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不是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yandmltcdj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写于2008
2012-5-5 00:41
“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 ” 这句话最早是在高中的时候看到的,很多年了越来越感受深刻! 记得当时我上高二,分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只知道老师姓郑,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从没有注意过这个人,也不知道咋样!第一节课郑老师抱了一大堆书籍,有《小小说》、《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辽宁青 ...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31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学科素养”如何养——写于2008
2012-5-5 00:40
每周星期三是我最忙的一天,今天也不例外! 上午去给学生们上了课;中午碰到了原来的学生来成都复试,聊了会儿考研;下午和导师几个人谈项目的事情,一直弄到 6 点 40 ;匆匆忙忙弄了点饭吃,就去当学生听课;晚上还过了组织生活;师弟从单位回来了讨论了一会儿论文!现在终于有机会做下来写几句话,但是 ...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25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谈答辩!——写于2008
2012-5-5 00:39
谈答辩 跋: 又是一届学生要毕业了!最近和学生开玩笑说他们答辩时我要来,于是引起了很多学生的担心,非常不愿意我的到来,甚至有些怕,我不知道这怕从何来,或者说我知道这怕意味着什么,可能大多意味着颜面尽失,怕老师的问题太难而造成当众出丑。我却觉得只有禁得起考验,禁得起出丑才能算得上一 ...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23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如何提出问题!——写于2008
热度 1 2012-5-5 00:37
跋: 上一篇博客《谈答辩》时,曾提到如何回答答辩老师的提问!其实 “ 回答问题首先要学会提问 ” !如果我们学会了提问,能够自己提出问题,那么作为答辩老师能够从哪些方面提问题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了!这就像我们的高考猜题,如果你知道老师要从这方面考试,那首先是说明你知道了这部分知识的 ...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264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双语教学——让我爱你不容易!——写于2008
2012-5-5 00:36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学习国外先进教材和先进技术,这本来看似是无可厚非,初衷貌似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要泼上一盆冷水,为这双语教学降降温。 我们先来看双语教学的定义。其定义是指非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除英语和专业英语以外的其他课程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 ...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29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论震灾期的投机!——写于2008
2012-5-5 00:35
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忙着震后救灾,忙着捐款、做志愿者等等,甚至很多人见面的问候都变成了 “ 你捐了吗? ” 甚是感人。 可是也有些人敢于逆流而上,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处处投机。成都的帐篷平时 100 元的买到了 500 元;王 -- 石捐了非常时期的 200 万常态款,甚至还硬性规定员工捐款不 ...
个人分类: 尚书杂谈|26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有条件捐助”与“无私奉献”——写于2008地震后
2012-5-5 00:34
刚刚看到某些人竟然提出了有条件捐款,让我甚是震惊,盛世中国竟然也有如此之事。我们都在关心汶川,全国人民都在无私的奉献爱心的时候,竟有人如此做,如此说! 我们曾经在网上或者报纸上看到有一个类似笑话的事情,某人掉进水里,大呼救命,岸上的人伸伸手就可以救他,但是竟然救人之前先说: “ 我救你 ...
个人分类: 尚书杂谈|228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多难兴邦”与多难未必兴邦!——写于2008
2012-5-5 00:34
温总再次回到前线时,发出了 “ 要昂起不屈的头颅 , 挺起不屈的脊梁 , 燃起那颗炽热的心 , 为了明天 , 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 的呼吁,并在黑板上写下了 “ 多难兴邦 ” ! 这是很感人的,很鼓励人心的。在灾后很多人都出现心理悲观时,提得可谓很及时,可是如何看待 “ 多 ...
个人分类: 尚书杂谈|39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选 择——写于2008地震后!
2012-5-5 00:33
人生有很多选择!但是大多数的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时候也就那么几次,悬而即逝。 孟母三迁择邻处;富兰克林也说 “ 不要选择房屋,而要选择邻居 ” ;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从拯救生命转而拯救灵魂;中山先生选择弃医革命,由救死扶伤而救中国;大难来临,汶川地震,有教师向倩等用生命书写大爱,死 ...
个人分类: 尚书杂谈|236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