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推理上的循环逻辑

已有 5941 次阅读 2011-1-9 01:3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工作中,很容易发生深层次的推理上的循环逻辑。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将理论研究推论出的结论与实验结果或经验性现象对比是经常要做的工作。

 

       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层次,一个更高的层次是:将理论研究推论出的结论与各种概括类似论题的现有理论(及观点)对比。再与实验结果或经验性现象对比。

 

       最高层次是:抽象出现有理论(及观点)的公共内涵(或交点集合),在经理论研究后,把对公共内涵(或交点集合)的理论研究推论出的结论与实验结果或经验性现象对比。

 

       在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工作中,如果一个人很不幸的是在在最高层次上去避免深层次的推理上的循环逻辑,则他很快的会发现如下结果:

 

1)各种现有的经典理论在不同程度上有深层次的推理上的循环逻辑。

       杨本洛教授在这个论题上发表了十本左右的大部头著作。很多自认为自己是热爱科学的学者(实际上的半成品)在读过杨本洛教授的著作后,深感愤怒。这种愤怒的原因是:如果把经典理论视为不可被挑战的绝对真理,则杨的论述就是胡说八道,他也就成为了科学的公敌。这就是现实情况。

       就我的有限了解而言,在1970-1990年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了很多力图解决经典理论深层次的推理上的循环逻辑(及少量针锋相对)的专著。但是,经典理论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人们并无意摆脱这类深层次的循环逻辑。

       但是,改造经典理论的研究工作依然是如脱僵之马,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完全阻止,尽管很多的“值得自豪”的期刊明确规定:本刊不接受对经典理论构成挑战的论文。

在这个意义上说,杨本洛的著作能够出版的确是令人惊愕的。

 

2)使用经典理论的传统教科书作为高校首选教科书的话,正在不断的培养对经典理论构成挑战的不同层次的挑战者。

       这类人分布在各个领域,自说自话的写作各种层次的对经典理论构成挑战的论文。并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的形成大小不等的团体,通过网络发表各种奇谈怪论式的论文。

       通过《“值得自豪”的期刊的规定:本刊不接受对经典理论构成挑战的论文》而控制各种层次的对经典理论构成挑战的论文出版或流传的办法已经失败。

       尽管可以通过“没有得到科学团体的公认”的办法把这类论文从科学的殿堂扫荡出去,但是,由此而付出的代价也就使科学逐步的走向神坛,面临宗教化的色彩。

       事实上,无论是《Nature, Science, New Scientists, 还是其它五彩缤纷的“值得自豪”的期刊,都面临一个全球性的冲击:丧失权威性。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概从1990年起,国际学术界出现了流行词汇,垃圾论文。

       也只有在哲学上看到其潜藏的对经典理论在深层次上的循环逻辑的渺视,也才能理解为何影视界能编造出各种反科学的作品。

       总的来说,科学理论上的缓慢进步(或保守思想)导致全球性反科学思潮的抬头。

 

3)理论科学界在经费大幅削减的背景下,正面临着两条线的做战:一条是解决经典理论在深层次上的循环逻辑问题,在更深层次上完成科学理论的改革开放;另一条是,捍卫经典理论科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涵,反击来自四面八方的反科学思潮。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国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政策的高明与否,各国科学界的思想和学术水平,及各国的文化传统,与经济能力一起发生综合性作用,全球科学发展的版图将被大大的改变面貌。

       事实上,在1990前后,由于“值得自豪”的期刊明确规定:本刊不接受对经典理论构成挑战的论文,已经迫使人们不断寻求一种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论文传播问题。

       当以科学理论研究为主体内容的arXiv网站在1991年建立时,月投稿量不过是几十篇。而在2010年,月投稿量超过6000篇。

       以前得不到出版的科学理论研究工作(或没有完全论述好的已部分出版的科学理论研究工作)正在如洪水般的蜂拥而出。

       全球科学理论界正在以自身的努力创造和奋斗不息在上述的两条战线上奋斗到底。

 

       这就是我看到的全球科学理论界的基本格局。

 

       我国在arXiv网站上的论文数量比重为3%左右。arXiv网站使用了反抄袭软件。

 

       有时候我在想,在《“值得自豪”的期刊的明确规定:本刊不接受对经典理论构成挑战的论文》,和《未正式出版的论文不被视为研究成果》及其它等级划分(国际、国家级、省部级等)下,我国科学界是不是就拒绝参与全球科学理论界的这一行动?

 

       10年后?20年后?30年后?会是何种情形呢?

 

       到那时,对“发表了、也得奖了的、没几个人能看到的、几年后根本找不到的论文”我们应该用一个什么词汇?会用几种词汇?

 

       从无中来,到无中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402483.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中的失败之路
下一篇:陈-理性力学,风吹雨打70年(3)
收藏 IP: .*| 热度|

6 鲍得海 陈辉 杨华磊 理论思维 yinglu hahabaicai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