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的自我孤立一词是在抽象上使用。其英文词是:egocentric isolation。主要是表现我国科研及学界的典型现象。Egocentric 特别适用于喊出“拥有自身特色”的、同时宣称“创立了”或“建立了”某个理论(或学术)的小学术团队。它的声称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的。判断是否在学术上Egocentric的关键点再于:这个理论(或学术)不是积极的纳入推动科学进步的洪流;而是力图成为在科学进步的洪流表面的孤立大气泡以获得高的显示度。
学术上的自我孤立现象表现及后果可论述如下:
1)学术组织上的孤立。课题组成员的毕业专业高度同一化;特别极端的形式是三代师徒关系。这样,从学术思想上、专业结构上就把自身孤立为一个单色的小团队。从谱分析原理可知,广谱是高分辨力的关键。因而,一般的说,单色的小团队没有良好的辨识力。它既不能直接的从相关学科(尤其是其基础学科)吸收养分,也不能吸收本学科的其它学者的养分。
这种单色化的前期一般的说还是有所成就的,但是,单色化后,该组力图维护其已有成就,并力图发扬光大。从而,由于既得不到内部的反思,也得不到外部的批评,也就只能是在学术上自我孤立了。
2)科学思想上的孤立。两个不同学科的课题组间的科学上的合作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每个组都缺乏两个学科间的过渡性联系的关键人才。一般的说,对多数课题组而言,目前的这类人才在那个学科组都是低手,因此无法完成科学思想意义上的合作,从而只能是操作性的或是技术(商务)性的。
一个课题组如果要与其它学科课题组合作,能够作为思想钮带的人物是关键。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就算是一个课题组有这类人才,也不会受到授权,从而基本上是浪费掉了。
一般的说,合作课题组的核心领头人不是科学思想的领头人,而是权力人物领导制。
3)所在机构上的孤立。国内机构的复杂性是人所皆知的,而课题组作为某个建制单位的基层结构,基本上无法与另一个建制单位的基层结构直接的合作,而其所谓的合作是通过两个建制单位之间的协议来完成的。一般的说,这类协议主要是操作性的或是技术(商务)性的,并不形成科学思想及学术研究上的真实合作。
即便是在同一个建制单位,两个不同学科的课题间的合作基本上也是不真实的。
4)因追求荣誉而导致同一学科同类课题组间的孤立。因各自有自身的主管单位,扬长避短式的合作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各课题组间是竞争关系,无法形成合同效应(协同效应),从而,无法形成学术上的共同追求,而是相互在学术思想上贬低或排斥。
这个特征目前正朝着学霸式的一言九鼎方向前进。
以上的4个特点是交互在一起的。由此而形成的学术上的自我孤立现象是非常突出的。
这4类现象迟早是要解决的。只有在普遍意义上结束了学术上的自我孤立现象后,我国的科研投入才会有大的成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