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tian00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tian004

博文

1986-2014年间上市生物药创新研究

已有 3535 次阅读 2015-6-29 22: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Regulatory watch: 1986-2014年间上市生物药创新研究

                              郭雷/译

     Kathleen L. Miller and Michael Lanthier年初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发表Regulatory watch: Innovation in biologic new molecular entities: 19862014,文章,对近30FDA批准的生物药进行了创新性分析。闲来无事,边翻译一下。

    本文中我们筛选了自1986-2014年间被FDA批准的所有新分子实体(NMEs),包括小分子实体和治疗性生物药物(下文,简写为生物药)。之所以选择从1986年开始,是因为在这一年FDA历史性的批准了第一个治疗行单抗药物OKT-3。我们对治疗性生物药物定义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及其他技术通过生物表达系统表达生产的生物产品。对治疗性生物药,我们对筛选到的名单做了进一步缩小,名单中仅包括被CDER管理的生物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药物不包括在此名单中。

1986-2014期间共有125种治疗性生物药被批(Table 1http://www.nature.com/nrd/journal/v14/n2/extref/nrd4535-s1.pdf),占所有NME(共844种)的15%。但是在最近十年(2005-2014)年间,共有55中生物药被批准,占所有NME(共269种)的20%.仅仅在2014进就有11种生物药被批准,达到了但年度被批准生物药数量的最高峰。

为了评估着这些生物药的创新程度,我们分为三类:首创药( first-in-class), advance-in-class or addition-to-classfirst-in-class:此类药物中被批准的第一种药物;advance-in-class:药效好于现存被批准的其他药物;advance-in-class:与现有药物相比,药效没有显著提高。在这三类药物中前两类可以归于真正的创新药物,创新程度高于addition-to-class

1986-2014年间被批准的生物药中, 被归于first-in-class54%,被归于advance-in-class中的占21%(图1),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分子药物中这两类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27%24%。只有26%的生物药被归于addition-to-class,相反小分子药物在此类中比例为49%。通过这个数据可以发现,在此期间,与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药更容易成为创新型药物。我们进一步研究数据发现,生物药更多的聚焦于罕见病领域,其中47%的生物药被确定为孤儿药,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21%的小分子药物被定义为孤儿药。

2010年美国出台生物类似物法案以来,在2012-2014年间被批准的21个生物药中,其中7种药物的最初专利即将在未来几年到期,这7种药物中有5种被归为advance-in-class,未来几年他们将面临来自biosimilars的冲击。虽然biosimilars对生物药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尚不清楚,但是biosimilars将促进生物药的创新,尤其推动新一代抗体药物(egADCbispecific antibody)的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由于生物药的高度创新新,无形中会减弱biosimilars带来的威胁。

 

 

原文:Regulatory watch: Innovation in biologic new molecular entities: 19862014

http://www.nature.com/nrd/journal/v14/n2/full/nrd4535.html

 

Table 1http://www.nature.com/nrd/journal/v14/n2/extref/nrd4535-s1.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9648-901513.html

上一篇:微针给药系统简述
收藏 IP: 118.194.198.*| 热度|

3 郑永军 梁洪泽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