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肖显静)
有人认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改变,需要科学的转向。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科学应用就是自然规律的贯彻,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不会造成环境问题的,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建设生态文明不需要科学的转向,只要人们不滥用科学就行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非仅仅是人类滥用科学的结果
环境问题上的“滥用科学论”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因为,在一些情况下,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的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广泛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作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利用科学原理生产出来的许多产品如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就是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科学的“非自然性”是科学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人们普遍地把科学当成“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的认识。这种说法没有错。可问题是,科学是否就是对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自然规律”的认识呢?完全否定这一点是绝对的,不过,完全肯定这一点,与科学历史发展以及科学认识具体过程的展现相背。
当我们面对自然对象时,我们会为自然的隐秘、庞杂所迷惑。为了能够有效地获得对对象的认识,近现代科学基于机械论自然观,采取简单性原则、因果决定性原则、还原性原则、祛魅性原则,对自然加以简化、规律化、还原化,以获得相应的理想化的、简单化的、规则化了的认识。
不仅如此,近现代科学还将实验方法和数学演绎方法应用于对象的研究中。实验方法的运用就是力图在纯化和简化、加速和延缓、强化和模拟自然对象,甚至有时是人工对象的情况下,获得对这些对象的认识的。此时所获得的很多实验现象已经不是自然界中对象原有的,而是实验者利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人工实验对象施加一定的作用产生的。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祛除了“自然物”的“自然性”,实现了“现象的制造”。
进一步地,以描述和解释实验事实为已任的科学理论,追随的不是“自然”,而是“非自然性”的实验事实,是对实验室中所构建的实验室世界——理想化并规则化了的人工世界的理想化的表征,获得的是“人工自然规律”而非本来意义上的“自然规律”。
这种“人工自然规律”具有标准化、逻辑化和数学的演绎性,呈现出高度的规律性,为工业文明建立奠定认识基础。可以这么说,工业文明建设就是针对具体化的工业生产环境,参照实验科学的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过程,制造设备、设计工艺流程、进行相关作用,使得在实验室特殊环境下发生的实验过程和科学原理,能够在生产车间里发生并完成。如果没有科学的“非自然性”,与科学相对应的技术转化就不能够规范化、确定化和标准化,程式化的工业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工业文明就不能诞生和发展。科学是与工业生产及其工业文明相对应的,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及其推进奠定了认识基础和实践指南。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事实上,非自然性科学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化,使得工业文明生产过程对自然的改造机械化,简化、分离、还原了自然,割裂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以机械化的方式规制了自然;非自然性科学对认识对象的建构,使得工业文明生产和使用人工物的过程对自然的改造标准化、规则化和齐一化,并以标准化、规则化以及齐一化的方式预置、促逼、摆置着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性”的科学应用所展现的“科学规律”更多时候是“人工自然规律”而非“自然规律”,导致了科学应用过程所发生的过程绝大多数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所生产的物品也几乎不是自然界中原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界的“第三者”或“异质性”的存在,与自然界中的“自然规律”以及生态平衡相违背。这应该是科学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和本质方面的原因。
三、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科学的“自然回归”
为了减少非自然性的科学应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个必要的措施是对这样的科学进行反思,将科学从它的“非自然性”中走出来,回归自然,以大自然为研究对象,大力发展直接面对自然的科学——“真正的自然科学(real nature science)”,如农学、林学、海洋学、大气学等,真正做到向外在自然学习,发现外在自然的特征,并按此办事,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首先,要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更多地研究自然的复杂性、自然的有机整体性、自然的非决定性、自然的内在关联等。在此基础上,扩展认识对象,在以往分门别类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对复杂系统和巨系统进行研究,以获得对自然系统的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使我们的认识符合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可以说,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的建立及其发展就是向这一方向努力的结果,这为人类正确地改造自然奠定了认识基础。
第二,要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现代主流科学,即非自然性科学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在干涉自然的基础上获得对人工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改造的,而博物学传统则尊重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不会以实验方法对自然强行干涉,以数学方法对自然强行规定,如此它就能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这种认识是直接关于自然界的,因此也更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贴近地认识自然和保护环境。由此来看,复兴博物学传统应该是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所应该遵守的。
第三,让科学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科学的应用是符合科学原理或科学规律的,也是有效的,但其有效性主要不在于科学获得了普遍性的自然规律并且将这样的规律在每一个地方展现,而在于它已经舍弃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有机整体性、非决定性,舍弃了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物种的地方独特性,按照非自然性的科学认识对其加以改造,使其尽可能符合相应的科学过程实现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可以说,环境破坏实质就是人类将环境作为科学的“试验场”产生的,是让环境适应科学而不是将科学适应环境的结果。
如对于本地水稻,采取的是更粗放的耕作,消耗更少的养分,更难遭受病虫害,但是,它的产量更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培育出了高产的新的水稻品种,但其需要消耗更多的养分,也更易遭受病虫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高产,就需要我们“科学种田”,采取更集约的耕作方式,更大量地施用化肥和农药。不过,这样一来,人类的目的实现了,对环境的影响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自然被简化为单纯地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由此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实质就是人类将环境作为科学的“试验场”产生的,是让环境适应科学而不是将科学适应环境的结果。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之时,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复杂性,明了科学应用对环境的影响,改进并发展科学,使之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以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
第四,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每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是不一样的,其特征也不一样,一个普遍有效的生态学规律是不存在的。如此,就需要科学直接面对地方生态环境,以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地方性知识虽然具有朴素的经验特征,甚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由于这是当地世世代代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通过直接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获得的,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错,具有地域性、整体性、授权性、实用性等特点,因而能够更多地与当地环境相契合,在达到实践有效性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这样一来,科学就应该更加重视并挖掘这些地方性的生态知识,与它们相结合,大力发展民族生态学、生态人类学,以获得多样化的、契合当地环境的科学认识。
第五,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科学的非自然性表明,在实验室中被证明为正确的科学认识并不表明它相对于自然世界是正确的,更不表明它的应用就是合理的,而只是表明如果按照实验室的条件,应用这样的科学将可能得到相应的结果。既然如此,某项科学成果是否应该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应该看这样的应用是否影响到环境,以及会给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更多地与自然相符合同时又更少造成环境破坏,应该成为未来科学努力的方向,应该成为科学真理性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般来说,与自然更多符合的科学,造成的环境破坏将会越少,相对于自然的真理性就越强。从真理性与环境问题的关联看,自然应该是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第六,将公众作为被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者。众所周知,传统科学的目标是研究所谓的“自然规律”——一种排除了人的涉入的自然规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公众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公众的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公众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公众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公众在自然中的位置,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不仅如此,作为科学应用的实践者和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的公众,有时对环境问题的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或者可以作为直接的认识者进入到相关对象的认识中,或者其认识可以而且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
这样一来,回归自然的科学就不应作为科学家的特权,公众也不应作为“门外汉”被拒之门外,公众已经作为被研究者和研究者,成为这种科学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之,保护地球是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的自然回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