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刊编辑部审稿意见有感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个人很少向国内杂志投稿。向国外投稿,无论论文是否能被接收,总能得到技术性意见,因此,有时也“阿Q”式地戏称这是"曲线救国"。近日见某刊的专刊的主题正是自己近十年一直在从事的研究题目,便花了半月功夫写了篇稿件,全文一万多字。不想很快收到编辑部回函。看后倒也无所谓,接收与拒绝都是很正常的事。近日见几个也向同一专刊投稿的同行,提及此事时竟出人意外地发现他们也收到了文字全然相同的“格式化”的初审意见。心想:该杂志效率真高,才几天时间就很快对不同的稿件得出同样的结论!
鄙人也当过其他杂志的编委,也常有杂志送稿来要求评审。因个人水平有限,当审稿人时,常诚惶诚恐,只好先认真学习,再提意见;后来杂事一多,常误了审稿期,有时不得不委婉谢绝。
今反复思之,实觉对这类“格式化”的初审意见多有不解,于是斗胆提笔给该编辑部写了几句,算是作为投稿人对该编辑部“高效”的初审意见的异议。现将给编辑部的意见抄录于后,以飨读者。为了避免有“指名道姓”之嫌,将文中杂志名称用XX代之,表明个人并无试图败坏该杂志名声之意;既然该意见已正式发给该杂志,即使被人猜中,也不应视为背后议论。鄙人只希望作为掌握评审和编辑大权的编辑、编委和审稿人能更公平地对待投稿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文中不妥之处望博客读者斧正。
《XX学报》编辑部并转呈贵刊总编:
感谢编辑部返回对拙稿初审意见。但仅仅“创新性不够突出,与本领域已有的其他相关成果比较,体现不出自己的优势,不符合本刊报道宗旨,不宜在本刊发表。”似乎太笼统,也不知该初审人是在评审了多少投稿后比较得出的结论。尽管,这一初审意见已经足以使我们热切地期望拜读更能体现出优势的成果的论文发表,但我们还是期望(如果不违背贵刊规矩的话)能否将初审人的具体技术评审意见返给作者们学习,也好改进今后的研究。
本次投稿的贵刊的专刊是《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应当反映我国对NGI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尽管国内重大项目已有关于体系结构方面的研究,但就我所知,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紧跟国际潮流,把早已成为IETF的RFC的IPv6当作NGI,花了几十亿把工程问题当作创新,这类文章在贵刊上并不罕见。我校是在国际上是最早提出“IPv6只是另一版本的IP,不能解决下一代Internet面临的严峻挑战, 必须研究也是最早开展NGI体系结构的研究”的单位之一。2003年我们就在国际上发表了我们3D-EMAN体系结构,2004年改进后发表的论文中称为SUPA体系结构。直到2006年GENI提出必须研究“Clean Slate Architecture"之后,国内、外学术界的主流才由IPv6向研究体系及结构方向转向。
我们有关NGI体系结构的研究的工作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代表国际上最早开始研究NGI体系结构的工作之一。我们至少没有紧跟国际上潮流去创新IPv6就是NGI;更没有在相关工作被“评审”为国际领先之后,近期才承认“IPv6不是NGI”,但还辩解“但NGI必须使用IPv6",似乎始终是正确的。国内也有其他大学在本世纪之初就提出必须研究NGI体系结构,而不是“IPv6就是NGI的研究”。贵刊是国内XX领域的顶级学报,设若本世纪之初的贵刊的评审专家们能够思想开放一些,国内也许能够比国外更早地从IPv6转向NGI体系结构的研究,而我国也不至于把投入大量的经费的工程建设问题当作前沿研究去创新。
拙文中提出用“开放式网络应用服务/参考模型”(ONAS/RM)是针对现有OSI/RM缺少对近年网络应用的虚拟化、分布式和面向服务新趋势而提出的模型,如果审稿人是从事相关研究而对目前云计算、网格计算等新型网络应用面临的问题有所认识的专家,应当不难理解其探索价值。拙文用带外信令重新解释Internet层次结构,从而将现有教材与文献中不能自圆其说地将路由器中的TCP、UDP及其上的RIP、BGP、SNMP、DNS等应用层协议作为控制管理平台的协议栈的思想,指出实际上路由器不是像OSI/RM和现有Internet教材所解释的那样“是网络层的Enhancement”,而建议把通信子网中的路由器解释为由三层的用户平台和5层(对应于OSI/RM的7层)的特殊端系统的思想,如果不算创新,难道永远沿袭不能自圆其说的解释就算创新?
拙文中涉及发展战略或策略的讨论,是笔者近十年对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中的部分结果和对国际上与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的看法。例如:有关所谓"Clean slate architecture"和"Dirty Slate architecture",或者"Revolutionary"还是"Evolutionary" 的争论,实属非技术性内涵上的争论,最多算是观念上的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讲,似乎有从“极右”(IPv6就是NGI)到“极左”(推翻从来)之嫌。拙文中提出应当从需求和挑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至少是从技术的角度讨论问题。事实上,我们有关NGI体系结构的研究也一直是沿着这一思想进行的,即使是在“Clean slate architecture”成为最时髦的口号之后,仍然既不全盘否定Internet,也反对保持原体系结构不变,并未紧跟全盘推倒重来的思路。关于“无层结构”还是“层次结构”、“带内信令”还是“带外信令”等问题,也是关系到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争论之一,对相关问题的进行探讨将有助于进入实质性的体系结构的研究。笔者并不奢求我们的观点能得到所有人认同,但至少有助于对关系到NGI体系结构研究问题的探讨和争论。
贵刊是国内XX领域的顶级学报,作为读者,希望贵刊在审稿上能够容许不同的学术观点,做到学术研究上的百花齐放,能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
感谢你们能耐心地看完此回复!
西南交通大学
曾华燊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580-325139.html
上一篇:
关于教育科研网收费问题文章告读者暨给教育部长信箱邮件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