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estrian9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destrian99

博文

不屈的微笑

已有 8266 次阅读 2011-8-7 22:1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在何先生的众多照片当中,觉得这张照片最能体现何先生不屈的精神,本博文题目的由来)
  怀着对科学家的敬仰,闲暇时喜欢收听、观看、收集有关科学大家事迹,这种嗜好应当始于中学时代。记得中学某课堂上,一位老师讲了一则小故事:某年(语焉不详),一中国科学代表团应邀访问日本(应当是的),在飞往东瀛的班机上,一位科学家,为活跃下气氛,缓解大家旅途颠簸的疲惫,就出了道上联“三强韩赵魏”,要大家对下联,很快,另一位科学家(是不是华罗庚已无从考证),道出下联“勾股弦九章”。大家一听纷纷拍手称快。故事的真实性姑且不论,但是这一对联就很耐人寻味:上联“三强韩赵魏”,既说出了战国时代(战国七雄)的三个强国韩赵魏(有名的典故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又一语双关,指出了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而下联“勾股弦九章”对的也很巧妙,勾股定理(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商高说:若勾三,股四,则弦五。它被记录在了《九章算术》中),代表了-我国先秦数学成就,早于西方。而《九章算术》则是我国古代第一步数学专著,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要注意的是《九章算术》没有作者,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此联很巧妙的将我国另一位科学大家——赵九章的名字隐含其中。纵观这副对联,可谓对仗工整、构思巧妙、堪称绝配。听完这则轶事,科学大家学贯古今的风范在幼稚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烙印。于是有意无意间留意收集(收看)这类大科学家的事迹,没过多久(1999年),中央军委为参与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授予“两弹一星元勋”,钱、赵二位先生名字赫然在列,更激发了了解其成长、成才的经历的念头。也许赵九章先生去世较早的缘故,赵先生的资料在电脑未普及之前,除了官方的寥寥几则报道,其他渠道收获甚小。倒是钱先生参与社会活动多,名望大,走近他还相对容易些。一提到钱三强先生,就不得不提何泽慧先生,中学物理课上,老师不止一次提到,物理学界有居里夫妇,而中国也有,中国的居里夫妇就是——钱三强先生与何泽慧先生。在20世纪,妇女解放运动还在进行,大多数妇女围着锅台转的时代,何先生竟能有如此成就,除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开明、教育)外,还应当有一种独特的力量,于是又走向何泽慧先生。

    对于一个尚未进入社会的小不点,想了解大家,上无黄天佑助,下无贤达指引,虽然像何先生这样的大家很平易近人,想近距离接触,也非易事,唯有道听途说,侧面行之。对何先生较为深入的了解是源于2006年的一期《大家》栏目,40分钟的电视访谈,几乎涵盖何先生的一生:从振华女校考入清华,入读物理系,到德国留学选修弹道学,后来到法国巴黎与钱三强先生一道发现铀核的三分裂,又独自发现了铀核的四分裂,该成就奠定了其作为中国居里夫妇的荣誉。而后在法国事业处于顶峰之时,毅然回国,参与新中国两弹一星研究(当然何先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的),文革下放陕西干校。平反复出后,参与高空气球探测和高能物理研究。何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回国后直至去世,一直住在几十平米的旧房子,繁华闹市中静静地守候着与钱先生共同的家园。何先生十分敬业,直到去世前的几年前,仍坚持坐班车到高能物理所上班,坚持每周上2-3次班。

    节目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么几件:一)何先生入读清华物理系,却险遭劝退,当时物理系教授认为女生学物理难有所成,就劝他们转系。“男生能做的女生难道就不能做?干嘛瞧不起女生?”对此,还与系主任叶企孙进行了一番辩驳,称叶是“老封建“,七十年后,对此仍愤愤不平,经过一番斗争,终于得以继续学习物理,毕业时拿到毕业论文的全班最高分。谈到此时,何先生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身体里总有一股不屈的精神头,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记者采访大家,倒像是与一位普通的老太太唠家常,正是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太太,做了许多不平凡的事。

二是)“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清华毕业,何先生也遭遇工作难找的尴尬,后在山西省政府资助,到德国(最便宜)柏林高等工业学校留学,选修弹道学专业,成为该校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女人。关于为什么学习弹道学专业,用何先生的话说就是及国家所急。当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而何先生留学的柏林高等工业学校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曾在南京军工署做过顾问,对中国遭受的困难素有同情心,何先生便直接找到他,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军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鬼子,我为了打日本鬼子,到这个地方来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这一招还真奏效了。1939年,何先生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又一次不屈的抗争赢得了外国人的尊敬,也赢得了学业。

三)永远保持一颗童心,这由何先生的前同事马宇蒨研究员那得知的,某次去云南开会,期间爬山时,一个年轻人送给老人家一根很像拐杖的木头,返京时,机场工作人员因其不是拐杖,不能随身携带,要的话只能托运。何先生对这根“手杖”,很喜欢,就办理了托运手续,也许这是最轻的托运物品了,她想做的事,很是执著,她不愿做的事,八抬大轿也请不动。

正是这颗童心使何先生保持积极良好心态,“着什么急,听天由命吧。”“我个小,不怕”。可爱的老太太。

仁者寿,何先生在望百之年,也静静地离我们而去了,总想写一些或找一些能囊括何先生一生的文字,总未能如愿,今看到《科技日报》上刊登的何先生的挽联,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感,此联是何先生一生的写照,一语中的。仿佛又看到何先生那不屈的笑容,愿先生在天国仍微笑每一天。

何泽慧先生敬挽:

江南出才女,罗裙欲将战袍换,目光似电测子弹。敢衔国仇蹈海去,分裂铀核炼宝剑。苦旅五万里,廿载爆两弹;

九霄思巨匠,巧手轻挽宇宙线,柔情如云缝布衫。且谴气球常探看,捎与三强御风寒。相约六月天,十九年团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4065-472823.html

上一篇:地球上的北极熊————格陵兰岛
下一篇:二段式培养的体会
收藏 IP: 222.85.1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