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教育在于帮助人更好地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教育者无非是用其所学,发挥其才智,利用各种条件,塑造受教育者的心灵和提高其能力。在今日唯分数而论的教育体制下,教师所看重的往往不是学生心灵的成长,而是分数是否提高。心灵的成长是一个隐性的动态过程,是难以量化的。分数是显性的动态过程,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易于看到的。所以,在一些学校老师的眼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才是个宝,后进生就是个“拖后腿”的。为了不影响优秀生的发展,当然理所当然来个区别对待。因而成绩好的在课室里考,不好的你就只能在门外好好地接受冷风的洗礼。无疑这是有悖教育精神的,对学生心灵的成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学生会体会到了一个不平等对待。
一个可以忍心置学生于冷风中的老师,学生会对其产生多大的好感?进而想之,倘若各个老师都是如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是怎么样?会是高尚的灵魂工程师吗?
从父母角度来看,当得知孩子在学校受到这种对待,心理会好受?每一个人生来就有所不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不同。这在教育上同样很明显,有些学生接受新事物很快,有些就是很慢。前者往往脱颖而出,成为所谓的优秀生,而后者就是老师眼中的后进生。也许,没有哪个老师比父母更了解孩子的天性和资质。在父母眼中即使孩子资质再差,也是自个小孩,都希望他能通过勤奋补拙,能在学校接受一个很好的教育。一个很好的教育就在于学习和心灵双重成长。如果教师的行为给小孩的成长留下负面的阴影,那么这不会是家长所希望看到的。从这层意义来看,任何这样不合理对待学生都是不可取的。
在教育领域有些有志者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理念。本人认为这个理念有其合理的地方在于传达了要平等对待学生的理念,强调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目前的教育大环境和学生资质水平的不同。但不管怎么样,作为教育者,面对不论是什么水平的学生,什么品性的学生,都应该平等对待。这是对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人格的尊重和对教育精神的真正彰显。
(图片来自《中国日报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