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来实验室已经两年多了,看着实验室的众多师弟师妹,感觉自己也到了师兄的份上啦~。仔细想想,这两年多的时间也算没有荒废,自认为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实验技能和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不得不感谢刚来实验室的时候带我做实验的师姐。虽然有人领进门,但我认为提升自己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别人教的只是实验技术,而更重要的是实验思维,这个一般人是教不了自己的,只有自己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日积月累才能轻车熟路。
对于在本科阶段没有真正接触到科研训练的研究生新生(大部分同学应该属于这种类型的),应该是对科研比较陌生,一是不懂多少实验技术,二是没有一个系统的实验思维。实验技术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当导师给定了研究课题后,需要用到哪些实验技术基本就可以了解了,在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很快就可以自己上手。而对于实验思维的形成,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实验思维是对一个实验课题,大点来说是对科研活动有个真正的了解。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为什么要做科研,做课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能对人类科学事业做点什么贡献,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做课题而做科研,为了毕业而做科研,那么混个毕业就可以了,以后的工作应该基本和科研无关,所以实验思维的养成就不必要了。
其次,养成了实验思维,对我们做课题,做科研有什么意义呢?有了一个系统的实验思维,就能很好的了解一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思路,最新进展,能知道该怎么样查阅资料,获取信息,追踪实验进展,并且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独到的见解,设计新的实验思路,寻找新课题。这些都是要自己来获取,不可能依靠别人来教的。
第三,实验思维的养成,就是要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而提升自己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大量的学术文献和专注。阅读图书对研究生来说不是难事,难是的外文文献的阅读。刚刚接触到外文文献,通常不知道该如何来获取上面的知识。我的经验是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要花大量的时间通读一些和自己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我所说的通读是精读,把一篇文章从头到尾的读懂,这当然要花很多时间。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并且一篇文章中有些东西是不需要仔细去读的,但这种观点只适用于一个已经熟悉科研的人。对于研究生新生,在即不懂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又不了解实验技术的前提下,就要仔细去读每一篇文献,并且要着重读背景知识和材料方法。读背景可以不断拓宽知识面,并且同一类的学术文献背景部分的写作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这样就能慢慢培养起自己的论文写作模式。而在读实验方法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接触到新的实验技术,通过查阅资料等各种方法把文献中的实验技术学会,至少懂得原理和所能解决的问题。同一领域的相关实验方法其实不是很多,通过不多的文献就能大概掌握目前通用的大多实验手段。对实验技术有了宏观的了解,在做自己的课题时,就能很轻松的入手,只需在实验操作步骤上下点功夫就可以把实验做的相当nice。
第四,当感觉通读文献已经没有很大的必要时,或者一看到题目和摘要就能大致知道这篇文章的研究思路时,说明实验思维已经开始慢慢形成了。这时就可以在读文献的方法上做些调整,只看对自己有用或感兴趣的部分即可。小范围的论文可能已经不能够满足需求,这时就可以扩大阅读论文的范围,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比较前沿的研究方向着重关注一下,增加自己知识的深度。
到了现在,基本已经告别了研究生新生阶段,自己可以很轻松的获取各种知识,并且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新的实验思路,做出比较创新的东西。
总结了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可能对很多人不太适用,不过还是很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好的效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