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isman

博文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构造形态

已有 4794 次阅读 2011-4-3 12: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构造, 地幔柱, 本尼奥夫剖面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地震地幔柱的构造形态

Seisman

 

作者在上节中所定义的全球二十多个地震地幔柱,结构十分简单,大致可划分为4类:

1 树形结构

地震地幔柱的构造外形形同树状,大致由树根、树干和树冠等三部分组成。其中

单树型包括01号南智利、03号危地马拉、10号南马里亚纳、13号所罗门、14号西汤加(图1a)、15号东汤加、17号缅甸、18号兴都库什(图1b)、19号东地中海和20号中地中海。

双树型由2棵独立的单树型复合而成,但是难以剥离。双树型包括16号印尼(图2)和F1号北菲律宾。

树杈型只有共同的树根,却有多个树干和树冠。树杈型包括北智利(图3)。

2 桶形结构

构造上下同粗,树冠不发育,类似桶状。桶构造包括04海地、12菲律宾(图422南桑威奇和F2号安达曼海。

3 壁形结构

壁型构造多为条带状,具有较宽的深源地震和中源地震活动带。壁型构造包括05白令海(图509南马里亚纳和11台湾及琉球。

4 扇形结构

扇型构造从根部向冠部呈扇形展开。扇型构造包括06号鄂霍次克海(图6

仔细分析,发现所谓桶形结构和壁形结构是由2棵或多棵单树形结构组成的,也可以划归树形结构,只是难以剥离。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基本结构只有树形和扇形两大类,而最为基本的结构要素就是单一的树形结构。

上述各图,其实就是所谓本尼奥夫带的立体三维图像。

本尼奥夫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地震地热说称之为本尼奥夫现象或本尼奥夫剖面。本尼奥夫剖面的存在,有利于研究地震地幔柱倾斜的原因。

在地震地幔柱内部,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画出典型的本尼奥夫剖面来。但是,本尼奥夫剖面只能存在于地震地幔柱之内。离开了这些地震地幔柱,就再也找不到本尼奥夫剖面了。相邻的地震地幔柱之间,其本尼奥夫剖面是无法连接或者沟通的。

因此,如果将太平洋周边的十几个地震地幔柱的本尼奥夫剖面连接成一个“带”,或者广义地用本尼奥夫剖面来解释地块与地块之间的接触关系,都是对本尼奥夫剖面的一种误会和夸张。

下一节还将进一步论证,本尼奥夫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地热由地幔深部向上的逐层驱动,而不是冷物质由上而下地“隐没”或者“俯冲”。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ANSS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http://www.volcano.si.edu/网页的GVP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2011.4.3  初稿)

 

 

1a  汤加地震地幔柱典型的树形结构

 

 

1b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典型的树形结构

 

 

2  印尼地震地幔柱的双树形结构

 

 

3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树杈形结构

 

 

4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的桶状结构

 

 

5  白令海地震地幔柱的壁状结构

 

 

6  鄂霍次克海地震地幔柱的扇状结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429283.html

上一篇: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下一篇:关于地震地幔柱中震源深度资料的说明
收藏 IP: 123.68.106.*| 热度|

4 杨学祥 武京治 侯振宇 zdlh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