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y123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ky1234

博文

基于AFM1的P450酶代谢途径干预减毒机制

已有 4299 次阅读 2011-9-27 20:16 |个人分类:高手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AFB1 的污染非常广泛,化学防霉剂种类繁多,但防霉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目前缺少真正经济、有效、操作性强的防霉去毒措施,在环境中消灭AFB1 几乎是不可能的。AFB1在机体内尽管代谢产物众多,但是以AFM1在乳中最为常见,也是主要的残留毒素 AFB1:AFQ1:AFM11:10:100,且乳和乳制品中的AFM1在生产和贮藏期间相对稳定,不会被巴氏消毒破坏。由于牛乳及其制品(特别是婴幼儿)的主要食品,因此各国对其限量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是由于监管部门的疏漏,就像三聚氰胺事件一样,我国牛乳及乳制品中的AFM1含量超标率相当高;另外由于目前对AFB1没有切实可行的去毒措施,也是导致AFM1牛乳中残留超标的原因之一。再则,哺乳期妇女吃了含有AFB1AFM1的食物后,同样导致乳汁中主要代谢毒素AFM1的残留。由于婴幼儿的代谢酶的功能和数量欠成熟,与AFB1相比较,AFM1是婴幼儿直接的奶源性毒素,危害极大;从控制途径的研究上来说难度较小。所以,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可行性上讲,干预体内AFB1代谢成AFM1P4501A2 酶和参与AFM1代谢的酶,控制奶源性AFM1的污染、达到解毒目的而具有广阔前景。

多种植物性食物,尤其是洋葱、茶叶、大豆、苹果以及其他蔬菜水果和牧草药中均发现含有丰富的黄酮化合物,他们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可抑制多种化学物质的诱变作用,激发和提高动物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具有抗促癌及诱导癌细胞分化的作用。因而进一步研究一些植物黄酮的解毒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理,通过调整奶牛饲料添加剂或优化哺乳期母亲的膳食结构来有效减少AFM1对人体特别是婴幼儿的危害也,特别是对AFM1高污染地区的人群危害有着深远意义。

所以本研究的切入点是:首先选择奶牛代谢AFB1AFM1P4501A2为干扰靶标,研究植物黄酮减毒效应及机理;其次选择哺乳期大鼠参与代谢AFM1P450酶为靶标,探讨一些膳食黄酮的减毒效应及机理。

 

各位大侠看后给我建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5661-491086.html

上一篇:代谢组学,我心中的痛
下一篇:塑化剂DEHP在大鼠体内消长规律的研究
收藏 IP: 124.160.122.*| 热度|

3 许培扬 罗广营 郭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