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学术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是科技传播交流和研究成果承载的主要载体,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表现。”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的今天,或许正是我国学术出版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期,电子化趋势势不可挡,借助信息通讯技术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模式,将可能成为一把打开学术强国之门的金钥匙。
文/通讯员南风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2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02万篇左右,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1年增加了22.3%,位次保持不变。但论文篇均被引用值(论文影响力的代表)却在6.51次,尚且没有达到世界平均值的10.60次,排在了世界第14位。
可以看到,数量激增的背后,“中国式论文”、“中国式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没有质的突破。而在2012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原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特别指出,目前,要改变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就要实现从“论文大国”到“学术强国”的转身,而从学术传播平台的角度考虑,学术期刊的出版就一定要跟上脚步,学术期刊出版的市场化和电子化将是必然趋势。
学术期刊出版“小散滥”
“一个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学术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是科技传播交流和研究成果承载的主要载体,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表现。”在刘经南看来,中国要成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成为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发展模式的强国,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有一批国际顶尖级的影响深远、引领科技前沿发展和战略方向的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机构。
但现实情况里,我国虽出版各类期刊9884种,学术类的期刊则有4926种,数量上已居世界第二,“但这4926种学术期刊却分布在2500多个期刊社和出版社里,相当地分散。”刘经南告诉记者,平均一家期刊出版社只经营一到两本刊物,这跟国外知名期刊出版社的发展路径几乎是背道而驰的。据统计,世界三大科技出版社之一荷兰的Elsevier共出版2000多种期刊,德国的Springer出版有1700多种期刊,美国的Willy旗下也经营着900多种期刊。“过于分散的现状,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期刊市场的行政垄断造成的,而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我国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效率低下,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现行的学术期刊管理体制的一大突出特征就是行政干涉下的条块分割、各自为阵,导致了大量期刊的低水平重复,无序竞争情况严重。“可以用‘小、散、滥’三个字来形容当今中国的学术期刊市场。”刘经南表示,比如一个领域内可能存在几种同类型的核心期刊,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缘故,各自单兵作战,不仅分割了有限的资源,各自能形成的竞争力也相当有限。”
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早已备受诟病。以审批制为例,科技期刊的创办必须经过层层审核和审批,这本身就及大地束缚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实际上,随着科技和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呈现出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审批制直接导致了大量宝贵的资源留在了固有的体系内,得不到合理和有效的使用。
而在行政庇佑下,也容易带来的思维僵化、墨守成规,而一些期刊出版社还浑然不知其危机,继续固步自封、不求上进。“只要行政补贴存在,它们总有生存的空间。”一位业内专家亦表示。
市场化是必然趋势
“根本的做法是‘断奶’,取消一切形式的行政保护,单位保护和地方、行业保护,由社会效益来决定其生存,由市场法则来决定其优胜劣汰。这也是让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回归学术,避免过多的和部门利益、升迁挂钩,纯洁社会学术风气的一条正道。”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刘经南如此说道。
国际上的优秀期刊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采用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而且没有当地政府的任何补贴。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实现大浪淘沙,通过规模化运营来提升质量并降低成本,这样才能催生出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机构来。
近两年,国家层面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在2012年10月,国家出新闻版署发表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其中提出了“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编辑部均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的明确改革方案和相应实施办法,包括高等院校学报也并入出版企业的步骤。“我认为这是对当前学术报刊业‘小散滥’结构性弊端有效的解决办法。”刘经南说道:“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之下,再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就可能初步形成一个‘学术出版强国’的基本路径。”
电子出版平台与开放获取
学术期刊管理的去行政化之外,期刊电子化也是目前重要的发展趋势。
而刘经南口中的这种“互联网传播技术”高速发展到今天,新媒体不断压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媒体行业的整体转型早已波及到学术期刊出版业。
新媒体的优势当然是不言自明的。除了更低廉的成本和更简洁的运营,值得一提的就是它更快的传播速率和更广的覆盖面。“我曾经听过一种统计数字,据说国际上平均一篇纸质的文章在一个学术周期(30-40年内)中,只能被7个人读到,包括作者本人和作者的母亲,可见传统的纸质出版方式对学术思想自由传播的束缚。”刘经南告诉记者:“科技的进步必须是在分享和交流上建立起来的,电子出版平台包括网络、移动终端等媒介的结合,就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更让人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出版的优势使得开放获取[1]成为可能,在史无前例地扩大学术传播的同时,更有可能彻底颠覆现有期刊的办刊和盈利模式。2012年1月以来,长达半年之久的联合抵制爱思唯尔事件足以证明学术界对于传统期刊运营模式的不满。“获取知识的代价过高,科学家给期出版刊社审稿都是义务的,为何期刊出版社还要向作者和读者双向收费?”有学者如此表达抗议。
在采访中,刘经南对电子化的开放读取式学术期刊表现出了极大的期望。他认为,这种开放、读者免费和作者付费(通过其科研项目)的互联网期刊,成本低、传播快,对作者和读者两方面都大有裨益。“特别有利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开始发展传播时的需要。在我国,尔湾文化旗下的英文电子学术期刊出版平台是做得最好的,据说也是亚洲最大的开放获取英文期刊出版平台,该平台共有300多种科学、技术和医学方面的英文电子学术期刊。他们没有政府的任何补贴,稿件90%来自中国以外,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学者投稿居多。
在开放获取上可能做到弯道超车
可以说,开放获取是在学术期刊市场化和电子化的大趋势下衍生出来的出版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学术期刊出版中的另一支劲旅。据悉,英国政府已经计划拨出5000万—6000万英磅专款来资助开放获取式出版。有专家认为,这一政策或将会引起涟漪效应和链式改革,各界对于传统学术出版的思考也将进一步深化。
加拿大电子健康创新研究中心的巩特尔·艾森巴仕认为“开放获取式期刊”的三点优势是方便引用、用户多元和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更多资源。对中国来说,开放获取模式的兴起则有更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术期刊在国际上没有什么话语权,谈不上什么国际影响力,归根结底就是市场化还没普及起来、办刊过程中行政的介入太多。开放获取是在市场化运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子化的快速传播平台,快速提升其影响力的一种模式,甚至可以在其基础之上衍生出自主的品牌检索体系。”刘经南说道。
将开放获取的电子期刊出版概念最早引入中国的学者之一、尔湾文化传播的创始人周怀北博士认为,开放获取的兴起,给了中国学术出版业的后发优势。世界学术论文水平的评价标准目前是欧美垄断,基于互联网的学术出版将打破这种垄断。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沟通与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商业和贸易的方式,现在正在改变学术出版的方式。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的民众、学界、政府逐渐取得共识,中国的学术期刊出版要走市场化和电子化的道路。中国基于互联网的学术出版业的崛起将是中国文化崛起的一部分,这种崛起如同中国制造的崛起一样势不可挡,周怀北对此充满信心地说道。
当然,也有学者对开放获取式期刊的学术论文质量表示质疑。对此,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教授科特·赖斯认为,市场永远是最好的试金石:“网络媒体的传播、大众的监督都会为学术透明化、规范化和合理化营造生长环境。”
如果说在市场化上我国曾经落于人后,那么在互联网不断深入生活、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的如今,或许正是我国学术出版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期,电子化趋势势不可挡,而借助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平台鹊起的开放获取模式,将成为一把可能打开学术强国之门的金钥匙。
[1]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是指通过新的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通过网络等平台获取各类文献,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
推荐OA图书馆:http://www.oalib.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