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邱林先生的一篇文章:粮食棉花危机击中了中国人的软肋。据文章介绍:“短短十多年时间,曾经令中国人引以为傲、以储量或产量丰富著称的粮食、棉花、大豆以及铁矿石、石油、木材等商品,居然也登上了中国大宗商品的净进口名单。” “今年3月中国粮食进口量达到164万吨,是一年前的6倍,较2月份增加50%。今年1月至2月的中国玉米进口总量为126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00倍。中国约占全球玉米消费的20%,仅占全球玉米贸易的4%,但玉米购买量的突然增加令全球市场严重吃紧。”
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稳、一日三餐的大事。我们60代以前的人几乎都经历过粮食紧张时期,知道没粮吃是什么滋味。老一辈农业工作者曾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战天斗地、兴修水利,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科技战线也出现了像赵洪璋、李振声、袁隆平等一大批具有杰出贡献的牛人,选育的品种是我们的粮食产量不断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丰衣足食,经济飞速发展,全凭没有粮食问题的后顾之忧。但是,看了邱林先生的文章,我却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粮食安全担心。
我本人就是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具体的说就是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以前在科研单位,现在在高校,但还是以科研为主,也很少上课,就是指导几个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所以也有时间搞育种和去农村调查。
农村的问题实际上早已出现,村里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年轻人不管男女,都外出挣钱去了。老乡说种粮食不赚钱,都是一种一收,没人管;在外面随便干个啥一天也50、100的挣。结果可想而知,庄稼没人管怎么能有好收成呢?
学校的情况近年来也日渐突出。不管是博士生、硕士生、还是本科生,愿意下地搞育种的人很少,都愿意在实验室做文章。有一年我招了两个硕士生,学生很聪明,也勤快,我想让他们学育种,硕士、博士连着上,因为育种工作是一个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需要训练出“伯乐”的眼力,来看出品种的神气。但当我表明了我的意思后,两个学生先后提出要去其它地方做试验。还有一次,我看上一个年轻人,想让他和我一起搞育种,他只是笑了笑。冷静的想一下,学生没错、年轻职工也没错。学生要毕业,要找工作,要有科研业绩,而业绩主要以论文体现,所以他们需要短平快作业;年轻职工尚属奋斗时期,学校考核以近三年的业绩为限,三年选个品种非常难,但写几篇文章还比较容易,更何况一篇SCI比一个品种的效果好的多,发表3篇SCI就可以评教授,但选三个省审品种也不一定能评上教授。难怪没有人愿意学育种。但认真想一下,“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拯救一个民族”,一篇论文如果不付诸实践能有多大作用呢?长此以往,谁来做育种呢?未来的袁隆平在哪里呢?我们的粮食又在哪里呢?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