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克洛斯在《无穷大谜题》中的一段评论
王涛 2022-4-14 20:35
《无穷大谜题》是难得的一本书,虽然它看起来是一本科普,实际上却是一本科学史专著,是每一个物理学家都应该仔细阅读的一本书。我很遗憾,一直因为它的名字而很晚才阅读了它,这也和它很晚才被翻译成中文有关,虽然它的英文版我很早就知道了。 这本书可以和派斯的《基本粒子物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35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宏观的光速唯一原理,大的额外维和时钟延缓效应
王涛 2022-4-13 13:48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被一个有趣的结论所吸引,但是我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认为物体的实际的速度只能是光速,那么就一定存在额外的维度,可能一个,可能很多个,由于这些物体是宏观的,所以这个额外维是宏观尺度的。 如图,现实的世界被下面的一条线所代表。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80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两个光速唯一原理
热度 1 王涛 2022-4-13 09:40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狭义相对论的可能推广。如果存在更加一般的理论,那么它一定要包含狭义相对论。而从逻辑上,唯一自洽的结果,就是承认真实的物体的速度只能是光速c。这里边的光速,是所有的宏观的物体和微观的物体。很显然,这个结果极其古怪,而如果认为它是正确的,那么就必须在现有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43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当一个光子进入一块玻璃
王涛 2022-4-12 16:26
一束光进入一块玻璃,是我们日常所见的现象,如果这块玻璃是平的,那么这束光穿透这块玻璃后还会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传播。 如果从光子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就会变得非常有趣。费曼在他的《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中对光子穿过玻璃做了很多有趣的讨论。这里我说一点我所关 ...
个人分类: 心智之旅|21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有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对于粒子的观测?
王涛 2022-4-11 20:57
从对于光子的观测尺度为0这件事情来看,这是一个狭义相对论效应,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光子就只是一个光子。这在光子的吸收过程中是很明显的。 但是和它所伴随的波,遮掩了这个大小为0的点。有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对于粒子的观测。这里边,一种常规的理解方式是,这个波是光子本身所固有的。当然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5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光子为什么会有一个波长呢?
王涛 2022-4-8 20:01
自从1900年开始,这个客观的世界就成为了难以理解的存在。1900年,普朗克在解释黑体辐射谱的时候,提出了能量量子的假说。随后,1905年,爱因斯坦又往前迈进了一步,认为光是以光量子的方式而存在的。一个光量子的能量是普朗克常数乘上所对应的波的频率。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5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能够被用来在纸上考试的知识都不会是太重要的
王涛 2022-4-8 09:51
当我们期待创新的时候,很显然这里不是一种思维的单调的发展过程。能够指导我们创新的是现有的问题不能被已经有的理论所解释,或者是现有的理论本身在数学上是不够自洽的。 不能够为创新给予有力的支撑,是中国当下应试教育被人诟病的关键。应试教育所培养的能力,和推动科学发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3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速度简史,一个微妙的变化
王涛 2022-4-6 20:49
真实是微妙的,这在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中都会得到体现。 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把静止看成是绝对的。而物体之所以会运动,是因为一个外因,这就是力。所以在这里,速度具有绝对的意义,速度的大小可以从0到无穷大,彼此之间只能通过外因的作用而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9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逻辑是不能把握真实的
热度 5 王涛 2022-4-3 12:41
真实是微妙的。这一点自从1900年起,就开始一点点的被科学所揭示出来。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揭示了,一个电子可以同时的出现在两个地方,这是逻辑不能把握的,同时出现一和二很显然是逻辑不一致的。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们对于这个现象本身还没有理解透彻的原因。这里边如何从逻辑上把握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388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5
在思维和潜意识之间,存在一个解释器
王涛 2022-4-1 22:45
人类存在已经二百万年了,但是有文明的历程不过几千年,近代文明不过五百年。这个事情让我极其好奇。在成为人类之前,我们和其它的哺乳动物一样,通过内在的神经机制而反应,这里虽然有情绪,但是没有想象。 很显然,在我们的神经机制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的大脑在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3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