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isman

博文

地壳的属性3—全球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

已有 5408 次阅读 2011-9-23 01:1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全球, center, 地壳, 属性, 震源深度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壳的属性3—全球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

 

地 壳 的 属 性

3)全球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

 

Seisman

 

1资料的选取与分析方法

全球ANSS地震目录自2004年起不再有所谓“33km”的模糊深度。本文共选取200420119224.0级以上地震事件104,234个。

基本分析方法如下:

① 将地震分为4级以上、5级以上、6级以上三大类。

② 震源深度着重围绕地壳厚度分层,分别为0km以下、15km以下、20km以下、25km以下、30km以下、35km以下、50km以下和80km以下等8个档次,分别见图1~图3。图中蓝色为起始深度至150km的地震,绿色为150300km深度的地震,红色为深度在300km以上的地震。

③ 为便于比较,每一大类的分图从18分左右两列排列。3张图的深度层位互相对应,便于类间的对比。

④ 为突出地震分布的效果,图中只以4大洋的地名标注,学者们一看就知道哪儿是哪儿。中国的国界没有画周全,只是便于读者知道中国大致在哪儿。

 

2)全球震源深度分布的基本特征

由图1~图3可见,全球震源深度分布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3大类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总的来看,深度在50km以下的分布是基本一致的,差异主要在壳内。

4级以上地震和5级以上地震在深度15km以内基本符合所谓5大地震带的分布,可是在15km以下就只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了。而且,6级以上地震的分布,压根儿就不存在所谓的5大地震带。由此可见,所谓5大地震带的划分,实在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③ 地壳厚度在35km以下的地方,除了若干个深源地震区外,深度15km以下没有5级以上地震,20km以下5级以下的地震也极少了。

④ 世界上地壳最厚的青藏高原,除了沿喜马拉雅山脉的地震活动外,在50km以下没有了4级以上地震,35km以下没有了5级以上地震,20km以下没有了6级以上地震。

⑤ 由是观之,所谓壳内地震,大多数集中在上地壳内,除了深源地震区的影响范围外,其他地方,由下地壳往下的地震活动是较为罕见的。

⑥ 对于这些深源地震活动区,作者定义了24个地震地幔柱。这些地震地幔柱犹如人体的穴位,控制了全球80%的活火山和90%以上的壳内强震。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则是沟通这些穴位的经络。这条经脉,或许可以解开地震与火山的活动之谜。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ANSS地震目录,谨此致谢。

2011.9.23 初稿)

 

 

 

1  4级以上全球地震的深度分布

 

 

 

2  5级以上全球地震的深度分布

 

 

 

3  6级以上全球地震的深度分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489392.html

上一篇:地壳的属性2—以中国及邻区为例
下一篇:地壳的属性4—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的解释
收藏 IP: 123.68.95.*|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