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gua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eguangcheng

博文

北太平洋壳块南缘中段一次地震的地质构造意义

已有 3255 次阅读 2016-8-20 00:20 |个人分类:地壳波浪运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6年5月29日23:15(北京时间),太平洋中部,法属波利尼西亚区域发生一次4.5级地震。可能是这里地震比较稀少的缘故,本博29日晚最后一次记录地震的时间是23:49,都没能记录到震初红点(图1)。好在第二天一早,就看到了这次地震资料并记录了一系列相关图件(图2)。

图1   2016年5月29日23:49记录的全球30天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中未见23:15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的4.5级地震)


图2-1 2016年5月30日早记录的全球24小时内地震震中分布图

(注:图中+26号即为“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

图中浅棕色编号是29号全天地震序号,当时漏编的序号前冠以加号;

深蓝色序号是30号发生的地震;红色序号是一小时之内的地震;

红色百位数是深源地震震源深度。)

图2-2 通过USGS-latest earthquakes进入goodle earth标记的

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


图2-3 USGS-latest earthquakes不同比例尺全球地形图中标记的

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

为了确定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的可靠性,本博于震后10天、30天分别记录了全球30天地震震中分布图(图3),图中5.29波利尼西亚4.5级地震震中点(图中用红圈圈定)及基本资料保持未变,说明这次地震是切实可靠的。


图3  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后10天(左图)、30天(右图)

全球30日地震震中分布图

6月28日,USGS-latestearthquakes改版了,单次地震基础资料里有一个以全球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为背景的震中位置图,全球历史地震按深源(黑色)、中源(灰色)、浅源(白色)三级标注。这是本博梦寐以求的图件,此前,用谷歌地球的历史资料很难完成这样的图件,更何况在国内登上谷歌地球也看不到地震火山资料。为此,本博再次向USGS-latest earthquakes工作人员致以最衷心地感谢!有点遗憾的是在这种图件里没有及时添加新发生的地震,比如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在图中就没有标注(图4),本博只好根据经纬度在该地震发生地点一个红点。通过放大图(图4上图)不难看出,从加拉帕克斯群岛向西跨过赤道,有一排走向北东-南西的地震群,通过“红点”链接到波利尼西亚。8月9日,本博借去伊尔库斯克旅游之际,登谷歌地球,看到波利尼西亚也是一个地震-火山群岛(图5)。再向西,就与“斐济漩涡”对接。

图4  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图中红点)

在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中的位置


图5  波利尼西亚也是一个地震-火山群岛

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虽然震级不高,却在前述北东-南西走向的地震群和波利尼西亚地震-火山群岛之间起到纽带作用,使得环太(环北太)波系的存在更为可靠落实。5.29北太南缘中段4.5级地震北侧的海底地貌图(见图2-3左上图)显示出一条走向北东-南西的断裂带,说明该区域在晚近地质时期内曾是一个构造活动带,无数次的地震活动才造就了这样巨大的断裂带。同时也说明,本博此前利用USGS-latest earthquakes的全球30天地震分布图(图6),把两大波系和两大地震带对应起来,把环太构造波系称为北太平洋波系地震带;把特提斯构造波系称为地中海波系地震带;这两个波系地震带在北太平洋南界重叠合并是合理的

图6-1 2013年11月26日,全球30天地震分布图

图6-2 以图6-1为基础标示的两大波系地震带

(红线表示北太平洋波系地震带;蓝线表示地中海波系地震带)

该图引自本博博文《登谷歌地球解读地震地质构造》(1)(图8、9)

改版后的USGS-latest earthquakes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还有一个遗憾就是萁中的每一个震中点,无法进一步点开以获取有关资料,必须进入谷歌地球查对。所以本博呼吁有关单位尽快与谷歌达成和解,使我们能够在国内看到完整的谷歌地球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521-997503.html

上一篇:不希望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金钱游戏场所
下一篇:从适时地震“区域信息”中解读地震地质构造(1)
收藏 IP: 113.140.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