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生活生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ntec007 友诤友直友谅

博文

纪念我的奶奶 精选

已有 9536 次阅读 2011-4-5 07:49 |个人分类:三生有幸|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春雨惊春清谷天,今日清明。
 
我从未见过奶奶。据说是长得比较“客气”,我爸妈没有直接描述过,村里老头们的说法,按现代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回头率还挺高的。听爸妈说,原来还是有奶奶的相片的,一九六八年大洪水,相片全部失落。 实际上,连我大哥都不知道奶奶长什么模样,因为在大哥出生的那一年,奶奶就去世了。所以下面关于奶奶年轻时的一些传奇故事,基本上是靠我妈妈的一些叙述,再参考从网络搜集到的资料比照写就的,没有百分百的可靠性。 
 
在讲时间坐标上的事情前,先交待一下空间坐标。 
 
我的家乡在泰和县和吉安县交界的赣江之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虽归泰和管辖,距吉安市约五十华里,反倒离泰和县城还有六十华里以上。小时候坐客船下吉安市,去程一个半小时,回程却需三个小时。在长沙读大学的时候我曾经这样给同学描述我的回家过程,“其实很近,直线距离不会超过四百公里,一般我先坐火车,再坐汽车,接着转中巴,然后转三轮,摆轮渡,再走上个七八里路就到了。” 我老婆,那时的女朋友,一个长沙妹坨,觉得这样回家真是件很浪漫的事情,以至于二零零三年暑假她一个人跑到我家去“掰禾”(割稻子),终于体会到浪漫还是要付 出一点代价的。 
 
地处赣中南的吉安,古称庐陵,据史料记载,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即设庐陵县。历史上有名的庐陵人物有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解缙(泰和人)等,皆为宋朝人士。余秋雨的一篇散文写道,宋朝时吉安的造船业非常发达,一度竟然占据全国造船量的很显著百分比(具体不记得了,应该在20%以上)。一点题外话,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华的时期在宋朝,而江西最鼎盛的时期也在宋朝,以至于我曾经一度认为,江西的崛起才标志着中国的真正崛起。现在似乎还没有看到江西崛起的迹象。 
 
和江西大部分农村一样,袁家村大部分姓袁。可是,“袁家村”却只是现在的官方村名,在家乡,人们大多还是称为“陈家”,因为更早这里住的是姓陈的。不知什么原因,陈姓逐渐败落。根据袁氏族谱中的排行口诀——“永远祖宗福,怀能必振良,贤才惟国本”——袁氏开基祖福禧公于道光年间迁居到当时这个渐显败象的陈家。福禧公生子若干,但有后者只怀字辈三兄弟,日后成为族中的三支。据村里上了年纪的,那时候袁姓户少人少,在周围村庄中,穷中最穷。大概由于刚到这样一个地方,土地基本靠开荒,种的水稻只有筷子高,到了冬天就得喝粥、吃红薯。时光流转,人口繁衍,至辛亥革命那一年,我爷爷出生,算来也才袁氏第五代。 
 
下面正式讲奶奶的故事。 
 
奶奶名王桂娇,生于一九一零年前后,江西省莲花县人。据我妈妈说,奶奶本是盐商的女儿,大概因为一些生意上的往来,其父在她十四岁时就将其许配给了离家几百里、与我村一江之隔的一个村中恶霸。至于一个盐商,为何要如此绝情地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她乡,已不可考,但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妇女的地方确实很低。奶奶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她的家乡,过着再也没有了父母兄弟照顾的生活。 
 
也许,奶奶的一生就要这样平凡地度过了。可是不久,中国形势的变化,也让奶奶这样一位孤苦伶仃的女子,感受着当时那个动荡年代所带来的悲欢离合。 
 
一九二七年秋天,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那就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此后,朱毛在井冈山建立了红色根据地。而此时,在离我村下游几里路远,与奶奶所居村庄同属吉安县管辖的锦源,曾家二公子曾山回到家乡,开始领导吉安轰轰烈烈的农会运动。刚及而立的曾山,不久担任了吉水县农会主席,接着被毛泽东推选为赣西南特区主要负责人。 
 
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奶奶大概是不愿意忍受恶霸的欺负,终于还是逃出来了,参加了曾山领导的农会运动。大概是在一九二八年前后,奶奶和曾山“结婚”,并于一九三零年前后生下一女。
 
这里将“结婚”二字打上了引号,那是因为,据现有资料,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曾山似乎并没有承认过这样一段婚姻。在我所有能查到的文献中,曾山都是“两次婚姻,七个子女”。这两次婚姻,其中广为人知的是和邓六金的婚姻,而头婚应该是在曾山革命前在家乡的婚姻,并育有一女。令我一直感到很奇怪的有两件事情,第一,曾山不承认这段和我奶奶的婚姻,却又抚养了他们生下的女儿;第二,据我妈妈说,奶奶在后来最郁闷的时候,也很少谈起这段婚姻,只在我妈妈农闲问起时才会稍稍透露一点。 
 
在我小时候,妈妈有时候会说起奶奶的一些故事。当时年少,不懂别的,只是疑问这红军当着当着怎么就不当了?我妈妈说,奶奶只依稀提过些第一次反围剿和富田抓AB团的事情。 
 
前不久,不记得什么原因,我突然关注起了富田事变,从中看出了一些端倪。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富田事变,奶奶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位红色娘子军了。当然,如果要是跟着红四方面军中的西路军那样一直走到新疆,像王泉媛等女红军那样,日子也许更惨。 
 
说到富田事变,就得从红军攻打吉安说起。一九三零年初曾山当选为赣西南特委方面主要负责人。七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军在离我家二十华里的陂头成立,其中第一七四团主要由永新、莲花人组成,政委刘敌。那时的奶奶见到家乡人估计会是非常高兴的。十月,红二十军攻打吉安胜利,曾山任江西省苏维埃主席。 
 
可是好景不长,毛泽东为了斗争需要,在前线指挥第一次反围剿的同时,在后方以抓AB团为名义进行肃反以理顺地方和红军之间的矛盾。十一月十八日,为了配合反围剿,红二十军撤离吉安城,曾山率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撤退到陂头,不久再东迁到富田。十二月七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肃反委员会主任李韶九带领红十二军一个连来到富田 “帮助肃 反”。在省苏维埃主席曾山、省行委宣传部长陈正人配合下,按别人的口供划定名单,将省行委秘书长李白芳、省行委常委段良弼、省苏军事部长金万邦、财政部长周 冕及红二十军政治部主任谢汉昌等逮捕关押,严刑逼供,又逮捕了一大批人,严加看守,有的人陆续被杀害。十一日,作为主席的曾山支持李韶九去东固捉拿被人咬出是AB团的刘敌。十二日,刘敌“反叛”,带兵包围了省苏维埃政府驻地富田,李、曾逃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富田事变。 
目前能够得到的公开资料表明,在这次富田事变中,曾山与其父一同逃回家乡,不久,毛泽东派人接他到宁都黄陂,恢复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作。而根据我妈妈的介绍,奶奶也就是在这次富田事变之后,与曾山分开的。 
 
这种分开,到底是时局的无奈,还是二人之间存在着什么矛盾?我一直不明白,我家离曾家并不远,夸张一点,举目可望,如果二人没有矛盾,奶奶为何不与曾山一道回锦源曾家?其间到底有什么隐情?是因为曾山纵容或至少没有阻止李韶九杀她的家乡莲花人,奶奶而记恨于他?抑或,曾家老爷去了富田,根本就是为二人的分开说项?今天实在是无法知晓了。 
 
总之,据我妈妈说,奶奶是在一个冬天将她和曾山生养的女儿送给了离陂头不远的一个叫木山塘的村里一位农家。据说,当初奶奶逃出来时还有军衣军被,也全送给那户人家了。再后来,奶奶也似乎不知道这位女婴的下落。
 
至于奶奶当初是如何狠心就抛弃了这个女儿,原因就真是不可考了。从目前所得资料分析,我更愿意相信曾山与奶奶之间是有很大的矛盾的。


(奶奶1928-1931年行动大致路线图)
 
奶奶逃出来后,据说也是由于她的身份,到处东躲西藏,一直延至一九三五年前后才经曾祖母的撮合,再嫁给了我那位穷得丁当响的爷爷。从此,一颗从十四岁开始就在外漂泊的心,总算在袁家村扎下了根。不久生下了我爸爸,奶奶的心也终于有了些寄托。十年后,再生下了我叔叔,不久又生下了我姑姑。 
 
据说,因为爷爷暴躁的脾气,奶奶在我家也一直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直到我妈妈嫁给我爸,奶奶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倾诉的知己。既然不能相夫,奶奶把全部精力放在教子上面。那时的袁家村,破破落落,没有几个识字的人。奶奶好歹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尽管家里穷得很,可是她恁是凭着她的好人缘,到处借钱,供爸爸读书。爸爸也成为我们村里第一个吃上“皇粮”的人。 
 
可是,正当我爸爸参加了工作,将读书所欠的债务全部还完,好日子快要到来的时候,奶奶却一病不起,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 
 
这就是奶奶的坎坷一生。

   愿奶奶在天堂有亲人相伴,
奶奶安息!
 
后记:我本来是有将我奶奶坟墓的相片带在身边的,可是去年底搬家,整理相册,现在怎么地都找不到了。真是让人沮丧!这次回家看来要再照一张了。


图中蓝框为袁家村地界,中间小蓝星为奶奶坟墓的位置。

------------------------------------------------------------ 

 曾庆绘,回忆爸爸往事,中国民政,2000年第2期,p47. 维普资讯  

 

我从生下来起,就失去了父母之爱。由于当时革命的需要,爸爸无法顾及家里,在那战争年代,我也无法在父母身边成长。我生下来不久,便送到山区老表家里。这老 表家里也很穷。我当时生病,因没有钱医治,奄奄一息时,就把我放在山村里的碾米房,听天由命。后被一个好心的农民抱了回去。事后祖母得知这个消息,把我接 了回去。由于生活极端困苦,我已经四五岁了,还不会走路。到我七八岁时,弟弟就被送回老家抚养。当时全家老小非常高兴,看到了革命后继有人,看到了希望,所以特别疼爱弟弟。…………………… 当我十二三岁时就成为家里主要劳动力,如砍柴、挑水,所有的农活都由我和叔母的一个养女三姑去做,只是在农忙时,请些乡亲帮帮忙。……

从我出生到7岁左右时,我才第一次见到爸爸,我记得那是春末夏初的一个深夜,爷爷同一位新四军突然回到家里,与祖母商量要接我去延安。我当时根本不懂得什么 延安之事,反正是要把我带走。我听到后,心里很害怕。因为我对爸爸也很陌生,我从没有见过爸爸。……于是我便躲藏在房屋里外面的麦秆里。爷爷和家里人到处 找我,我都害怕出来。待爸爸走了,我才从麦秆里出来。此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爸爸。直到19498月份,由吉安地委组织总长贺怡送我们到上海,才与爸妈团聚。……


2011-04-10备注:作为后记,补充说明几点。第一,本博文并非“攀皇亲”之作,本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艰苦了一辈子的奶奶。如果想要攀皇亲,不会等到这个时候。也不会用这种方式。第二,本文亦没有损害曾山伟大光辉形象的意图。人无完人,我只是试图还原一些历史全貌而已。第三,有人责难我,说我无中生有,凭空臆造。说心里话,曾庆绘是否是我奶奶所生,我自己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我作上面的认定,并不只是根据曾庆绘的一篇文章。据与锦源较近的亲戚介绍,曾庆绘确是我奶奶所生。引用的那篇文章只是帮我确定一下人名而已。退一万步讲,我奶奶与曾山一起生活过三年,不会有错;生有一个小孩的事情,亦是事实他们分开,与苏区肃反有关,不会有错。至于分手的原因是否一定是富田事变引起,如文中所言,我没有十全的把握。小孩具体何时出生,我也没有得到过百分百的描述。如果曾家想证实或证伪小孩这个问题,只需要知道曾庆绘文中所提到的小山村是不是离陂头不远的木山塘即可。我现在提供这些信息,惟一知道答案的人就是曾家自己人了。如果曾家能够告诉我答案,无论本人的猜测对错与否,都替奶奶谢谢你们。如果不方便,也不强求。正如下面的博友说的,“你知不知道,生命都在那里,”良好的祝愿永远保留在我的心中。

推荐《不存在的女儿》 土豆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rKeffzv9os/,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51598.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3568-429757.html

上一篇:再谈抄袭——从读者和圈子的角度
下一篇:中国人有几条命?
收藏 IP: 99.231.66.*| 热度|

20 杨华磊 曾庆平 吴吉良 张伟 饶海 刘全慧 肖重发 郑永军 刘用生 任秀红 王力 谢鑫 陈绥阳 傅云义 孙永昌 孟津 罗帆 刘安金 张树风 李福洋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