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我决定去滑冰,是因为在今年春节期间闲来无事的时候,曾到冰场租冰刀重新感受了一下滑冰,觉得这项运动似乎还可以玩一玩。
滑冰本是我们东北这旮的大学体育课的冬季必修科目,所以我在20多年前上大学时算是学过,并在课上练过几次。记得当年我们是先在11月上了4周的旱冰课,然后到12月能浇冰场的时候再上4周冰上课的。想当年的旱冰课很有戏剧性。第一次旱冰课,我绑上了“汽车轱辘”式的旱冰鞋就几乎不敢动弹,在扶着篮球场的边慢慢移动中熬过了2节课。第二次旱冰课,豁出去了!我不管三七二十几地开始运动,结果是半圈摔一个跟头,课后发现裤子都被摔坏了。。。。。。以如此代价,不学会滑旱冰简直没有天理!!!果然,在第三次上旱冰课时,我发现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旱冰的基本动作要领,可以滑走不摔倒了。随后的冰上课,我又跌了N跤之后,总算能“走两步儿”了,除了压步转弯没练好,别的算是马马虎虎能过关了,所以最后期末考试(按照老师的指令滑行一圈)也得到了合格的成绩。不过,此后的很多年,就基本没再滑过冰。
如今再次穿上冰刀鞋,发现感觉和20年前大不一样了。记得当年的冰刀鞋都是单鞋,穿在脚上很冷,而且当时那种速滑刀的鞋帮很低,站在冰面上脚腕掰得很疼,如果姿势不对,感觉相当痛苦。这次去冰场旁边的库房租冰刀鞋,发现如今的冰刀鞋种类很多,鞋帮更高了些,而且是保暖的(虽然还和棉鞋比不了),舒适度好多了,所以站在冰面上不再那么难受了。租了一双速滑冰刀鞋,穿好了到场上慢慢地挪了几圈,感觉还可以,其间脑子里又反复回忆当年的体育老师(他的长相和表情酷似当年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中的速水大造教练)讲过的动作要领,找回了一点儿感觉。
春节过后的大年初八,淘宝网店年后纷纷开业,俺就迫不及待地联系了一家哈尔滨的网店,想买一双冰刀鞋,并迅速成交,中午时分亲自到接头地点提货。当天下午,我拎着这双属于自己的冰刀鞋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冰场,开始滑冰。因为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用的都是速滑刀,完全不知冰球刀和花样刀为何物,为了保险起见,这次我还是买了一付黑龙牌的速滑刀。不过到冰场上偷眼观察,发现其实大部分练习滑冰的人都穿冰球刀,只有很少的人穿着速滑刀在用比较规范的动作在那些慢慢移动的新手身旁飞快地掠过。当天我蹬上自己的速滑刀,却以比人家穿冰球刀更慢的速度挪动了几圈(平均每圈耗时约4-5分钟!),又找了找感觉——包括摔倒的感觉。
在随后的几周里,去冰场滑冰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情。最初几天是下午午睡醒来后去冰场,这个时段的冰场上人比较多,拜他们的冰球刀所赐,冰面上的刀痕很多也很深,滑行的感觉不好,有要担心撞人或被人撞。后来,我发现冰场是每天早上9点左右浇完的,那个时段基本没啥人,冰场上空荡荡的,不必担心撞人或者被撞,所以我就把滑冰时间改在了上午9点左右。这时候的场景比较滑稽,经常是半截子水车在外道慢慢地浇冰,我在里道以更慢的速度滑行。等水车离开冰场几分钟后,我会到外道最平整的时候去滑几圈。日子这样一天天地过去,我的滑冰技术似乎有所恢复或提高,但速度却总是提不起来,没有一分多钟无论如何也滑不完一圈。唯一长进点儿的,就是每天滑行的圈数有所增加,从最初的不到10圈,发展到现在的近20圈。。。。。。
随着天气一天天的转暖,冰面的状况在在变差。今天早上,我在进场换鞋的时候遇到一个每天都第二个进冰场的“老冰油子”,看着因为昨天升温而导致突然多起来的“小冰山”(冰面上的凸起),他说去年滑到2月15日冰场就不能再滑了,看来今年的滑冰季节也快结束了。果然进场滑行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冰面突然变得非常的“硌脚”,冰刀压在那些凸起上的感觉很不爽,也听到了陆续进场的其他冰油子们抱怨提不起速度了。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水车方才浇上的水已经不大容易上冻了,毫无疑问,这冰场马上就要Hold不住了。此时此刻,我也在问自己,花了近一个月培养的这点儿爱好,到今年的冬天还能Hold住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