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连续参加中国和美国科研基金的评审,互相对比,感想很多。这里记一些要点。
1.申请的本子大部分都写的很好,看得出申请者都花了很多时间。很多人很有写作技巧,比如用图表来说明、重点的话用加重的字体等,让人读起来很舒服。但也有极个别人想投机取巧,比如不把以前的资助项目列上、列出很多刚投出去但不知道能否被发表的论文,这些“硬伤”一旦被抓住,就成为评委重点讨论的对象,给评委们一种突然看到一个小偷都要去抓的感觉。
2.总体来说,虽然申请书在文字上都写得很好,但原创性的研究还是不多,多数仍属于跟踪型,或属于换个地方再做一次。很少人试图在理论上做一些贡献。大部分研究没有假说,也就是说,属于回答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但没有试图在理论上做一些贡献(验证假说)。而美国的申请本子是必须有假说的,要求是“由假说驱动的研究”(Hypothesis-driven research)。
上述的问题对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感觉都存在。重点项目内容多一些、要钱多一些,但并不一定更有新意。
3. 评审基本上是公正的。虽然评审专家可能会存有私心、项目官员可能有自己的意向,但总体的评审气氛是严肃、科学、公正的。基金委官员们自上而下,看得出他们是要维护基金名声的,他们对于学术界认可基金委的一些王牌项目(比如杰出青年基金)是很自豪的。采取了很多很好的措施来遏制人性的弱点,比如1)增加评委的多样性(平衡不同地方、不同单位、学术界地位、男女等);2)增加海外的利益牵连极少的评委;3)明确利益冲突者(比如与申请者在同一单位、是师生关系等)要回避;4)评委的保密,不公布评委名单、评审中与外界隔绝等;5)评委投票的结果即为最终结果并当场宣布,避免幕后交易。
4. 给申请者(包括我自己)的建议:1)申请书的创新点是关键。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评审者要看很多申请,很疲惫,如果看到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申请(有新观点、想证明新理论、提出新方法等),一定会对这个本子刮目相看。2)过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SCI论文的发表,是申请的基础。一些评委看不懂不是自己领域的本子,怎么判断?就看过去的发表。所以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合理的经费分配环境下,项目和论文发表应该呈正相关、为正反馈。有些人拿不到经费,也发表很多论文,这些论文(个别不需经费也可以做研究的学科除外,比如理论数学等)可能都是低水平的重复。而有些人拿了很多经费,却没有很好的成果,那就不应该继续拿钱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