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tian

博文

华为的迷航与教师身价的上涨 精选

已有 12129 次阅读 2016-6-5 07: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华为的迷航

----有感于著名企业家任正非在2016科技三会上的发言


       一向以著称的著名企业家任正非在大众媒体接受采访次,20165 月30日他登上主席台向全国人民讲述如何为百年科技振兴而努力。据报道1978年,34的任正非作为单代表坐在会场后排参加过邓小平主持的科技大会,而今年他是用38年或更长的创业经验畅谈科技创新

   受他的感染,我本来不怎么在网上发言的,现在也鼓起勇气发表点评论和感慨。实际上我想看看高校的牛人们是如何分析创新和中国百年科技振兴的出路,因为企业毕竟与我们高校有所不同。但是他的这篇流传广泛, 被称为“字字珠玑”, 科学网博主王飞跃教授、高山教授戴德昌教授等都进行了推荐或点评。我也忍不住看了,看了也发点评论吧,仅是个人见解,不妥之处欢迎指点完善。

 

   该发言(全称《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开篇预测未来20-30年,人类社会从科技角度将会演变为“智能社会” 。关于智能社会,文中说“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没有文化不能驾驭”; 并预测,“西方制造业可能重回低成本,产业将转回西方,我们将空心化”。发言接着阐述了基础科学重要性、华为能力中心、华为现在的水平停留在工程数学和物理层面、以及对待创新人才的包容态度等内容。

   曾多次预测华为可能在18天之内倒闭(如果不努力的话)、最具企业家忧患意识之一的他重点指出华为的迷航:“面对大流量、低延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累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这些与我们高校和科研机构所谈的创新迷航也相差无几,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他的经验。

       

    令我惊喜的是他在该发言的后半段为迷航似乎指出了方向:“我们国家百年振兴中国梦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老师。教育要瞄准未来。发展技术的唯一出路在教育 ,也只有教育”, “让老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是优秀企业家的呐喊, 这是新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注意“唯一”两个字, 感谢他利用这么宝贵的机会替教师们宣传,  这应该让我等教育同行顿时身价市值估计至少上涨20%吧?


   6月1日他在接受CCTV采访时还提出了著名的假定(且称为假定): “如果 13亿人每个都认真做好事, 拼起来就是一个伟大祖国” 每个人应该都明白这个假定的意思。

   在兑现我们市值身价和实现假定之前, 至少还有三个新迷航需要分析解决:

   迷航1: 最优秀的人在哪里?


   我们目前还在苦于招不到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至少在我们计算机领域);不少同行感叹优秀学生(或最优秀的)被类似的企业在本科毕业、硕士毕业或博士毕业招聘走了。这样的话, 他所说的“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在高校或中学小学就有可能空心化。

   迷航2:  如何“让老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


   "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对于我们教育界的朋友太期待了,没想到这是来自一个优秀企业家积38年创业经验的呼唤。我们知道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职业(最光荣的职业), 令我们迷航的是作者没有对这个问题进一步阐释。包括如何“让老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 要引导和教育” (任总语);  但他们也非常和特别现实。优秀青年会认为教师是最光荣的选择(其它没有教师光荣吗?企业是否会率先将未来销售收入的5% 慈善捐助于教育事业?  当然企业和企业家没有这个义务, 那么谁来让呢?


迷航3:如何让13亿人每一个都认真做好事?(这个太大暂不讨论

   借用任总的语言, 希望我们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慢下来, 快速走出无人跟随的困境, 尽快兑现我们已经上涨的身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28294-982504.html

上一篇:我们攻克了计算机理论领域最难题?NP=P!
下一篇:2016年科学网活动数据统计分析
收藏 IP: 171.216.73.*| 热度|

36 武夷山 陈晨星 蔡小宁 孙瑜隆 张骥 黄永义 杜蒙蒙 彭真明 徐耀 葛琳 陈儒军 戴德昌 赵保明 吕喆 汪晓军 姚小鸥 陈齐风 陈万浩 陈南晖 晏成和 李毅伟 张忆文 吴冬晴 赵凤光 辛晓十 李颖业 侯成亚 刘钢 gaoshannankai xlianggg ghzhou5676 zjzhaokeqin shenlu ZYHDZ neilchau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