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和长寿是人人都期盼的。给年轻人过生日的时候,我们的祝福语关键词大多为“聪明”、“健康”;给年长者祝寿的时候,我们的祝福语关键词大多为“健康长寿”。有意无意之间似乎还将健康看成了长寿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保证健康,中国很早的养生也说到“七分饱三分寒”。因此,限制热量摄入有助长寿的观点很快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少研究也的确证明了低热量饮食有助于预防与年龄相关的心脏功能的不利变化。
自1934年以来,多项研究证明,大鼠、小鼠、酵母、果蝇 、圆蠕虫的喂食减少10%到 40%的卡路里,实验动物比同龄长寿约 30%,某些研究中增寿可长达2倍。此研究结果催生了一大群信仰者,正如2005年的一本书《长寿饮食》所承诺的,通过低热饮食可以健康长寿。限制卡路里 (CR) 饮食的社团成员达5000多人。该研究还促使像宝洁公司和如新企业去开发模仿热量限制效果的药品。
恒河猴(Rhesus monkey)作为高级实验动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全球人类医学的研究方面显得十分重要。20多年前,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通过控制了两组恒河猴(平均寿命约27年)的热量摄入来验证节食、健康、长寿之间的关系。
2009年,威斯康星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报道,通过控制猴子饮食,其癌症和心脏疾病患病风险减小了。并说明,对于许多物种来说,低于正常饮食10%-40%的热量摄入不仅延长寿命,而且也提高代谢指标,比如胰岛素敏感性,与年龄相关疾病的推迟,如癌症和心脏病。
最近(2012年8月30日)的Nature在线版上,美国老年研究所(NIA,马里兰)公布了新近的研究结果,推翻了3年前的认识。总体上,在实验室的猴子的寿命比野外要长,节食的猴子血液中甘油三酯(影响心血管疾患的风险)也比较低。但是在分析长寿状况中却发现,节食处理的猴子没有表现出比对照组猴子更长寿的迹象。也就是说,限制热量摄入,虽然能促进猴子的健康,但是却无法延长它们的寿命。
进一步分析发现,两个实验中猴子的饮食是有差异的。马里兰州实验的猴子食用了更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包括许多复杂的植物混合物,而威斯康星州实验的猴子则吃了更多精制糖加工的食品。在威斯康星州实验对照组的猴子也吃得比马里兰州实验对照组的多。两个实验中猴子的遗传多样性也可能不一样。马里兰州组遗传性更多样化,包括印度和中国的猴子,而所有的威斯康星州猴子都来自印度。因此这两个实验的可比性可能有一些问题。
如果这个结果能推广到人类的话(我怀疑这点儿),节食有助于身体健康,但不一定会让你活得更长,本文不想就此问题展开。引申的问题,留给各位了,我更愿意在评论中进行详细讨论,这里只简单说说我的想法。
根据我的认识来看,节食是人类的一种主动行为,是需要意志力的,因此,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猴子的主动节食行为。要让动物进行有规律饮食,更是不可能。动物所生存的野外条件其实是比较恶劣的,难于丰衣足食,也难于饮食做到定时定量,所以许多动物在有吃的东西和条件的时候会尽量饱餐一顿,而缺乏这种条件的时候只好忍受挨饿的煎熬。显然,饥饿与节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饥饿对身体是有害的,这对动物来说是一种被动状态。所以在本文所讨论的研究中,实验室生活的猴子其寿命比野外长,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猴子本来就没有的行为,比如节食,能否诱导出长寿的能力?这在进化生物学上是难于找到根据的。用这样没有理论根据的实验手段,想验证更深层次的问题,甚至想探讨人类长寿的问题,更是天方夜谭!我们从这个实验只看到一个简单的问题得到了验证,有规律的生活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至于一些小型动物节食会增加寿命的问题,我觉得也是不难理解的。比如上述所列的大鼠、小鼠、酵母、果蝇、圆蠕虫等这些小型动物,由于要应对未来可能无法找到食物的风险,培养了一种在有食物的条件下“过饱”的能力——可以合理猜测的是,这种过饱状态对身体也是有害的,只是为了应对饥饿的一种权宜之计,并非最佳状态。对于短寿的低等生物来说,由于生命周期短,健康的身体就意味着长寿。因此在人为控制饮食条件下,这些动物的身体会更好,寿命会延长。
【参考文献】
[1]Mixed results for dieting monkeys (doi:10.1038/nature11484)
[2]Calorie restriction falters in the long run (Nature, 2012,v488:569)
[3]Impact of caloric restriction on health and survival in rhesus mo nk ey s from t he NIA study (doi:10.1038/nature11432)
[4]Caloric Restriction Delays Disease Onset and Mortality in Rhesus Monkeys(doi:10.1126/science.1173635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