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ns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rinsp

博文

时代在前我在后

已有 3800 次阅读 2019-12-17 12: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早接触SCI收录是1996年,读硕士的第一年,去国图帮导师查收录证明,第一次看见“光盘塔”,当时的SCI数据库是国图购买的吧,查询是从光盘里面读取记录,查一条好半天,回头看看浩如烟海的书籍,一群群埋头读书的人们,一种肃穆的感觉。印象中,SCI收录全国第一这个称号是南京大学掀起的风潮,清华北大紧随其后,1999年北京大学SCI收录量第一,逐渐席卷整个高校圈。记得最深刻的事件是2001年宁波大学,某教授130多篇SCI,奖金得用车拉了吧。

  99年读博士,系里要求:“各位Ph.D. candidate 必须2篇SCI收录才能毕业啊!" 从此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兴趣是兴趣,但是总是揣揣不安地祈祷,接收吧,接收吧,yeah,终于中了一篇,距离毕业又近了!

  从毕业开始,做博后,工作,2002年至今,一直这样不紧不慢地一年两篇的速度写着,发表着,2004年刚到学校工作,学院才4个博士毕业的教师,年终考核领导甚至不知道打印的PDF论文和图书馆内复印的是一样的,一个劲地要期刊封面,目录,然后再附上发表论文,学校图书馆没有买纸质版期刊,数据库也没有买,连教育部收录证明工作站也不是,这真是难为了我好几年,让师弟帮着开证明好几年。

  应该是2006年,学校开始要影响因子了,越高越好!这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另外一种热潮,比如数学系的老师去灌CHAOS SOLITONS & FRACTALS,这杂志是我02年发表论文的第一个杂志,看看这个图,从02年的0.8,一路上升到2010年的3.3,然后突然下降,至今稳定在1左右,10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清楚吧,被逼无奈,撤了主编和一堆编辑,否则期刊被炒上5,8,然后像国内某位大牛办的期刊IJ***一样,从8一下子掉到0.5!


   从2015年开始吧,学校开始抛弃Thomas公司的分区标准,转而采用更加高大上的中科院分区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中科院怎么分区的,反正Phy Rev A-D都是二区,PRE反而是三区,这下学校评价来了,虽然你发了一些,但是没有一个二区论文,一点不先进,一点没有意义啊!这个心里感觉受到一万点伤害啊,虽然统计物理学者说PRE就是灌水,可以我十几年投PRE也是没有中了几篇,到头来还是中科院三区,这下学校没有啥奖励了,被控制理论、材料等学科的老师秒成渣了!

  来到了最近三年,更加没有法子比较了,ESI,High Cited paper, Hot paper,高倍引学者,这些高大上的名词层出不穷,由于本人根本没有,所以也没有心思了解,只是慢慢进步些,先发几篇中科院二区论文再说吧,好在还有工资,饿不死,各个学校在冲击ESI前1%的路上,逐渐加大了对于论文的奖励,但是这些都和小众学科没有啥关系了,你一定找最热门的学科发paper,邀请最靠近的朋友cite you,从事着最高大上的科研deal,才能过上最“幸福money”的生活!否则,时代快速地前进,你终究被抛弃在滚滚车轮之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65241-1210382.html

上一篇:[转载]转载 Joseph M. Carver, Ph.D. :爱中识别和摆脱LOSER
下一篇:硕士生刘佳发表论文IEEE Access论文一篇
收藏 IP: 223.80.66.*| 热度|

2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7 0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