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顺 良 的 博 客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池顺良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大级别地震“确定性前兆”的新发现:应变数据失洽与地震成核
热度 2 2015-3-2 09:32
1972 年,力学家潘立宙在带孔平板弹性理论模型基础上,导出圆孔径向变形与区域应力的关系式。据此, 4 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必须满足 S1+S3 = S2+S4 自洽方程。 分量钻孔应变仪经过三十年改进,表征四分量数据自洽的 k 值无论日或年数据均可达到 0.999 以上( k=1 为理想值)。由 S1+S3 和 S2+S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7567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张掖5.1级地震前,门源台的强烈受压应变记录
热度 2 2013-9-20 21:27
2013 年 9 月 20 日 05:37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东经101.5°,北纬37.7°)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7km。震中距青海省地震局门源地震台约40km。 关心地震预测的读者一定关心这次5.1级地震,距震中仅40km的门源台的钻孔应变仪有何反映?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372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2
回复网友对“应变固体潮方位响应强各向异性”一文提出的问题
热度 1 2013-9-3 12:40
8 月 29 日 贴出“ 小中见大 -- 看应变固体潮汐强各向异性响应现象的发现”博文后,网友 提出了若干问题,现回复如下。 网友 yuelushan1 : 在没有断层的地点,应变潮汐响应方向玫瑰图表现如何?在不同的地点,如果都不存在断层,应变潮汐响应方向玫瑰图是否一致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6375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1
小中见大--看应变固体潮汐强各向异性响应现象的发现
热度 5 2013-8-29 14:28
固体潮是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形变现象。根据已知地球模型直接解算出理论固体潮值,同固体潮的观测值比较,可进一步阐明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 地球科学家利用重力固体潮的精密观测数据,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滞弹性性质及其对地球在空间运动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观测到的地球固体潮现象主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9541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4月16-19日芦山地震应变异常是临震前兆而非施工干扰
热度 6 2013-7-15 22:31
芦山地震前,从4月16日到19日,离芦山最近的姑咱地震台的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 多 次幅度达到十倍固体潮幅的张性应变阶跃 异常变化。这是该台观测到汶川地震相关异常变化 以来,记录到的最大异常变化。异常结束15小时后,芦山地震爆发 。(图1) 姑咱台有正常应变变化背景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11290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6
芦山强震的孕震及临震应变异常(下)
热度 2 2013-5-9 01:04
――芦山地震应变异常的特点 3 对姑咱台芦山地震应变异常性质的认识 3.1 姑咱台应变异常与芦山地震在空间与时间上相关 姑咱台距芦山地震震中约 70 千米。对位于同一断裂带上发生的汶川强震,姑咱台记录下了汶川强震孕育过程中的异常应变变化,能记录到更近的芦山强震的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89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芦山强震的孕震及临震应变异常(中)
2013-5-9 00:51
芦山地震比汶川地震距姑咱台更近,既记录到了地震发生 5 个月前, 3 个月的“潮汐畸变”异常,也记录到了震前 4 天中发生的幅度很大的临震应变异常。 汶川地震 4 年后的 2012 年,姑咱台的固体潮记录已逐渐恢复到光滑、规则的形态,但从 9 月开始,又不时出现 “ 脉冲异常 ” 和 “ 潮汐畸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2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芦山强震的孕震及临震应变异常(上)
热度 3 2013-5-9 00:34
姑咱台的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回顾 钻孔应变(应力)观测技术是近十年才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地学观测技术。 2004 年,中国地震局确定在 “ 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 ” 工程中列入分量钻孔应变仪前兆分项。 2007 年,全国布设的 40 套高分辨率 YRY 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投入地震监测工作。至今已积累了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706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