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宝亮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bl604

博文

第一次参加科研成果企业对接会有感 精选

已有 5529 次阅读 2015-11-18 22:20 |个人分类:闲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成果转化, 企业对接

本文已被《中国科学报》转载刊发,见《中国科学报》 (2015-11-23 第7版 学人)

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或多或少心里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有那么一天自己的科研成果可以在现实生活、生产中得到应用,最好像每次写论文的前言里提到的那样,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但后面不用跟“前景”二字。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而且往往事与愿违。科研工作者看自己的工作,就好像看自己家的孩子,到处都是优点,思路那么好,方法那么新,结果那么漂亮,是怎么看怎么高大上,但让人郁闷的是,却总也入不了企业的法眼。其实并非企业不识货,也不是科研工作者的工作不创新,而是SCI论文导向的科研工作,出来的成果越来越不接地气儿了。

我本人的科研工作,说实话,离实际应用也是远的暂时还看不到希望,但我也和千千万万科研人一样,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够得到应用,成果得以转化,但无奈根本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前几天,借着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平台,有幸参加了一次江苏某市的成果对接会。去之前,我是揣着三个问题去的,一是与企业的成果对接是到底怎么对接的?二是项目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能和企业对接上?三是企业一般会提出什么样的需求,会具体到什么程度?

从上海出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该市,让我没想到的是对方的接待规格非常高,地方的主要领导亲自出席,科技局、人事局、经济发展局都是局长出席,这首先说明这个地方还是非常重视科技发展、非常重视这次成果对接的,参加对接的企业也有40多家。为让我们对当地企业的有所了解,接待方首先安排我们参观了两家科技企业,然后又参观了当地的科技创新园,与不少北方城市的科技创新园不同,这里没有各种撑面子的大型企业,更没有世界500强,绝大部分是民营的微小企业、创业公司,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短短几年这个园区就培育出了两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了南方民营企业的活力。

对接会开始之前是各位领导讲话,介绍了当地支持创新、创业的一些工作业绩和相关的政策支持,接着两个科学院代表做了成果展示报告。然后就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了,对接的形式比我想象的要简洁,科学院代表坐一侧,企业代表坐一侧,然后依次发言。科学院代表主要是讲自己从事哪些领域的工作,有哪些比较接近成熟的技术和成果,企业的代表则是讲自己现在碰到了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想做什么样的产品,中间可以随时打断、提问交流,如果相互比较感兴趣的话,下去再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面对面交流,企业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科研工作者也可以了解到企业真正的需求。

最让我觉得高兴的是,大部分企业提出的需求都很直接明了,也非常具体,比如有人加工镜头玻璃,总消除不了应力的影响,产品成品率很低,问有没有什么新技术可以解决应力问题?有人提出自己需要绝缘导热且可以压制成型的材料,问有没有便宜的材料可以推荐?我觉得这种提需求的方式真的非常好,简洁明了,让科研工作的目标一下变的明确而具体,也让科研工作者直接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之所在。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做的一个材料也引起了两家企业的兴趣,虽然详细沟通以后,发现离他们的应用要求还远,但也算给相关工作找到了新的思路。

至于项目做到什么程度可以对接转化这个问题,我也有了新的看法。其实参加对接会的目的之一是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如果企业没有需求,工作做的再好可能也没有办法转化,所以参加对接会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现有成果的推销,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成果没有企业关注就感到沮丧,而更应该关注领域内企业眼前有哪些需求,眼前需求满足之后会有哪些新的需求,行业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可能会产生哪些需求?进而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工作重点才是参加对接会的真正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859-936440.html

上一篇:你看那丁香花
下一篇:晋祠之春---春游晋祠公园
收藏 IP: 159.226.156.*| 热度|

7 钟炳 李学宽 郭向云 姚伯元 赵凤光 穆仕芳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