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4426296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442629614

博文

沉痛哀悼,深切缅怀丨中国工程院材料领域逝去的38位院士,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科技事业!

已有 3163 次阅读 2023-4-15 20:21 |个人分类:复合材料前沿|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科技事业,或解决重大原创的科学问题,或勇闯创新“无人区”,或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对他们的离去,我们以文字遥寄哀思。




戚元靖

戚元靖(1929.04.29-1994.11.04)钢铁冶金、建筑工程专家。1929年4月29日出生,1994年11月4日去世。湖北省武汉人。1956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曾任北京钢铁设计院院长,冶金工业部部长。长期从事冶金工业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工作。在设计院工作的26年中,直接参与和主持了一批重点钢铁企业的规划方案、厂址选择、设备造型、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对宝钢建设,鞍钢改造,马钢、武钢、唐钢扩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解决了许多现场施工中的工程问题,同时还直接组织参加者了一批钢铁企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工程中处理了大量疑难问题。为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华

林华(1913.06.24-1997.03.11).石油化工专家。上海市人,原籍江苏省无锡市。1936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获理学士学位。曾任吉林化工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公司高级工程师、国家计划委员会咨询组副组长。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开拓者之一。在延安创建了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工业,对军工作出很大贡献,获陕甘宁边区甲等劳动英雄称号;组织恢复和发展东北化学工业,制定了吉林化工发展规划;组建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兰化公司;组建金山、辽化、天津、长寿等石油化纤厂;组织参与攀枝花、金川、包头等三大共生矿的开发建设和综合利用,组织考察西北、西南水电资源。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顺丁橡胶、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数10篇,专著2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中伟

 吴中伟(1918.07.20-2000.02.04)建筑材料与土木工程专家。江苏省江阴市人。1940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长期从事水泥、砼的科学和工程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所砼研究室;研制成功我国最早的砼外加剂即引气剂,至今仍广泛应用;在国内最早提出碱-集料反应等问题;研制成功硅酸盐自应力水泥与自应力砼,并研究钢丝网水泥,积极开发水泥船、管、杆等水泥制品代钢代木;研究开发膨胀砼并首创膨胀砼后浇缝,保证了砼建筑的整体性;首次提出砼中心质假说,为砼的组成结构和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专著8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端夫

徐端夫(1934.04.10-2006.04.05)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结构和高分子材料研究。研究纺织用聚丙烯纤维和产业用聚丙烯纤维,研究农用高分子材料,节水灌溉材料,聚酰胺纤维等新材料。90年代致力于盐碱地治理、节水灌溉和荒漠化防治等与生态科学学科交叉的研究。他还参与稀土化学、含稀土材料研究,参与分子光谱及其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等合作研究。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丙纶级聚丙烯树脂的研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0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00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中国科学院二、三等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竹贤

邱竹贤(1921.04.12-2006.07.28)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江苏省海门市人。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获工学士学位。1987年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当选为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铝电解工业生产和融盐电解、融盐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成功多项炼铝节电、节能技术,大幅度降低冶金工业中耗电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系统研究了低温度铝电解、惰性电极材料、大型电解槽及融盐应用技术并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在融盐湿润、渗透、阳极效应和金属雾生成等四种界面现象,均有新的创建。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锂盐阳极糊节能技术”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8本。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廷权

雷廷权(1928.01.23-2007.12.06)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家。陕西省西安市人。1949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60年获莫斯科钢铁学院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研究工作。开创我国形变热处理基础研究,提出多项新工艺并在导弹及火箭弹壳体、汽轮机叶片、车刀等重要零件上获得应用;率先开展双相钢及双相组织热处理研究,提出新的强度理论。他研制的双相钢新品种在汽车零件获得应用。研制成功短纤维增强熔石英基复合材料,定为某航天防热构件新一代材料工艺。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8本。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祥麟

侯祥麟(1912.04.04-2008.12.08)石油化工专家。广东省汕头市人。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卡乃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研制成功原子弹工业分离铀-235装置急需的油品和导弹所需的特种润滑油、脂;指导研究解决了国产喷气燃料对喷气发动机镍铬合金火焰筒的烧蚀问题;领导研究成功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尿素脱蜡、焦化和相关催化剂、添加剂等5项重大新技术;组建石油科研机构;参与历次国家和部门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专著2本。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锦宗

杨锦宗(1932.08.25-2008.12.29)精细化工专家。福建省莆田市人。195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50年代末成套剖析合成了世界上刚刚出现的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推动了我国染料工业高起点快速发展;开展了创新染料的研究,对“染料-纤维-助剂”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高了固色率并降低污染;率先研究了可反应性高分子染料,首次把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率提高到99%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先发现分散剂分子量分布对分散染料分散性和热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研究和生产。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8项,国内外专利5项,“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的理论与实践”获2000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400多篇,专著2本。培养国内外访问学者14名,博士后8名,博士和硕士生百余名。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铭显

时铭显(1933.04.26-2009.09.24)化学工程与装备专家。江苏省常熟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多相流动与分离工程的研究,尤其突出在高温气固分离技术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旋风分离器尺寸分类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催化裂化旋风分离器完整的设计技术,开发出新型高效PV型旋风分离器并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研制成功新型多种系列的高效旋风管及由它组成的立管式和卧管式多管旋风分离器,已在全国所有的催化裂化装置上推广应用,效益显著;在燃煤增压流化燃烧与煤的气化等工程的高温除尘技术中研制成的新型旋风分离器,性能优于国外同类装置;新研制成的多系列气固快速分离及油气快速引出组合技术已在炼油催化裂化装置中推广应用,有重大经济效益。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催化裂化pv型旋风分离器的研究与开发”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有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专著2本。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立时

闻立时(1936.03.23-2010.04.06)复合材料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钢铁学院,获冶金工程师称号。1979-1981年获西德马普金属所奖学金,去马普作博士后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表面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工作。研制成功纳米多层膜和纳米膜/涂料复合层两系列电磁功能材料,并在国防建设中得到应用;六十年代初,建立了电弧等离子喷涂设备,研制成功各种用途的耐高温涂层和复合涂层;90年代末,研制出国际先进电磁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膜机,并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防护涂层、纳米复合硬质耐磨涂层。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尖兵一号返回地面人造卫星”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速率遥测热天线”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纳米复合电磁功能材料原理开发”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5本。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海山

董海山(1932.10.18-2011.02.03)含能材料专家。出生于河北省滦县。196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群众性学术团体)外籍院士。长期从事高能炸药合成与应用研究,是我国这一领域重要专家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在科学方面,阐明了以硝仿为酸组份的曼尼希反应机理,发现了三硝基乙基-N-亚硝基化反应,合成了近20种文献未报道的新化合物,研究了炸药的能量判据以及炸药的热安定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国良

陈国良(1934.03.02-2011.05.25)金属材料专家。江苏宜兴人。1951年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经院系调整入清华大学,5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研究。创建我国第一个高温合金专业,解决歼六飞机发动机涡轮盘质量做出重要贡献。研制成功石油催化裂化能量回收烟气轮机铁基和镍基二代高温合金轮盘等关键部件,得到大量应用效果显著。结合我国资源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含镁镍基合金。解决铁基合金的晶界脆性。建立疲劳蠕变交互作用图和部件寿命估算新方法。在新金属材料领域有重要创新成果。发现铌提高钛铝合金抗氧化性及高铌合金相关系,其高铌钛铝合金被誉为高性能钛铝合金的“首例”。块体非晶结构研究受到重视。获得“烟气轮机大型涡轮盘及叶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4项国家级奖。6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2项2、3等部级科技进步奖。专利11项。主编专著9本,学术论文350篇及学术报告75篇。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美国金属学会Fellow。




黄培云

黄培云(1917.08.23-2012.02.06)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原籍福建省福州市。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4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我国粉末冶金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创立了著名的粉末压制理论和烧结理论。研制成功多种用于核、航天、航空、电子等领域的粉末冶金材料。提出了非规则溶液活度系数的计算模型、二元系参数计算三元系参数的方法及模型和多级快速凝固制取非晶,准晶和微晶金属粉末理论。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2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邵象华

邵象华(1913.02.22-2012.03.21)钢铁冶金专家。浙江杭州人。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38年获伦敦大学冶金硕士学位。我国近代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抗战时期设计、建设了我国第一座(小型)平炉炼钢厂。1947年在鞍山参加原“昭和制钢”的修复工作,但无实效。1949年起作为新鞍钢的总工,参加员工技术培训,建立公司的技术管理体制,开展研究开发工作,有助于鞍钢数年内发展成国内唯一大型钢铁联合企业。50年代末调钢研总院,先后从事:1.帮助地方小钢铁厂过技术关;2.研发真空冶炼等新技术,生产国家急需的新型材料;3.参与钢铁工业建设、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咨询,承担相关的研发任务,如:针对包钢、攀钢等处矿石资源和能源方面的特殊条件,完成了多项共生元素分离和利用、用氧气转炉生产低碳铁合金的新技术、新工艺,支援了企业在我国钢铁生产中持续辉煌、并成为国际市场上稀土和稀有金属的重要供方。半世纪来邵象华著述甚多,培养研究生十余名。先后当选两院院士。1998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德忠

沈德忠(1940.06.13-2014.04.05)人工晶体专家。贵州省贵阳市人。196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晶体材料的生长、应用及探索研究。先后生长出铌酸钾(KN)、磷酸氧钛钾(KTP)等10多种晶体;研制成功高光学质量的大单畴KN晶体,使该晶体的批量生产和实际应用成为可能;首次在掺铁KN晶体上实现了室温自泵浦相位共轭;首次用改进熔剂法研制成功大块高光学质量的KTP单晶,不但打破了美国对该晶体的垄断和对我国的禁运,而且批量生产和出口,效益显著。“铌酸钾晶体的研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熔剂法电光KTP晶体的研制成果,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科技部代颁的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可镁

魏可镁(1939.08.29-2014.10.23)化肥催化剂工程技术专家。生于日本人吉市,原籍福建省福清市人。196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长期从事化肥工业氨合成催化剂、变换催化剂的研发,坚持催化剂的组成、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为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提高产量和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1983年A110-3型氨合成催化剂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985年A201型低温高活性铁钴氨合成催化剂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993年B116型低铬高温变换催化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A202型铁-钴-稀土氨合催化剂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B121型无铬高温变换催化剂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述成果在全国合成氨厂全面推广使用,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1997年,根据国家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需要,自主研发高性能稀土涂层材料。研发出的FD型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在国内首先达到欧Ⅳ、欧Ⅴ排放限值要求,现已提供“一汽大众”、“一汽骄车”等多家主流汽车厂使用。2007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中国石油化工协会发明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首界专业技术人才”奖;2003年获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2004年被评为全国“侨界十杰”;200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国际刊物152篇,SCI、EI收录213篇。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师昌绪

师昌绪(1920.11.15-2014.11.10)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河北省徐水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55-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曾获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内的国家级奖10余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曾任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名誉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徐更光

徐更光(1932.11.18-2015.01.07)爆炸理论与炸药应用技术专家。浙江东阳市人。1956年毕业于原北京工业学院。长期从事爆理论及炸药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先后研制成功新型混合炸药十余种,发展了多种装药新工艺。为较大幅度地提高炸药威力、解决炸药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者,取得了包括国家级奖四项和部委级奖十项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其中“海萨尔PW30高威力炸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重点学科“爆炸理论及应用”培养出博士、硕士三十余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92年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党组授予“兵器工业功勋奖”荣誉,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苏民

曾苏民(1932.02.14-2015.11.08)金属压力加工专家。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曾在原苏联学习两年,1965年毕业于新风加工厂职工业余大学。长期从事精密模锻工程技术研究工作。解决了许多压力加工重大技术难题,形成我国大型模锻生产技术体系;研制出快速模锻、复合包套模锻、亚等温模锻等新工艺;开发一系列重要模锻用铝合金品种,用于波音飞机等;创造多向大变形技术,细化合金基体组织;开发系列锻件热处理技术;将国产模锻件推向国际市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TC11钛合金材料盘模锻件的工艺研究”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YL型烟气轮机用GH132合金大型涡轮盘和K213合金精铸叶片的研制”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恩泽

闵恩泽(1924.02.08-2016.03.07)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60年代开发成功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均建成工厂投入生产。70-80年代领导了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的研制、开发、生产和应用。1980年以后,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学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包括非晶态合金、负载杂多酸、纳米分子筛以及磁稳定流化床、悬浮催化蒸馏等,已开发成功己内酰胺磁稳定流化床加氢、悬浮催化蒸馏烷基化等新工艺。90年代,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的主持人,进入绿色化学领域,指导化纤单体己内酰胺成套绿色制造技术的开发,已经工业化,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指导开发从农林生物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及化工产品的生物炼油化工厂,再推向工业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壮麒

胡壮麒(1929.08.31-2016.07.10)金属材料专家。上海市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研制及亚稳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一级空心涡轮叶片材料及民航机长寿命叶片材料;研制成功抗热腐蚀定向结晶叶片、定向结晶钴基合金叶片及特种微晶粉末;研制成功我国直升机用第一个增压器;提出了约束性凝固过程中溶质的非平衡再分配理论。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歼八歼七-Ⅱ所用发动机配套的多孔气冷铸造一级涡轮叶片的研制与推广”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超声气体雾化微晶金属粉末工艺”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凝固技术》、《亚稳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半固态加工理论与技术》等著译作13本。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严东生

严东生(1918.02.10-2016.09.18)无机材料与材料科学专家。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5年进入清华大学,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我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研究成功高温熔烧及扩散涂层、碳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等,均成功地应用于飞机发动机,人造卫星和远程运载火箭等领域;在先进陶瓷特别是氮化物材料设计与微结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主持参与制订我国第一套冶金工业用耐火材料标准,1956年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和1962年的十年科技发展规划。1992-1997年任“纳米材料科学”首批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现在从事纳米介孔有序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及材料的组合制备研究以发现与优化新的功能材料。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及发明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数250余篇,专著4本。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李正邦

李正邦(1933.05.07-2017.10.24)钢铁冶金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从事电渣冶金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批工业电渣炉,生产出无发纹钢、高温合金产品,并在液渣启动、液位控制、连续抽锭和二次冷却上有创新。率先开发了电渣熔铸技术,研制成功曲轴、飞机发动机涡轮盘等产品。开发了以白云石为基的无氟渣,电渣重熔效率提高一倍,电耗降低48%,炉前大气含氟、含尘达标。首先发现电渣重熔提纯净化发生在电极端头的机理,受到国际公认与引用。在技术外延与相关技术的开发方面:在氮合金化及直接还原生产合金钢有新的突破。多次获得国家及部级奖励,其中“电渣冶炼合金钢”获1965年国家发明奖。发表论文205篇,专著5部。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钟武

陆钟武(1929.10.02-2017.11.27)冶金热能工程和工业生态学专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上海市川沙县。1950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前三年在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195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班(前二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

(1)在炉窑热工方面,率先参照势流理论研究了竖炉气体力学,用高炉炉身静压成功地判断了炉内的主要变迁。建立了火焰炉热工基本方程式;查明了普通平炉改为内倾式后指标下降的原因。改造后的加热炉热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2)在系统节能方面,提出了载能体概念,产品能耗的e-h分析法,以及物流对能耗的影响分析法,创立了系统节能理论和技术;提出了钢铁工业的节能方向和途径。探明了我国钢铁工业年节能率一度下降的原因;预测了我国钢铁工业2000及2010年的能耗值。率先建立了有时间概念的产品生命周期物流图及其分析方法。

(3)在工业生态学方面,明确了我国钢铁工业废钢资源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钢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揭示了资源效率等指标与物质循环率及产品产量变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穿越“环境高山”为比喻,阐明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特征。导出了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脱钩”的条件方程式。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专著10本。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伯里

刘伯里(1931.3.17-2018.7.2)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核学会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卷副主编。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研究。承担并完成了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程低放裂变废液的处理、核爆炸裂变产物污染苦咸水的去污、核潜艇原子反应堆第一回路水放射性的净化和从高放裂变废液中提取铯-137、锶-90等研究;研究了15种核素的放射性药物,特别在脑受体放射性药物分子设计和应用两方面取得了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并研制出若干新放射性药物;首次提出了锝配合物的稳定性规律,首创了湿热熔融标记法和冠醚介质催化交换法,并研制出111In和68Ga两类新的心肌显像剂;参加研制的99mTc-ECD和99mTc-MIBI心脑显像剂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 1999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著有《锝药物化学及其应用》,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德龙

徐德龙(1952.08-2018.09.21)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甘肃兰州人。1976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83年获得南京化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徐德龙教授是我国在硅酸盐工程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水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粉体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对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水泥干法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而新颖的观点、概念、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开发了三个系列的X•L型技术,使国外引进的三种立筒预热器窑产量翻番,节能30%以上,水泥熟料质量显著提高,利用该系列技术改造了120多条生产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固气比悬浮换热和反应理论,利用原创性的高固气比预热预分解技术建成10余条生产线,主要指标创同类型窑国际领先水平。主持设计了全世界最大的冶金工业渣水泥生产线,在20多家钢铁企业推广应用,各项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在悬浮态煤干馏制油、超细粉体制备、非磁性铁矿悬浮态磁化焙烧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芙生

侯芙生(1923.11.28-2018.10.31)炼油及石油化工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获理学士学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炼油、石油化工及化纤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究。多次负责编制炼油、石化生产和科技发展规划;研究以石油为原料的炼油、化工、化纤行业的联合,实行油、化、纤一体化;指导渣油催化裂化和乙烯等炼油、石油化工重大科技攻关;改革润滑油传统生产工艺;指导节能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能耗;解决重大工程项目如中国石化高桥石化公司的重油催化、扬子石化的加氢裂化、齐鲁石化的氯碱以及抚顺石化的腈纶、巴陵石化的己内酰胺等装置运行中的技术难题。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4本。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恒德

李恒德(1921.6.30-2019.5.28)核材料、材料科学专家。河南省洛阳市人。194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7年毕业于美国卡尼基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53年毕业于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我国核材料和金属离子束材料改性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在国际上最早阐明铍的滑移、孪生和断裂机制。回国后创建我国核材料专业。在国内首次利用溶胶沉淀法研制出UO2燃料微球,并利用带电粒子束研究材料的辐射损伤效应。曾深入研究堆用锆合金包壳管中氢化物取向分布和轧制工艺及织构的关系,为在实际生产中防止锆管脆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控制基础。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在离子束材料改性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专著2本。1986-1994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材料及工程科学部主任;1991-1999年当选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理事长;1996年当选为1999年及2000年国际材联(IUMRS)主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东英

李东英(1920.12.14-2020.09.22)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北京市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工程师。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主持研究成功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钛应用推广工作,经济效益显著;并长期从事我国稀土的开发和应用的科技工作;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稀土微量元素用于农业生产实际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获得普遍增产、优质和抗逆效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国家十二个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的研究”、“1986~2000年全国科技长远规划前期研究”分别获1987年、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冠兴

李冠兴,1940年1月14日出生于上海市,男,汉族,核材料专家。中共党员。1962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1966年研究生毕业。1982-1984年公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冶金工程系访问学者。现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誉总经理,核工业特种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反应堆材料和燃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核学会理事长,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荣誉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双聘教授。中共十六大代表和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核燃料与工艺技术的研究,在生产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铀材料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与具体组织的研究堆多层套管状燃料组件和两种板型燃料组件均己投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持建设了我国第一条重水堆核电站用CANDU-6用燃料棒束生产线,其生产工艺装备和管理均达到国际水平。在新型特种材料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开拓了其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是特种材料在非核特殊领域研发应用的奠基人。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6项。著有《核燃料》,《重水堆燃料元件》和《研究堆燃料元件制造技术》等著作。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如

陈清如(1926.12.3-2021.5.26)矿物加工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是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我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 “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筛分,经济效益显著;成功地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0年被授予国际选煤大会国际组委会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IOC Chairman’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论著12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正名

李正名,1931年1月出生于上海,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有机化学与农药化学家。1953年毕业于美国欧斯金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195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导、南开大学科协主席。曾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学院副院长,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农药化学、生物活性分子设计及构效规律研究。承担国家“六五”到“十二五”期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均通过国家验收。1990年起带领团队开展新型绿色农药研究,修改了国际有关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构效理论,创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两个超高效绿色除草品种,具有对环境生态友好、对温血动物无毒性、对杂草防效优越和对作物选择性高的特色,经过长期开发和推广应用已获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证,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8)、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1999),全国发明创业奖(2006),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2013) 等20项国家与部级奖项。还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杰出成就奖,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日本农药学会外国科学家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津市劳动模范,南开大学优秀教师奖与良师益友奖等23项个人奖项。曾指导145名研究生(含53名博士、2名博士后)发表论文550余篇,授权专利17项,编著5本。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永年

戴永年,1929年2月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男,汉族,云南省通海县人,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1948年12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随云南大学矿冶系调整进入昆明工学院工作,1956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至今,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资深常务理事。

戴永年院士发展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发明了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和卧式真空炉,在宝钢、鞍钢等国内40多个单位及美国、英国等国家推广应用80余台/套,改革了锡、铅、锌、锂、多晶硅冶金部分传统生产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其主持研究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已产业化。其在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7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锡冶金》教材,其主编的《真空冶金》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排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1、3)、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排1)、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岭先锋奖章、云南省教育功勋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邹竞

邹竞(1936.2.9-2022.6.9)(女)感光材料专家。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现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感光材料和功能性薄膜材料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上世纪60年代成功地研制出当时国防军工急需的三种特种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从70年代起,先后主持开发了三代乐凯彩色胶卷,使国产彩卷从无到有,质量逼近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发展我国民族感光材料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研制开发出通用型医用感绿X射线胶片、医用氦氖激光影像胶片、医用红外激光影像胶片,以及银盐法透明导电膜和太阳能电池背膜等功能性薄膜材料。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获2009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国成

稀有稀土金属冶金专家,主要从事稀土矿物分解、冶炼分离技术等研究与工程化开发。1931年8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5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真安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主要从事特种玻璃和光导纤维研究。1936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58年毕业于华东华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武胜

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主要从事研究核材料与工艺。1934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获冶金工程师资格。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欧阳平凯

生物化工专家,主要从事生物化工领域的教学与工程研究。1945年8月出生于广西省平乐市。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们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忘初心,矢志科技自立自强,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

我们何其有幸,见证科学群星闪耀;又何其无奈,终究要目送他们渐渐离去。春回大地,让我们带着对逝者的思念与敬意,迎候无限生机与可能,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谱新篇。


注:院士相关介绍内容均来自中国工程院官网,本内容仅统计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7017-1384370.html

上一篇:【复合材料前沿】纤维缠绕成型工艺与装备
下一篇:【中译版】《复合材料指南》(一)复合材料理论/原理等
收藏 IP: 112.80.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