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ping20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ping2014

博文

今天有幸读到赵汗青博士的论文

已有 3761 次阅读 2015-5-8 18:1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教学大纲和讲义雏形基本完工之后。

我觉得下面的时间,可以安心慢慢补充。

自己写的那个教学大纲和讲义的雏形,那是为了基本搞清楚,自己是否可以完整写出来。以确定新专业今年的培养方案调整中,是否可以保留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真正把课备好了,还差的远。

爱人邀请我去参加他今天的运动会,我没有去。因为我知道,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我的这门课程。外人怎么看,都是厚厚的讲义。行家一看,问题就都出来了。我一直很想给小曾回信的,一直没回。因为,我觉得就第一章而言,就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讲清楚。

特别是,今天,我看到了赵汗青的博士论文。他写的太好了。

我把他博士论文中城市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部分,提取了三点,补充到了讲义里。通过这部分阅读,我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清华大学的刘奕老师要在教材中,安排城市安全科技支撑技术、风险评估、城市安全规划和城市应急管理。

以前,我理解为,城市安全规划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新的角度,从顾林生和张丛先生的论文中可以推知,城市安全规划前面涵盖风险评估,后面涵盖城市应急管理;而刘奕先生为什么在教材最后一部分安排科技支撑技术呢,就是因为清华大学在城市安全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做的是突发事件、其次关注承载载体,在两者基础上关注了应急管理,而城市安全绝非机制可以完全实现,城市安全的运行离不开城市安全科技支撑技术,特别是监测技术和应急平台的研发的保障,于是清华后来城市安全的科研团队把精力集中到应急平台等技术研发上去。

今天,我理解为,赵博士提到的几个理论基础中,以安全科学中的科学技术、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理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为关键。这刚好和上面的思路是完全吻合的。不过,赵先生的论文,从理论基础的角度上,证实了我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

但是赵先生的博士论文,我暂时有一点不能认同,选到讲义里,又中午时候删掉了。我认为他提出的,城市安全管理涵盖了城市应急管理这一点是对的,但他提出在应急管理前面还存在监测,我觉得这个不太合理,因为监测本身就是应急管理的工作,要不它九大机制里第二条就是监测预警机制。(这一点如何去理解呢?难道他把监测分为了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还是他认为应急管理偏的是监测机制,而在应急管理四项流程之前,还应安排实际的监测工作?)他提出,应急管理在灾后恢复,就结束了,而城市安全管理还可以延续,就是把经验教训纳入原有知识体系。我觉得这一点还需要更多文献做进一步证实。

不管怎样,看到他的博士论文,我很高兴。我觉得自己又在城市安全管理的路上前进了一小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705-888551.html

上一篇:遇到汐汐老师
收藏 IP: 60.28.1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