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bo312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bo3124

博文

回复某知名博主

已有 2267 次阅读 2022-3-7 20: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以下红色内容回复某博主:(建议耐心看完)


1、近场的静态应力作用

如上所述,在原岩应力(自重应力与构造应力)和采掘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每一次破裂(矿震)都会因应力降产生应力重分布(静态应力作用),导致某些部位应力升高——应力集中,而某些部位应力降低;这些部位统称为应力影响区。一次矿灾(如顶板冒落)发生后,若应力转移给邻区的幅度大,则导致其应力集中程度高;若应力水平达到了断裂点,可能需要扰动触发而失稳;若超过了断裂点,则能直接造成其失稳。影响应力转移幅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传播距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这部分好像在转述本人部分观点吧

众所周知,静态应力在含有大量节理裂隙、断层的岩石中传播时,随距离增加是快速衰减的。譬如,文献【2】指出,静态库仑应力一般随着距发震断层距离倒数的3次方而迅速衰减。由于其衰减很快,主要表现为近场作用,即应力影响区的范围受限;换句话说,超出该范围,可认为其外的岩石所处应力状态已十分接近原岩应力,即其基本不受应力重分布影响。容易理解,应力集中区(部位)可能再次破裂产生下一波地震,如某次较大地震后附近的后续地震(震群)。文献【3】对多个震例的研究表明,震级越高,通过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地震的距离(震源之间距离)也越远;震级5.5-8.1地震相应触发的后续地震多“丛集”于5-50km范围内(5-50km范围局限了,汶川地震的时候,北京都有地震发生,有多少公里?)。文献【4】通过实测和分析指出,采煤工作面对掘进工作面发生矿震的最大影响距离(即静态应力最大影响范围)为750m,这是迄今为止我看文献所能找到的最大距离值。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发生8.1级地震,随后的1周内,新疆,山西,黑龙江等地频发煤矿灾害事故,其中山西省连续发生5次恶性瓦斯事故,共死亡94人,该事件引发学术界一系列关注10。2002年山西省地震局负责调查此事11,从其他监测手段上,未发现直接证据(负责调查解释资料的为该局普通工作人员),但是,事故矿井瓦斯含量在爆炸范围(4-16%)并发生了爆炸是客观事实,就像活动构造研究在地表找到理想的断层剖面露头,是最直接的证据,其他河流阶地,地震勘探,钻孔等都是间接证据。

目前的认识:大地震大群发,小地震小群发,原理机制待研究。

上述研究给我们以启示:(1)破裂事件越小,静态应力影响范围越小;(2)对不超过4级且震源深度较浅的矿震(破裂事件),虽然我目前不能给出具体的静态应力影响范围数据,但其应远小于5km

本文是探索性研究,本人都不敢下这样的结论。

再回到矿灾或矿震事件上来。根据以上分析,可认为相距甚远(>5km)的事件,不可能通过静态应力作用产生关联。

类似"不可能",“正确的方法”,这些过于绝对的词本人一般很少说。严谨吗?

范围远近的问题:地震事件群对应矿井群,煤矿开采范围就是应力扰动范围,煤矿的分布范围就是应力扰动范围

2、远场的动态应力作用

地震波通过某一区域时产生的即时瞬态应力变化称之为动态应力。由于动态库仑应力一般随着距发震断层距离倒数的1.66次方衰减【5】,其比静态库仑应力衰减要慢得多,这意味着其在远场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根据附录的计算结果,一次4级地震在距震源5km处产生的动应力变化很小,只能视为应力扰动。我们知道,应力扰动只有在围岩处于临界状态(断裂点)时才可能起作用导致其失稳(矿灾);否则,可忽略其作用。再者,对某一个矿山的某一开采区而言,采掘应力扰动远大于远场应力扰动;因此,与其说远场应力扰动触发了下一次矿灾,不如说近场采掘应力扰动触发了下一次矿灾。

博主认为地震波致灾?原来博主心里应力扰动致灾就是这个概念?本人所推测的应力扰动致灾,是实实在在的应力扰动施加作用,地震后应力场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扰动。关于振动致灾本人论文中已经指出“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冲击地压”。

就算河南义马千秋煤矿事故,也是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煤矿发生事故的,也不是地震波致灾。

3、两者的耦合作用

由对前两者的分析知,无论是静态应力作用,还是动态应力作用,均重在近场,故两者的耦合作用也如此。嗯,“舍近求远”不可取也。

综上,因未考虑应力传播随距离衰减这一客观规律,故文献【1】宣称的“相距甚远(>5km)的某些矿灾或矿震是丛集案例”乃无稽之谈

博主这种口头语应该改一改,可能博主接触社会比较少,在社会上,不管和谁说话,首先就是讲话要客气,有事说事儿。

数据已经公布https://pan.baidu.com/s/1sjnCEh3

其之所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是因为:研究区范围越大,包含的矿山越多,发生的各种灾害事件也越多(尤其是2000-2006年间的小煤矿,因开采力度大且安全管理措施跟不上,不时会出事儿),故越能找到几次时间上相近的事件。我认为此乃巧合耳,因为作者未提供物理依据确认其有内在关联(因果关系)。

巧合是低概率的代名词,如果很大比例的事件“巧合”地发生在一起,那么,巧合的假设本身也就不成立。退一万步,就算煤矿灾害伴随地震属于巧合,那煤矿灾害群发也是巧合吗?是大家约好了在同一天发生事故?

反向论证,本人比博主论证的更深刻

如果缩小统计范围,虽然灾害事件相对较少,但由于事件空间距离越近越可能存在强力学作用,似乎这些事件都应以丛集方式发生,这是合理的推断。然而,文献【1】的统计分析结果为“煤矿灾害较少,丛集现象极少”。这种不一致性再次表明,其发现的事件丛集现象仅限于统计层面,而并非是客观事实。

明显的断章取义,看清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位置,是针对内蒙古地区矿难特征说的,这一段 博主想表达什么意思?

众所周知,即使统计分析得到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很好,也不能认定事件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相关性很差,更谈不上因果关系。文献【1】的统计结果是“近一半的灾害事故呈现丛集特征”,这说明相关性不好,更遑论“丛集现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博主这样青睐相关性计算,看来缺少探索性问题的研究经验。

相关性问题,早在2006年之前就被本人pass掉了。

分析认为,相关性计算并不适合本课题这种探索性,基础性研究。本文时序频率统计得出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46。各种成因地震、冲击地压、炮采等都夹杂在内,相关系数低反而可能是正确的,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要寻找新的方法,对事件进行时空投影回放,进行空间区分。

总之,利用统计分析结果推断事件的因果关系具有强非确定性,据之难以得出可靠结论。只有从事件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机理)出发,再结合数据分析佐证,才能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什么叫“才是正确”方法?正面难以攻克,就不能绕道走了?试问博主上厕所,一时间解不开裤子,就得拉尿到裤子里了,这就是博主的正确方法。

探索性研究,先发现现象,再回头开展研究,然后该咋研究就咋研究,好像就博主自己不明白。

历经长期探索,人们已认识到某矿山某处较大的矿震发生前,其附近确有较小的矿震丛集现象【8】。因为这些矿震发生在同一个块体(块体是个什么构造?能否说明白),应力转移仅在其内进行,故这样的认识靠谱。根据岩石力学原理,自岩石的体积膨胀点起,由于裂纹的自发联接和贯通,开始出现破裂事件的显著丛集现象;当断裂时,大破裂事件发生(图1)。这在原理上能被清晰地解释。


图1 天然闪长岩试样应力-应变-AE能率曲线【9

C点为体积膨胀点或损伤应力点)

至于矿灾或矿震和天然地震是否有内在关联?若看懂了上述内容,就知该如何看待了。

地质事件的演变主要牵涉到物理过程,掌握其演变机理和规律需要丰富的地学和力学知识以及物理学思想。鉴于此,有志于攻克地质难题的学者,需融会贯通之,才能拥有挑战难题的知识储备;否则,眼高手低,徒劳无功矣。

博主在单位和教研室都这么交流吗?

撰写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剖析具体事例提醒诸君:科学探索之路上陷阱密布,须小心提防。为尽量做到此,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扩大知识面,多和高手交流。

该博主认为自己是高手吗?试想想,但凡有一点点水平和有一点点修养的话,都说不出来这种话。倒是你的所谓锁固段理论,对于搞活动构造的是基本的常识,早在20多年前活动构造研究就已经对大型断层进行分段研究1-9,为什么分段不知道吗?正经的专家没人愿意和博主这种外专业的探讨问题,有足够自信就到地震局地壳应力所或地震局地质所去讲去(在科学网上这些外专业的人多半就是看个热闹)。并且,博主的所谓锁固段理论怎么验证呢?在实验室验证吗?实际场地怎么验证?这种死无对证的问题,本人从来不感兴趣,这就是本人的科研选题标准。

该博主提的那些问题:什么“巧合”,“相关系数”,“地震范围”,“地震波致灾”等,还有断章取义的地方,有一个在点儿上吗?显示该博主没有从事过探索性研究!


本人首篇阶段性文章历时4年半才发表,所讨论的问题严格限制在数据允许的范围内发表观点。

该博主短时间难以读懂文章,其所提问题,早就有自认为水平不低的人已经帮你“问过”了。人到中年,换研究课题要谨慎,轻易不要认为你捡到了“高处的果实”,弄不好就出笑话了。没有在一个领域沉下心10年都不能乱说大话。


 

1.         邓起东, 米仓伸之, 徐锡伟, 铃木康弘, 王存玉, 竹内章, 苏宗正, 汪一鹏. 山西高原六棱山北麓断裂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初步研究[J]. 地震地质, 1994,16(4): 339-343

2.         邓起东, 闻学泽. 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 地震地质, 2008, 30(1): 1-30.

3.         邓起东, 徐锡伟, 于贵华.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分区特征及其成因. :中国活动断裂研究.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4, 1-14.

4.         邓起东. 尤惠川. 鄂尔多斯周缘断陷盆地带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形成机机制.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 1985, (1): 58-78

5.         邓起东, 张裕明, 环文林, 张鸿生, 许桂林, 刘一鸣, 邓瑞生; 李群, 刘行松, 杨天锡, 范福田. 我国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主要特征. 科学通报, 1978, 23(4): 193-19.

6.         邓起东. 中国活动构造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地质论评, 2002, 48(2): 168-177.

7.         邓起东. 中国活动构造研究. 地质论评, 1996, 42(4): 295-299.

8.         邓起东. 中国新生代断块构造的主要特征.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构造地质·地质力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0, 101-108.

9.         邓起东, 张裕明, 许桂林, 范福田. 中国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地震地质,1979-03 1(1):11-22

11.梁汉东。山西5起小煤矿爆炸与青海8.1级地震有关系吗?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

10.  啜永清,赵文星,庞云峰,等.山西煤矿瓦斯爆炸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关系的研究[J].山西地震, 2003(4):6-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45905-1328421.html

上一篇:文风问题向伟人学习
下一篇:本人新作:中国煤矿灾害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丛集特征的深入研究,即将发表
收藏 IP: 101.38.78.*| 热度|

3 尤明庆 王安良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