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读经济学文献中的随思(1)
杨华磊 2012-6-10 09:17
1) 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各有千秋,文字语言解释的更清楚,符号语言推理更清楚 2) 对一个学科的批判,需要通读这个学科吗 批判一个学科,就是批判这个学科的范式,特别是这个学科典型的范式 而一个学科典型的范式 只要稍微知道这个学科的,就可以窥见到其典型的范式 因为典型的范 ...
个人分类: 自然哲学|366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一些认知
热度 3 杨华磊 2012-5-12 19:15
昨天和一同学聊天,其通过看我的论文,窥见了我的研究方法,然后给我很多有益的建议,越来越感觉,做学问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精神,这样你才会成长,不断的前进,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断的吸取别人有益的东西,吸取各个学科中有益的东西。而自己的思维方式,所有自己的做的东西,都是按照以下几个手法来做的,第 ...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382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该是经济为数学立法了及所看到的方法论问题
热度 5 杨华磊 2012-5-9 11:41
我总感觉很多经济学家,很多正统的经济学把数学放在与经济对立的位置,其认为经济学的过分数学化,引致过分形式化,忽视经济本身,脱离现实,为利用数学,又过度简化,把经济现实变成啼笑皆非的层次上。其重来好像没有想过, 经济学的发展和数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数学的发展可以使得经济学拥有更先进的研究工具,而 ...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3485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5
当已有的指标不科学,但科学的指标又没数据下,如何研究
热度 3 杨华磊 2012-5-5 15:56
近代数学危机的出现,好像使得更多学者不再关心定义,而更多关心的法则,通过法则去标定事物本身。对于科学研究,有时候在想,我们必须争取概念上的胜利和科学 。如果一个概念界定是模糊的或者模棱两可的,或者是不科学的,在这个基础上去研究,去推理,去收集数据,去构造行为,进一步说去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这将引 ...
个人分类: 自然哲学|3188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社会科学用数据说话,好像有点不靠谱
热度 4 杨华磊 2012-4-27 12:21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用数据寻找类似自然科学的经验法则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没法克服,而由其寻找到的经验法则,是值得掂量的,首先是 社会中的指标的设计和数据的收集很多时候不是为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按照科学的范式,更多是政府活动的副产品 ,当然当然设计的指标不够科学全面,根据其收集的数据就有待考量; ...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482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从西方范式的危机想起的某些学理的问题
热度 4 杨华磊 2012-4-22 07:56
今天看篇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学评论,其客观的评价当前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对经济学理论以及当前范式的信以为真,并坚定的把其付诸于行动,可能是造成经济危机的理论根源 。当然每一次的危机都是一次理论创新的动力,因为危机是对已有经济理论的一次现场实验。如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述说着市场总是需求不足的,引致 ...
个人分类: 科学史|41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从社会网看自杀现象,挺有意思的
杨华磊 2012-4-18 21:31
这几天在看一个陈述微观交互作用对宏观性质影响的文献,其陈述交互在解释社会团聚现象方向具有很好的魅力 ,因为交互的结果就是键的生成,而键的类型和键为什么会生成,其内在机理在此不再陈述,只陈述其里面讲的几个案例。 交互在解释社会自杀方面很有说服力,如果一个体有一弱的社会连接,其就越 ...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31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一个笼统的介绍对神经经济
杨华磊 2012-2-11 22:24
产生的背景 经济学传统上认为 , 决策最大化是理性的、自我利益驱动的、非情绪化的 , 而心理学思想扩展了经济行为的模型 , 并严肃地质疑了经济学的理性决策假设。尽管如此 , 人们为什么要做出决策 , 又是怎样做出决策的 , 决策的神经机制是什么 , 这些问题依然面临严峻挑战。神经经济学借助于神 ...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27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SW模型将用到一些概念
杨华磊 2011-12-24 16:06
1. 磁极化强度: 单位体积 磁性介质 的磁偶极矩 2. 磁化强度: 材料体积内的总磁矩与相应体积之比,矢量,符号 M 3. 磁感应强度: 其作用在具有速度 v 的带电粒子上的力 F 为矢量积 vB 与粒子电荷 Q 之积。磁感应强度 B 在所有点上的散度均为零。矢量,符号“ B ”。磁感应强度也被 ...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43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