓、己(纪)国是黄帝后还是炎帝后?

已有 469 次阅读 2024-3-26 09:1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己(、己(纪)国是黄帝后还是炎帝后?

古文字有“己”无“纪”,古“纪姓、纪国”即“己姓、己国”。“己”是国名、氏族名,也是古姓氏。

文献中的己(纪)姓是黄帝后,也是炎帝后。

《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世本》:“己姓出自少皋”,杜预注:“少皋金天氏,己姓之祖也。”甲骨文证明,商时就有己氏、己族、己国。

一、关于己姓、己国

黄帝有二子,其一是少皋青阳,其二是昌意。《大戴礼记》载:“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少皋是黄帝之子,继天子位。但“少皋之衰,九黎乱德,颛顼受之。”(《汉书》)少皋帝衰落后,黄帝之孙、少皋孺子(也是少皋之侄)继天子位。因此《史记》说黄帝二子皆有天下。昌意和少皋为同母(嫘祖)所生,应为同姓。少皋为己姓,昌意也应为己姓,昌意子颛顼高阳自然也应为己姓。

但《帝王世纪》言:“少皋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但在没有文字之前的帝王事迹,都是口耳相传,姬、己同音,姬、己确实很难区分。不仅如此,如前述“己”、“巳”同源,“己”就是“巳”,因此古文献中有关于少皋姓氏“己”与“巳”的记载,也多混淆不清,同样是《世本》,但不同的辑本对少皋的姓氏记载不同,王谟辑本:“昆吾己姓国,出自少皋”;陈其荣辑本:巳姓出自少皋”。少皋、颛顼、帝喾,在文献中都有姬、己、巳姓之说,但比较而言,己姓说比较更可靠。

甲骨文资料证明,商时就有己、己族、己国。

1、“己”是贞人

IMG_20170815_095435.jpg

卜辞有:“己亥卜,己贞,子商妾娩,不其嘉……。”《合集》14036

2、“己”国族

《合集》40621为:“……己侯蓻……死。”有己侯,必有己国。

《合集》21857为:“丙寅,二,自己入。”“自己入”是指己族、己国向商王进贡。

卜辞还有:“辛其雨,吉己。”(王本兴:《甲骨文拓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吉己”的“己”,可以理解为地名或国族名。

IMG_20170815_095359.jpg   IMG_20170819_095625.jpg

因此,商时就有己族、己国。

 

因此丁山先生说:“武丁、祖庚之际,自甲骨文徵之,孝己之外,实有人以己为氏者。且此己氏尚有一卤传世,如《己且乙》,其后或称己中,如卜辞云:‘甲午,卜,己中酒正。”酒正者,酒人之长也。”商人好酒,酒正为宫廷重要官职。

                                                

2、黄帝之孙、少皋孺子颛顼也是己姓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这二子,其一是少皋青阳,其二是昌意。少皋邑于穷桑,登帝位后都曲阜。《大戴礼记》载:“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少皋是黄帝之子,继天子位。但“少皋之衰,九黎乱德,颛顼受之。”(《汉书》)少皋帝衰落后,黄帝之孙、少皋孺子(也是少皋之侄)继天子位。因此《史记》说黄帝二子皆有天下。昌意和少皋为同母(嫘祖)所生,应为同姓。少皋为己姓,昌意也应为己姓,昌意子颛顼高阳自然也应为己姓。

在历史发展中,由于炎黄二族的错综复杂关系,东夷少皋族团从颛顼开始,有个从东到西的迁徙历史。

《帝王世纪》:“及颛顼生,十年而佐少皋,二十而登帝位。……平九黎之乱,以水事纪官。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於是民神不杂,万物有序,始都穷桑,徙商丘(又称帝丘,今河南濮阳)。”

颛顼登帝位后,由穷桑(今曲阜)徙商后,商丘又称帝丘,今河南濮阳。

3、祝融八姓,首姓为己姓

古代传说,祝融出于颛顼,祝融是司火官职,担任火正祝融的名字,或叫黎,或叫重黎,或叫吴贺。

《左传》:“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又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系》又说老童妻“产重黎及吴回”。这些记载表明,祝融是颛顼之后,既然是颛顼之后,当然也是黄帝之后,或者说祝融族团是由黄帝族团繁衍而生。祝融或祝融族团也是己姓。

颛顼帝子祝融未继天子位,继颛顼帝位的是帝喾。《鬻子》:“昔者帝喾年十五佐帝颛顼,三十而治天下。”《史记》:“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又言“高辛於颛顼为族子。”《史记》还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颛顼子祝融在帝喾时期,职火正,甚有功。罗泌《帝王世纪》,均视颛顼、帝喾为黄帝后,姬姓。在没有文字的三皇五帝时代,历史靠口耳相传,“姬”与“己”同音,少皋、颛顼、帝喾、祝融这些黄帝后,是姬姓还是己姓,确容易产生不同理解,因此各种理解也都有其道理。

祝融应随颛顼姓,为己姓,也可如罗泌所说为姬姓。但《国语》明确记载祝融后为八姓,首姓为己姓。可以说从此,己姓与姬姓再不混淆。

祝融八姓里首姓为己姓,《国语·郑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昆吾、苏、顾、温、董,是人名族名也是国名。均为己姓。

因此,黄帝后的少皋、颛顼、祝融,都是己姓的祖先。

但文献又载,己(纪)国姜姓,炎帝后。

二、关于己(纪)国姜姓

《世本•氏姓篇》:纪“姜姓,炎帝之后,封纪,为齐所灭。”

《路史后纪》四:“纪国姜姓,炎帝参卢之后。”《元和姓篡》:“纪,姜姓,炎帝之后,封纪,为齐所灭,以国为姓。”

《左传•隐公元年》:“八月,纪人伐夷。”孔疏:“世族谱:纪,姜姓,侯爵。”

周时的铜器也证明己(纪)为姜姓国。

这是一件标准的纪国铜器,“己侯貉子”,“己侯”是官职,“貉子”是己侯的私名。铭文中的“己姜”,是己侯之女,表明己国为姜姓。

周及春秋时的纪国,姜姓无疑。

三、关于纪国姓氏的变迁

文献和金文资料都表明纪国为姜姓。但从己(纪)国的图腾和族徽符号分析,己(纪)国似应为己姓或蠃、姒、子姓。这个矛盾是怎么样产生的?纪国姜姓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我在《探寻寿光古国》一书中作了些分析,现摘要点简述之:

中国姓氏是个非常复杂和不易弄清的一个问题,吴其昌先生对此有过生动的表述,他说:“古器日出,……而殷周及先秦血胤族次,则散在五千余器,断絓零绪,索掏匪易。此其一。且经典群籍,由古文而籀篆隶分,洊至真行,又厄于魏晋六朝之别状奇体,致古先之种姓族氏,半为伪讹。……盖我华胄祖先本姓之不明久矣。”

王献唐先生还说过与吴其昌先生类似的话,他说:“秦、汉以前,姓从母,氏从父,姓氏之界别甚严。始皇而后,有氏无姓,行之既久,二事虽泯,学如马迁,尚不得其别,其他可知。……其间有同名异实者,有赐姓随姓者,有变裔者,有变于裔者,有避讳避仇改变者,有音讹者,有省文省言者,溷乱混淆,久难爬梳。”王先生的这段论述,可称姓氏问题上的一段高论,说明在秦汉以后,姓氏问题因各种原因,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这样以来,很多国族的姓氏,可能与原始祖先的姓氏大不一样,也就是说,很多国族,由于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原因,其原始的姓氏,一而再,再二三地发生了变化。所以一个国族有好几个姓氏。国族的多姓氏,不仅不矛盾,而恰恰反映了姓氏变化的历史。

典藉中关于姓氏的记载,就如同吴其昌先生所云,“致古先之种姓族氏,半为伪讹。”所以对古文献的应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未可尽为信据也”。

纪国姜姓是历史事实,纪国为什么是姜姓?现在无法找到确切答案,只能依据有关资料,进行一些猜测性分析:

(一)、 “己”为祝融后裔,祝融姜姓,己也为姜姓。

己国族之姓难以懂理,看来与祝融的姓源有很大关系。祝融八姓,己姓为首。祝融为己姓之祖。杜预又云“少皋金天氏,己姓之祖也。”少皋、祝融都为己姓之祖。因为祝融者, 帝颛顼之子,即《左传》说的“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左传》又曰:“少皋氏有四叔:曰重┄┄。”重、黎都为祝融。这样祝融与少皋、颛顼属于同一族系,也就是黄帝系。但《礼记•月令》言:“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山海经》也言:炎帝之妻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这样祝融又归到了炎帝神农系。

《文献通考》封建二:“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炎帝神农氏姜姓之后。”因商周甲金文中均无“纪”字,此纪国之纪应为“己”。这样黄帝裔有己姓,少皋裔有己姓,祝融裔有己姓,炎帝裔也有己姓。春秋“纪国”即周时的“己国”到底是谁的后裔?由于祝融姓源的矛盾性,导致后人对“己族”是黄帝、少皋后裔还是炎帝神农后裔,做出了两种不同的判断。根据王献唐先生的考证,周和春秋时的(纪)国是炎帝后裔,所以是姜姓。

祝融八姓,己姓为首,如傅斯年先生所言,己姓“或祖祝融”。在上书中,王献唐先生用了大量篇幅证明祝融为炎帝族。他引《礼记·月令》“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曰:“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国语》“重黎为高辛氏火正,命曰祝融”,《史记》“帝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之后说:“两方印证,知祝融为官名……,神农为火帝,夏当火令,故以炎帝属之。初时火官,殆以炎族修明火利,引其族人掌之。……迨后别以颛顼之裔接任其事,仍沿旧名曰祝融。”王先生的观点非常明确,祝融为官名,最初火官为炎帝族人,后颛顼族裔接任,既然首任祝融之官者为炎帝族人,祝融之后当然是姜姓炎族。

王献唐先生的书论可称泛炎帝论,东夷各族可谓全是神农炎帝后裔。纪国,国族理所当然地也是姜姓炎帝后裔,因此,纪国姜姓炎帝后,这是必然的结论。但对王先生的某些正确论断追根究底时,王先生的理论结论与他的理论基础之间,又产生了新的矛盾。

王先生在分析黄帝二十四子,得姓者十四人时,提出了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姓出于母,以得姓之不同,知生母之不同,姓数总为十三,知黄帝娶十三妃。” 王先生的这一结论与摩尔根的理论,与《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作者们关于母系、父系的划代结论是一致的。就是说黄帝儿子的姓,不是由黄帝的姓氏决定的,而是由黄帝妃的娘家的姓氏决定的。黄帝诸子中之所以有己姓,是因为黄帝的“己族”之妃生了一子。这就又回到原始的起点,是先有“己”族,然后有“己”族之妃,然后才有“己”妃之子。黄帝的“己”姓之子,源于母系时代的“己”族的存。因此“己”姓,既不祖黄帝,也不祖祝融,而祖“己族”,即以“巳”为图腾的那个原始氏族。这个己(巳)姓的母系氏族,在祝融前,甚至于在黄帝前,已经存在。因为这个己(巳)姓母系氏族与黄帝族、与祝融族发生了婚姻关系,黄帝、祝融族子孙中,才有了随母姓的己(巳)姓之人。

(二)己(纪)国族由己姓变为姜姓可能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产物。

己国己姓,追根究底源于黄帝。黄帝、少皋都是“五帝”时代的人物。 “五帝”时代,我国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如同《吕氏春秋·恃君览》言:“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世系是按母系下传的,子女均属母亲的氏族,父母各在一个氏族,一个氏族里只有共同祖先传下来的一半子孙,如摩尔根所言:“无论在原始时代或在较晚时代,每一个家族都是一半在氏族内,一半在氏族之外,因为丈夫和妻子必须属于不同的氏族”。“当财产大量出现以后,世系就转变为以男性为本位;凡是在这种地方,氏族就由一个假定的男性祖先和他的子女及其男性后代的子女组成,一直由男系流传下去。现在我们各家的姓氏就是以男性为本位并由男系流传的氏族名称的遗存。”

这种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在我国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李学勤及一些著名史学家认为,商契是这一转变的标致性人物。他们说:“古文献中都记有‘殷契母简狄’,把契的母亲突出来而很少提及父,而提及父者,皆为附会之说不可信,是商族人在契之前,经历了‘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反映……。商契至汤有11代商族首领的配偶皆不为人知,只知其父不知其母。所以简狄这位商族的老祖母,是商族母系氏族制时代的最后一位首领,商契却是商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第一位首领。”以此类推,女修、姜原、修己都是母系氏族社会时她的族氏的最后一位首领,而皋陶、后稷、大禹,这些尧舜的大臣们都是父系氏族社会他们族氏的第一位首领。“五帝时代”,中华大地上发生了这一历史性变革,尧舜禹等父系英雄们登上了历史的前台,统领着炎黄儿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只有女子才有姓,外氏族嫁给该氏族的男子没有姓,只有氏。但社会由母系转为父系后,男子的地位已明显高于女子,男子的氏也随之变成了姓,社会进入了姓氏合流的阶段,这时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世系由女系转变为男系,几乎牵涉到一个氏族中的所有成员关系全部发生变化。” 同样一个氏族,老祖母为首领时姓“己”,但后来的首领变成了男性,比如说男性首领原本是姜姓氏族的人,原为姜氏,但现在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为“姜姓”。从理论上说,一个氏族由母系转变为父系,在姓氏合一的背景下,这个氏族必然有两个姓,即母系姓氏的残留和父系姓氏的主导,父系的姓,就占据主导地位,如摩尔根所说:“如世系由男姓下传,一个氏族则包括一位假定的男性始祖、他的子女、他的的儿子的子女、以及世世代代由男姓下传的一切后裔的子女。而他的女儿的子女以及由女性下传的一切女姓后裔的子女,均被摈斥在本氏族之外。……但此后只允许本氏族男子所生之子女保留为本氏族成员和使用本氏族的姓氏,而女性成员所生子女一律被排除出去。”在由母系向父系的转变过程中,氏族的姓氏也必发生巨大变化,由单一的母系姓氏,到母父两系姓氏,再到单一的父系姓氏,这是个缓慢的漫长过程。由于这一历史进程的客观存,各个氏族、部落的姓氏,在商契、周稷、夏禹的以前和以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例如周族,传说周之祖先出自姜源,姜源是周的始祖母。姜源的儿子后稷是周族的第一个男祖,但后稷是无父而生,别姓姬氏。说明后稷原本应随母姓姜而不姓姬。这与简狄与商契的关系一样,在由母系向父系列化转变中,一个族氏的姓氏发生了变化,也许己(纪)国族由原本的“己”姓转变为姜姓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三)己(纪)国姜姓的其它可能性

纪国姜姓,也许还有其他可能,如徐旭生先生说的,《世本》“许、州、向、申,姜姓也”,“说他是炎帝后,指明它不出于齐,并且非周朝的建国。纪、州等无明文,但是也或

有从逢伯陵的氏族分出的,未必全是周代的建国。说纪国有从逢伯陵族分出的可能。逢国与己国为邻,看来历史相当久远。逢蒙学射于羿,这位逢蒙与羿都是夏时的人物。古时,因“同姓不婚”,任何一个氏族都不能孤立存在,任何一个氏族,不管你多么强大,也不能独霸一方。因为你氏族的全部女性必须娶外族的男性为夫,你氏族的全部男性必须嫁给外族的女性,只有两个不同姓的氏族互为邻居、互为婚姻,氏族才能繁衍发展。因此部落存在的自然原因就是婚姻,就是氏族间婚媾和繁衍后代,让氏族生生不息的需要。所以摩尔根说:“印地安人的部落由若干氏族组成,这些氏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发展起来的,其所有的成员都因通婚而混合,都说同一种方言。”姜姓逢国与己国为邻,理所当然,逢、己必然互为婚姻,己、姜两姓族互相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在母系氏族社会时,己国族是己姓。但己姓老祖母的女儿、孙女们,绝大部分娶了逢国姜姓的男子为夫,己国族里有一半数人是姜姓逢国人。当社会由母系转入父系后,己国族就成了姜姓人的天下。但这一说法是前一说法的具体化,指明了己国族姓氏的转变与邻居逢国有关,己(纪)国姜姓之“姜”,来源于逢国之“姜”。

  己(纪)国之“姜”缘于逢的另一种可能就是,逢蒙与寒浞联合叛乱,杀后羿和夏后相,灭斟灌、斟寻二国后,将己族地盘(当时为斟灌、斟寻二国)占领,己族人大部分外逃,余者归顺逢国,变成姜姓臣民。恩格斯说:“氏族可以收养外人入族,并用这个办法吸收他们为整个部落的成员。”己族遗民被姜姓征服,改为姜姓,就如同齐国占领征服赢姓薄姑后,齐国为姜姓,薄姑后裔经过若干年通融后,也成为齐国姜姓之人了。

文献中还有一个不甚明了的说法,也许与己国的姓氏变化有关。《帝王世纪》曰:“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吕氏春秋》也曰:“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关于夙沙族氏来龙去脉,历史资料极少。上述资料说明,夙沙氏原来不是炎帝族,因某种原因“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这样随之就由原来的某姓改为姜姓。夙沙氏与己国族有没有关系?从零零星星的资料看,似乎有些关系。王应麟《困学记》云:“说文古者宿沙初作煮盐,鲁连子曰,古善渔者,宿沙瞿子使渔于山,则虽十宿沙子,不得一鱼。”第一、王应麟的这段话表明,宿沙氏是古善渔者和古善煮盐者,宿沙氏族必然位于盛产鱼盐的海边,这与古代己国的北部经济地理环境相吻合;第二、王应麟的这段话中提到夙沙氏族的贵族首领“瞿子”,“瞿”的本字是“■”(双目),前面在论述“沫司徒■”时已论证了“瞿(■)”是己国族的一支。《帝王世纪》是说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而邓析子曰:“栗陆氏杀东里子宿沙君戮箕文。”这中间有两个人物,一是宿沙氏君,一是箕文。按《世纪》的说法,“箕文谏而杀之”,似乎因“箕文”谏而被宿沙氏君杀掉。邓析子的说法中,因断句不同可有两解,一是“栗陆氏杀东里子,宿沙君戮箕文”;二是“栗陆氏杀东里子宿沙君,戮箕文。”“箕文”是宿沙氏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不管是被栗陆氏杀的还是被宿沙君杀的,总之在这次事件中他被杀害。但如果他是因对宿沙君的叛命不满,而进行强谏,因而被宿沙君杀害,那么“箕文”就是己国族中的一个正面人物。前面已有论述,箕、其,与己国族有紧密关系。己、其国族中的“瞿”这一支,在商末周初以及整个西周时期,都凸显在政治的各个角落,尤其成为了东征和卫戍东方的主要力量。当“沫司徒■”这一支由西方又回到山东老家后,因为种种原因,又成为了己国族的实际祖先,就如摩尔根说的,“在我们设想氏族改为以人命名之后的长时期内,其命名的祖先也会改换他人。前一位祖先的事迹逐渐模糊了,消失在迷茫的历史印象中,于是氏族历史上某位后出的名人便取而代之。那些比较著名的希腊氏族曾经改变过名称,而且改变的很雅训。”⑨这也许是己国族改为姜姓的一种可能性。

但还有种可能,一个大的部落或者是后来一个大的方国,其国内臣民绝对不是一个姓,它是由若干姓氏组成,只不过以统治者的姓氏对外称呼罢了。吴锐先生说:“炎黄之界淹没已久,典籍所载姓氏,其言出于黄帝者,未必都是出于黄帝;其言出于炎帝者,也未必都出于炎帝,所出仅其一部,不为全部。大抵同一区域,初时炎族以土著居之,以地为氏;其后黄族居之,亦或以地为氏。凡一氏名,却含有二族人民在内,现在已不能一一分清。”⑩

  1. 对纪国姜姓的补充

    在《纪姓源流探微》中,对此问题又做了如下补充:

    对河南大汶口文化的族属特点,学者们进行了详尽讨论。王先胜说:“很可能蚩尤裔九黎集团在后岗类型晚期或是后岗类型从豫北冀南撤离南下时,即有一支分化出来而滞留豫中为‘颛顼’所用,这便是最早的祝融,而‘共工’又从蚩尤裔、祝融族中分化出来,既不南下长江流域,也不愿去为‘颛顼’效力,而仍然坚守在豫北冀南,后来又汇合钓鱼台类型中的炎帝后裔,组成了古史传说中的共工族。所以古史传说中祝融、共工都是炎帝后裔,而且‘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炎帝后裔姜姓的共工,从西进的大汶口文化的祝融族中分化出来了,而这些族人一直坚守在豫北和冀南。这样黄帝后裔的祝融族人,有些变成了炎帝后裔的共工族人。一个典型的代表即戎州己氏。

    关于戎州己氏,《路史》谓出自少皋后允格,为允类。《左传》庄二十八年,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解:“小戎,允姓之戎。”《左传》昭九年:“允姓之奸,居于瓜州。”《左传》襄十年:瓜州之戎,“是四岳之裔胄”。四岳,炎帝后。这样戎州己氏,又归到了炎帝族团。

    关于戌州己氏,还可以换一角进行分析。古文献多说禹生西羌,顾颉刚先生说:“甚疑禹本为羌族传说中之人物,羌为西戌┄┄。姜之于羌,其字出于同源,彼族盖以羊这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11)《大戴礼记》、《世本》都曰:“鲧娶有莘氏”,产文命或曰高密禹。《太平御览》八十二云:“修己┄┄生姒戌文命禹。”禹的母亲是修己,修是名,己是姓,如同苏妲己,妲己是苏国女,苏是己姓国。禹母修己姓,少皋之后,(12)西羌姜姓的禹父鲧族,或曰姜戌族,与少皋之后的修己族结为婚姻生禹,因此这个地区(古曹州)也就成为戌州已氏。这个己氏,既有东夷修己族的血统,又有九州戌西羌人的血统,或许这时戌州己氏由黄帝后己姓变成了炎帝后姜姓。

    古曹州的戌州己氏,是炎黄二族融合的产物。是从颛顼帝率东夷族人西迁后,与炎帝族人互通婚姻后产生的新的氏族集团。王先胜先生在《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一文中说:“如果没有史前考古,神话传说永远都是那么荒诞不经。”对戌州己氏,也必须找到考古学的证明。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山东章丘、平度发现的岳石文化,学界都认为是龙山文化后的东夷文化,大致在夏、商时代。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在《论荷泽(曹州)地区的岳石文化》一文中说:“荷泽(曹州)地区的岳石文化,同鲁北地区的岳石文化也是大同小异。”并说:苛荷泽地区“在龙山文化时期,主要是同商丘地区相联系;在岳石文化时期,除同商丘地区继续保持联系外,其同濮阳地区的联系也很紧密;到了商代,特别是晚商时期,这三个地区的文化面貌已逐渐趋于一致。”(邹衡:《论荷泽(曹州)地区的岳石文化》,载《夏商周考古论文集》(续集),)由于颛顼帝西迁,东夷少皋族团的众多氏族也随之西迁,从帝喾到舜,皋陶、伯益、夷羿等东夷人士,相继在这些地区活动,成为五帝政治核心中的重要人物,因此东夷的岳石文化,在这三个地区都留有足迹。

    东夷少皋之后在荷泽(曹州)地区与西羌四岳之裔胄结为婚姻,两族相互融合,部分东夷人士变成了四岳之后,亦即炎帝之后。

     

    注释;

    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2101页。

    ②吴其昌:《金文世族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③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6页、第56页。

    ④傅斯年:《民族与中国古代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⑤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41页。

    ⑥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42页。

    ⑦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马恩选集》第四卷,第8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⑨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02页。

    吴锐:《王献唐先生对炎帝文明的研究》,见《古史考》第六卷第15页,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11)顾颉刚:《九州之戌与戌禹》,转引自《顾颉刚经典文存》第212、218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详见李沣《大禹出生山东考》,载《荷泽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609-1426894.html

上一篇:手术刀的份量
下一篇:响水湖长城公园
收藏 IP: 111.193.213.*| 热度|

5 宁利中 尤明庆 郑永军 杨正瓴 池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