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一份工作比什么都重要(130428)
闵应骅
报道称: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之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光是2013年全国就招收博士生6.9万人,硕士生53.9万人。截至四月中旬,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尚不足三成。我记得,1958年大学生招生人数是10万零7千。而2002年毕业生达到140多万,2013年增至699万,增速远大于经济增长。有的研究生感叹道:“花了三年的时间读了研究生,找工作时没觉得比本科生有更大的优势,让我觉得挺困惑的,读研究生有用吗?”有的毕业生,家庭殷实一点的,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被人们称为啃老族。
可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动向影响社会稳定,当然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而从科技界来思考一些问题,我想对缓解这个问题也许会有帮助。其实这个问题,不但中国有,美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有。尤其是在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今天,更是如此。
在2010-2011年,美国公立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比10年前上涨42%,私立大学涨了31%(通货膨胀的因素除外)。毕业生欠着债,急于找工作。现在美国最高达到53%的大学毕业生失业。在美国,近年来,博士后急剧增加,就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先做博士后。学生把找到工作放在第一位,获取知识是第二位。而大学把知识、技能培养和社会经验放在第一位,毕业后的工作是第二位的。文凭给雇人单位提供的信息很少。雇人单位需要能帮它解决问题的人才。怎么平衡学生期望、大学优势和雇主的需要呢?这三者的平衡很有必要。
三者都很重要。学生希望找到一个工作,最好是一个理想的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离毕业还差一两年就开始考虑找工作。而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它不是培训班,也不是职业介绍所。它要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受益一辈子。这就是所谓人本主义。而用人单位,不管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他们需要马上能上手工作的人才,能帮它解决问题。请一个农民工到工地,马上就能干活。而请一个知识分子,能不能担当起单位希望他/她完成的工作,那还有待观察。知名大学出来的、学校表现突出的、社会经验多的,观察的时间也许会短一点,他们更容易受到青睐。
在北美,学计算机的学生愿意到Google,Microsoft, Facebook去实习(internship),而不愿意坐着听课。现实世界的课题比教室里、实验室里的课题更智能、更开放。而且,可以接触更多的人,而不是只由教师给个分数。对软件工程尤其是这样。今天的实习与20年前不同,可以涉猎关键性的工作,提高智商,并为后面找工作做铺垫。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要到公司做6次实习,耗时24个月,参与实际课题的开发,还能挣到部分学费;而美国大学一般36个月在课堂上,3-6个月实习。在北美,所谓intern,并不是由学校统一安排,一个老师带着几十个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去做一些很无所谓的工作,而是由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得到企业的允许才能去的,和上班一样,既能熟悉环境、熟悉工作,也能挣工资。尤其对于计算机、电子和电气工程的学生,接触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更能学到新鲜的知识,和同事们的共事,更能得到社会经验。如果实习期间表现好,公司就提前和你签约,工作也就找到了。
那末,大学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呢?大学究竟不能变成一个职业培训班。一些基础知识还是要在大学系统地学。譬如,搞图形图像的人,线性代数总得学吧!如果想到上市公司去当CFO,会计学总不能不懂吧!对于研究生,讨论班不可缺少。它带领你走向学术前沿,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进入各种科研课题,可以和实习起到几乎相同的效果。唯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互动。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研究,如何进行该项研究、要探索的是什么问题、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教师光要学生做试验、洗瓶子罐子,把他们当劳动力使唤,甚至为自己公司做劳力,不合适。从网络上看,这种现象还真有。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觉得,对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工资要求也不要太高。至于如何找合适的工作,且听下文分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