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圣韩愈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作《师说》, 对老师的主要任务做了宏观的阐述和指导。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今天重温该文, 并尝试与当代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项任务联系起来。
韩愈在文中对为师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那以后, 中国人就将该要求作为了为师者的标准要求。并将这三者作为教师的基本任务,以传道为主,授业和解惑为辅;三者虽有主次,但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见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1113/22/2472_1920226.shtml)。
韩愈在文章中并未明确说明什么是”道”,可能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也”。不过他特别说指出可从师的范围非常广:”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意思是向一切有道之师学习, 只要有道存在, 就有老师存在(的必要)。韩愈文中学习的道应该包括中国古代的经典儒学内容(例如仁义礼智信)等。而从现代的意义来讲,可能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人处事修养培养, 科学精神和素养的训练等等。 今天我们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中都可能贯穿了传道, 可能不及韩愈文中那样将传道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师生是否认识到传道的重要性, 并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中有意识的注重培养训练, 这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讨论明确。
关于解惑, 通常理解为教师解决学生在受业中的疑惑。传道解惑紧密联系起来, 韩愈将传道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韩愈举了反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指出这些太小的技术内容教学在他看来还不是老师的主要任务。
关于授业, 韩愈在文中未明确指出哪些属于授业的范围, 可能不是该文讨论的重点。当代学者将其拓展, 包括了教授学生从事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方面的活动。即教导学生从事某一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在我们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中可能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内容, 也是很多学生认为来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
师的范围很广泛, 到底向哪些老师学习呢?
韩愈以圣人孔子的例子和名言说明”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同时老师和学生也是相对的, 对于一些问题和研究,学生有可能更加深入或突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强调师生的辩证关系, 要求学生在专攻的基础上, 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既使在今天也是很高的专业理想追求, 很多名校把博士生研究生能否在某一领域超越其导师的成就作为一项衡量其是否可以毕业的标准, 就是具体的体现。
师道相传, 需要师生互动。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讲究拜师学艺, 今天当然学校统一招生, 到了研究生和博士阶段, 则有机会双向选择。韩愈明确提出“圣人无常师”, 说明一个学生可以有多个老师的指点, 不要局限于自己专业技术导师。今天, 有不少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有可能囿于某一方面则略显狭窄。 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则就把老师的范围扩大到很大了, 而且要求人们有一个谦虚的心态, 这样在日常生活的任何地方可能都会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在互联网信息时代, “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 通过各种渠道都可以向其他”术业有专攻”的老师学习。(2).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说明学生有困惑,问题和疑问, 应该主动找老师交流答疑,若有问题而不愿从师而问, 老师也不知道, 则无从解惑; 另一方面, 老师是否可以主动发现学生在学习,科研和生活等方面的”惑”而及时的给予解答呢? 我常要求学生”每日三省吾身。” 就是每天针对所学所研至少提出三个关键问题并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然后我们再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但是若学生”无惑”,没有疑问, 解惑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今天, 高校的教师, 科研和教学活动都包含传道授业解惑, 甚至服务也包含了传道授业解惑, 密不分割, 相辅相成。
重温师说, 传递师道, 并以此与大家共勉。
田庸写于2013年9月
【链接】关于韩愈《师说》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百度]。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所谓老师,就是传授道理、授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老师也就在那里。
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了!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的所以成为圣人,愚人的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肯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巫医、乐师、各种工匠,不把相互学习当作难为情。读书做官的这类人,一听到有人以“老师”、“学生”相称,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拍马。”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巫医、音乐师和工匠,是所谓上层人士看不起的,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代的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6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