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接连收到据稿,意味着过去几年的工作依然不能在领域内较好的期刊上有所突破,虽然自认为自己的水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看来终于还是没有跟不上整个学术界前进的脚步。很多时候,想想自己的研究方向,真是日薄西山,而自己又选择了老的研究内容希望能有新发现解决课题面临的瓶颈。在前阵子的投稿中,不止一次收到研究内容感兴趣的读者较少的据稿,当然最本质的问题可能是自己的工作还不到位吧。在基金申请上,我多次和同事们说,我们要往前看往前走,在这个领域不管什么研究内容申请手法只能用一次,实际上我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次该用什么方法能申请到基金。虽然我的基金名义上的启动时间还没到,但是时间很快,而且我得思考如何借助现有的基金转到下一次比较有希望的研究内容上,这也决定了现有基金基本任务完成后的侧重点在何方。
文章,每一篇都有不少审稿意见了,不少东西一开始就知道不足在哪里,但是当时没有条件改进,如今有条件了,但是基本上也不能做了,毕竟不断有新的想法得去尝试。所以以后的实验中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思考得更深入些、想到更充分些、做得更多一些。如今没有好文章,考虑到学院年轻人的现状,省厅级的人才项目两三年之内基本上没有指望了。既然没有质量,只能追求数量了,目前在职称上按现有政策文章数量翻倍,虽然难但是还是有可能,还能努力一下,不过中国的政策向来多变的,学校已经成立修改职称政策的领导小组了,会是什么样的新政策,实在不好说。但是只要盯着领导所在团队的竞争者,准备好不亚于他们的条件,终究会有希望。
如今水平的进步,大家更为重视SCI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过就自己观察,对于大老板级别的,可能质量更为重要;但是对于年轻人,似乎数量还是更为重要。竞争什么,数量是基本条件,有了数量,你才有资格参与竞争;而质量则决定着你竞争力的大小。和我同一年进来的两个师兄,为我演绎了文章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两个师兄,当时分别是两个副校长的弟子,同一年拿到了优博提名。师兄A追求文章质量,博士期间在领域内主流期刊发出三四篇文章,工作后出国进入大牛实验室跟了一小牛,三四年的努力发了一自然子刊、两三主流期刊;期间博导入选院士,升为校长。理论上来说可能A师兄以后的道路比较好,但是A师兄回国博导虽有心帮忙运作成特聘,但是文章质量高经历好又如何,文章数量实在太少,还是以讲师资格参评副高吧。师兄B,博士期间即文章数量近二十,工作后同样去日本较不知名实验室一年,但是当年拿到了青年基金,文章众多又破格了副高;在日本时间虽然短没有学会发高水平文章的能力,但是在主流快报类期刊一年灌水三五篇的能力还是有的。虽然博导到龄退位,但是自己文章多面上基金又到手,低级人才项目全部拿下;一不小心又拿到优秀青年基金,国家层面的人才项目要么已到手,未到手的在学校层面也是有力竞争者。如此一来,两个师兄的发展差距估计是五七年的差距了;而且可以想象,随着资源差距的拉大,二人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当然,实际上二者的道路都不适合我,我必须根据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自己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
很早就得到消息,但是这两天终于确认,以后的基金两次不中停一年。虽然很多政策确实是合理的,比如基金要给出上一个基金的成果清单又比如两年不中停一年的政策,但是对于自己这种新人来说,意味着压力更大了。今年关注过我所在基金口的申报情况,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个位数的人能在青年基金后及时跟上面上基金。以后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很长时间没有基金了。尤其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已然不是主流,以后如何能不断拿到基金确实是个难题。虽然如今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施好手头上的基金,正如我们楼上学者说的,没拿到基金,难过;拿到了基金,也难受。不过依然得持续关注基金的发展东西,思考自己以后能申请的基金内容,这决定了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合理的将后续工作考虑进来,做好相应的预研工作准备好必要的基础。搞科研,真是一项累人的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