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5| 10| 4| 2| 1| 8| 11| 6| 9| 目录| 12| 3| 7|
安全地完成任务的方法
热度 2 傅贵 2012-8-14 22:42
粗略认识,企业的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做好下面几项工作就可以安全地完成任务: 1 注意力集中 2 接受或者制定任务和安全措施 3 分析任务并制定任务的风险控制措施 4 制定任务及其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5 组织任务及其安全方案的执行 6 带好正确的个人防护品和工具 ...
439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安全并不是复杂的事情
热度 1 傅贵 2012-8-14 22:23
经常有人说,重大事故的发生原因很复杂,有社会环境的原因、生产系统的问题,也有人的心理、行为因素等等,预防它是个系统工程等等。如果这样说,就把事故预防这个事情弄得太复杂了,几乎是无从下手、没有头绪的问题。 我觉得没有这么复杂,案例分析得知,重大事故的发生原因也和一般事故一样,都是只有人的一个或几个不 ...
435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加了几个安全标识牌
热度 3 傅贵 2012-8-14 01:06
这种安全标识牌很好 点击查看
393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风险管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思维方式
热度 1 傅贵 2012-8-10 11:03
风险管理的过程,当然是危险识别、分析评价、措施制定。每个环节可能都有复杂的方法可以使用。但是,很多事项本身并不复杂,无需应用很多的理论方法去进行,只需简单思考就可以识别危险、得到危险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重要的是,头脑中有这种风险管理的意识。 参考 PDCA的看法
466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关于安全意识及其提高的方法
热度 1 傅贵 2012-8-7 17:38
安全意识大概可以定义为发现危险源、重视危险源的危险性、及时处理危险源的能力,也就是说,安全意识可以定义为一种能力。 增加安全知识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第一是增加案例知识,例如,如果知道汽车安全带能够在车辆受到正面、侧面撞击和翻车时分别可减少死亡率57%、44%、80%,并且知道只有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 ...
6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把技术问题转变为行为问题
热度 1 傅贵 2012-8-7 12:06
很多事故,看似技术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技术上解决不了的难题,基本上都是动作错误或者动作衔接错误造成的。 把技术事故中的所有动作、动作衔接错误找齐全加以解决,事故便可以预防。 此时,各行各业的事故、各行业内不同技术工种的事故也便有了统一的解决方法。这也许就是行为安全(方法)。 随感而发。
356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安全的容易与困难
热度 1 傅贵 2012-8-6 20:45
近来做了大量案例的详细分析,体会是,实现安全,既容易也困难。说它容易,就是所有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遵守规章就行了,这样估计可以避免90%以上的事故,原因是很多规章都是事故后总结来的,剩余的规章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估计来制定的。这里说的所有人,包括操作者、施工组织者、管理者、决策者。说实现安全困难, ...
374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关于不安全动作(unsafe act)的分类
热度 1 傅贵 2012-8-6 18:26
GB6441-1986 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实际应该叫做不安全动作,即 unsafe act ,下同。在 6442-1986 中他们被说成是直接原因之一个方面)有 13 种(见下面),其实他们都是违章操作,但是列得并不全面,违章操作还有很多种,都具体列出来实际上很难。而且他们似乎也没什么规律性,分成类别还比较困难。 GB6441-1 ...
787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只懂行业技术的人员不能管好安全的实例
热度 3 傅贵 2012-8-5 23:28
案例(基坑坍塌事故): 一技术人员在未进行细致的全风险(危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条实际上无法执行的安全措施,未得到操作工人的执行,结果导致事故 , 造成 4 人死亡。 分析: 这案例里面包含的行业共性的安全方法是:( 1 )制定措施时要进行全面风险 分析和评估 后制定技术措施。( ...
4265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中国教授搞科学研究应该...
热度 8 傅贵 2012-8-5 09:09
因国情、文化不同,中国教授搞科研可能需要考虑下列特殊问题,主要有: (1)研究内容对生产实际要明显有用 (2)研究内容要工程化 (3)研究内容中要有多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点可以深入 (4)沿着稳定的研究方向做科研,这个看似简单实际还是不容易的问题 不成熟思考 ~ 我觉得中国教授搞科学研究比外国教授要 ...
4493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