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aip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aipi

博文

“南科大转正”——寄托着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已有 5029 次阅读 2012-4-27 14: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朱清时, 南科大, 腾讯新闻, 刘路, 陈志坚

  “南科大转正”的消息第一时间有腾讯新闻弹出,我便迅速的打开该条消息浏览,后来打开科学网也看到了该消息,那一刻说实话,心里还是蛮高兴,因为我一直在关注着南科大的发展,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在读研究生。
   也许,是在两年前,我知道了南科大,具体是什么把它介绍给我,此刻有些模糊,也许是朱清时校长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的新闻,也许是南科大首次进行自主招生的新闻等,我不知道是哪个,因为每一条都很有震撼力。从那一刻起,我默默的关注南科大的发展,期待它有着美好的明天。
   还记得两年前的那40个南科大——学生拒绝参加高考,是一件一时轰动社会的大事,是在颠覆中国由来已久的人才选拔制度。社会上声称他们是教育改革的“实验小白鼠”,但是我觉得他们是好样的,如果我也在那个时期,我也会选择走进南科大,选择一个发展自我的环境。现在有多少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的爱好,有多少孩子能够知道自己的特长,而又有多少人是在为自己的兴趣而读书,也许真的很少,而我自己都不确定是否自己找到了兴趣,但是我肯定的是在位生活而读书。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制度确实需要改革,人才选拔机制更要改革,因为我不是权威的专家,所以在此也不敢妄加评论中国的教育制度,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的人和了解到的事实来浅谈一下看法:
    首先,从我自己而言,我是来自人口大省和考生大省,但是教育资源小省,因为偌大的一个省,中国文明的发源地连一所像样的大学都没有,在我考学的那个年代,全省考生一百多万,而全国各个高校给的全部招生名额只有五十多万,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也就是说再怎么努力,还是会有一半的人没有书读,更别提住在偏远山村的孩子,很多选择了辍学(因为我的小学同学上大学的只有3/23个人),而每年的分数线更是高的很,一本线在580分以上,二本530左右,就连三本还400多分,想上清华、北大,没有680左右,只能望洋兴叹,哎,悲催!不过现在情况好了些,招生可以达到70%以上,好大学的计划名额多了那么几个,我还是很知足的。
    其次,谈学习兴趣,为兴趣而读书,最近很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中南大学——刘璐,“西塔潘猜想”的证明者,国内最年轻的教授,目前正在参评“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http://stu.people.com.cn/GB/241217/17678755.html,以及之前获得全球影响力人物等,他的成功很大程度来源于兴趣,没有兴趣他会去看那难懂的数学公式,没有兴趣,他会去泡图书馆看外文的数学书等,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在大学早已经不是陪养学生兴趣的地方,而是“产品加工厂”毕业证书就是合格证,但是是否真正合格,那就需要到社会中进行检验,也是我们国家出不了大师的缘由!
    最后,我们来看一则报道:华人学者陈志坚获美国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2890.shtm这是陈志坚继获得2005年度美国海克曼(Norman Hackerman)化学奖、2007年度美国德克萨斯医学、工程和科学院颁发的德克萨斯研究最高奖——杜奈尔(Edith and Peter O Donell)奖之后,再次获得美国科学界大奖。该奖自从1962年以来,共发给60名科学家。其中14名获得诺贝尔奖。
    陈志坚198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1986年又考取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博士,5年后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从1997年起,陈志坚在美国拥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先后担任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2005年,陈志坚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该研究所是一家为全美最优秀的生命科学家提供资助的富有卓越声望的非盈利型研究机构,聚集了美国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最活跃、最富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研究力量。目前该研究所的研究员中,有15位获得诺贝尔奖,有140多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此新闻发表后,第一时间看到科学网的博友评论“要是在中国连工作都找不到,还能拿大奖,是因为他的母校——福建师范大学,不是985、211”,也许这是一句玩笑,但这也是事实,是中国招聘人才制度的趋向,若没有好的教育背景,确实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从以上几点分析,觉得教育改革试点“南科大”是必须的,是中国强国的需要,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希望南科大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南科加油!
援引“南科大教授张贤科赋诗庆祝学校获教育部批准建立”一首诗:
                                      南科去筹颂

张贤科

南风薰暖又一春,

科苑缤纷播庆云。

去却乍暖还寒意,

筹举盛世经纶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6001-564233.html

上一篇:反对和制止学术不端应该从各个方面同步进行!!!
下一篇:恐龙放屁或曾导致全球变暖
收藏 IP: 211.83.105.*| 热度|

3 张伟 戴德昌 刘晓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