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orsoldier 这是一个鬼神思变置的时代 这里有个常思变置的“鬼神”

博文

油点型信息扩散模型的初步设想

已有 3312 次阅读 2010-5-10 19:14 |个人分类:硅片堡垒|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信息传播, 油点

实例:维基百科,有人问核桃岭的主人是谁?因为是开源,所以谁都可以回答。有人回答:一个学生,学业一般,人还厚道。又有人回答:帅哥,我爱死了。还有人回答:一个恶棍,骗吃骗喝骗师妹。等等等等。在网上这样的信息呆了24小时后,我发现了,向维基百科投诉,说后两条不符合事实。维基百科核实后,作了修改,删去后两条。(这就成了信息油点,只有一点,大小24小时)。24小时的传播时间里,若干人点击。又分下列情况:我的同事朋友点击了,说这好像有点离谱,后两条不正确。一个本科学生,作业我批改,未完成,被判不及格。他点击了,说:对,他就是那德行。某个暗恋我的美女(我发现我也很无耻)点击了说:这不可能,绝对是有人陷害,嫉妒他。(这就是信息油点在不同布料上的侵染)。我的同事朋友看到了后,说不靠谱,不用再提了。那位学生逢人便说:你看他,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那位女生说:谁敢再说这类话,我打扁他,我与他势不两立。(这就是信息油点在不同不了上的扩散速度)。我的同事,那位学生,那位女生也会相互交流,然后有人改变了意见,谁都都可能(这是油点信息在不同传播布料上的相互侵染)。还有不知道这事情的同时,类似的学生,女生。他们会和已经知道的同时,学生,女生交流,然后继续传播,这事情还在手机短信,坊间流传(这就是信息油点的交叉二次扩散)。24天后,这事情在人们的舆论中是什么定论?有多少人相信,有多少人不相信,什么时候人们把这事淡忘了,总体的结果是什么定论。政审部门(相对特殊的布料)看了会相信谁?如何定性,对我以后为人处世有何影响?
此实例来源于央视2套的女主播史小诺和她老公是不是莆田清的网络争论,抽象而来,我认为有典型性,有实际意义。就事不对人。愿大家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343-322394.html

上一篇:酒后胡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