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它是人类战胜遗传病的曙光,却难以摆脱愚昧保守的误解
热度 1 张磊 2018-8-30 22:18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基因技术向来饱受伦理与研究争议。 几年前,一项从细菌中借鉴而来的基因编辑技术应运而生。 它能精确更改生物基因,且不引入任何外源基因。 一时间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基因改造工具之一。 然而在上个月,欧盟将基因编辑作物纳入转基 ...
30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她本该去追逐诺奖,却在“两弹元勋”的光芒下匿了一辈子
热度 7 张磊 2018-8-27 23:48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批留洋爱国分子纷纷回国支援建设。 在组织协作下,钱学森、邓稼先等人隐秘地开展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 研究成功后则纷纷解密,并被授予“两弹元勋”称号。 而一位同样隐姓埋名的女科学家却由始至终都生活在鲜为人 ...
1334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7
这种肮脏恶心的虫子,却还能成为食品原料、医疗工具和画笔
热度 2 张磊 2018-8-26 22:51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生活中不少人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吃龙眼、荔枝甚至柚子吃到一半时,却惊讶地发现里面有白胖鲜嫩的虫子在蠕动。   此时,你可能会立马将它们扔掉,并火速跑到一旁做出呕吐的姿态。   身边的小伙伴还会借此落井下石,戏称你又补充了丰富的 ...
47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我是真的不想自杀,但站在高处就是想往下跳
热度 1 张磊 2018-8-25 21:52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谁会想从金门大桥上自杀呢?”   这座桥的首席工程师Joseph Strauss,在大桥初建成时立了这么个Flag。   那时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金门大桥竟成了自杀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桥。    自1937年通车以来,就有超过2000人从桥上跳下,只 ...
470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人类梦寐以求的冷冻复苏技术,动物却靠憋尿和嗑毒实现了?
热度 1 张磊 2018-8-24 21:28
漫威电影中美国队长在二战后被冷冻70年,复苏后依然能打能杀,拯救世界。 跨越科幻的桥梁回到现实中,自然界中也不乏这样的冷冻生物。 一种阿拉斯加木蛙能在寒冷环境中让身体结冰8个月,进入“假死”状态。 而其中的秘诀就是——憋尿。 冷血动物没有恒定的体温。 体内各种复杂的 ...
1370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西方绘画史上最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是艺术而是科学
热度 1 张磊 2018-8-23 23:17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GIF 无论任何技能,要想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是天才,像绘画这样的技艺更需要讲究日积月累。 可在15世纪初期,西方突然降生了许多天才,写实技巧骤然提升。 在那个摄影技术尚未出现的时代,大量能与“单反照片”媲美的杰 ...
1666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杀婴行为的血腥真相,或许“母性”并不伟大
热度 3 张磊 2018-8-22 22:02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都说审美是主观的。   但是人类,却总是对一系列特征没有任何抵抗力,那就是 萌 。   如圆脸、短下巴、大眼睛、小鼻子等,统统都是公认的萌点。    而这,也正是新生儿的典型外貌特征。      早在1943年,生物学家Lorenz就发现, 婴 ...
183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3
这张古怪的“国际脸”背后,是染色体变异引来的畸形与死亡
张磊 2018-8-21 22:41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颜值被许多人奉为至高无上的标准。 瓜子脸、高级脸等精致外形在“颜值即正义”的渲染下成为大众审美取向。 但如果有人说你是“国际脸”,你可别高兴得太早。 这不是称赞, 而是生物课本中的经典案例——唐氏综合征的别称 。 R ...
42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