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如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志东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和纷杂的年代,在心灵深处保持一片宁静的时空。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追梦之旅-11-多体作用
2010-10-25 08:26
本人将继续追梦之旅,本期翻译本人与 N.H. March 教授合作发表在 J. Math. Chem. 综述论文的摘要以及简要地介绍与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猜想有关的第五章的梗概。有关 N.H. March 教授的介绍请见 激辩猜想 -12- 学术大师 。 欢迎科学网广大读者开展学术讨论 ...
个人分类: 追梦|6141 次阅读|11 个评论
追梦之旅-10-液汽类比
2010-10-21 08:25
自从在科学网上开博介绍我的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猜想,已经三年多过去。 写有 追梦 , 困惑 , 巧合 , 说梦 等系列博文。 其中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有科学探索的迷茫纽结,也有收获果实的疯狂喜悦,更有激辩猜想的激情四射,。。。。。。我非常欣慰的是,猜想现在已经得到一些国际同行的支持 ...
个人分类: 追梦|6894 次阅读|25 个评论
写科普难,写好科普更难,在科学网进行科普难上加难
2010-10-17 10:11
曾庆平 老师发起了一轮讨论 科学网还是要多谈科学问题 , 科学网谈科学的辨证 , 丁甜写了 科学网如何多谈科学问题 ?,陈儒军写了 利用反馈使科学网博文专业化趋势得以增强 , 老 祖写了 科学网不一定只谈科学 ...
个人分类: 感言|8308 次阅读|36 个评论
物理世界的相因子-2- Aharonov-Bohm效应
热度 7 2010-10-16 09:23
大呆改弦更张,开始回归科普。谈谈物理世界的相因子。但是 物理世界的相因子-1- 开篇 反响一般般,读者推荐数创大呆开博以来最低:( 大呆见势不妙,乘诺贝尔的东风,赶诺贝尔的热闹,连续发表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奖(预测)揭晓 , 飞翔的青蛙--- 从搞笑诺贝尔奖到获得诺贝尔奖 , 收获了两朵 ...
个人分类: 科普|18648 次阅读|36 个评论 热度 7
飞翔的青蛙---从搞笑诺贝尔奖到获得诺贝尔奖
2010-10-5 20:19
北京时间 10 月 5 日下午 5 点 45 分 ,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2 位科学家安德烈 盖姆( Andre Geim )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罗夫( Konstantin Novoselov )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 graphene )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奖。 ...
个人分类: 感言|21680 次阅读|23 个评论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预测)揭晓
2010-10-4 10:24
已经到了今年的 诺贝尔 奖揭晓之时,每年大家都议论纷纷。这里大呆凑个热闹,大胆地预测一下 今年的 诺贝尔 物理奖。今年应该颁给 Yakir Aharonov 和 Michael Victor Berry 。得奖理由:由于在 Aharonov-Bohm 效应和 Berry 相效应 方面的杰出贡献。 得奖论文: 标题 : SIGN ...
个人分类: 感言|14193 次阅读|23 个评论
物理世界的相因子-1-开篇
热度 3 2010-9-26 08:51
在科学网还是多谈点科学,少谈点政治。本着这个原则,大呆改弦更张,开始回归科普。谈谈物理世界的相因子。 学习过经典物理的人都知道:根据质点的粒子性,在经典力学中通常用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或速度)来描写一个宏观质点的状态。当然,上世纪处的物理学革命,建立了 量子力学,极大地 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层 ...
个人分类: 科普|1389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3
评日本决定放还所扣押我国渔船船长----对日本人还是要来硬的
2010-9-24 17:25
对日本人还是要来硬的!!! 中国人心要齐!!! 中国人网上发表言论表达民意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民意是政府采取强有力行动的基础!!! 应该确保中国人公开发表不违反宪法的言论的自由!!! 对日本人的下一步行动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做好反制措施的准备!!! ----------- ...
个人分类: 感言|4896 次阅读|5 个评论
越调-天净沙-梦游广寒宫
2010-9-23 09:59
越调-天净沙 - 梦游广寒宫 张志东 烟霞轻雾薄纱, 玉栏银阁琼葩。 茶淡酒醇桂花。 悔意无涯, 一曲思乡琵琶。
个人分类: 感言|4341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秋快乐打酱油
2010-9-22 09:53
中秋快乐打酱油 大呆 万众齐仰头, 树枝挂脸盆。 嫦娥发月饼, 笑煞梦中人。 祝各位网友中秋快乐,事事如意,幸福美满!
个人分类: 感言|4572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