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围绕博士生——导师的问题已有多篇博文讨论,这里就不一一引了。这里仅就我想到的再提些问题,有兴趣者可以一并思考。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已近而立之年,我们是否有自主意识的觉醒?直接点的问题是:为谁而学(是否有自主性)?为何而学(学习目的是为了一纸文凭、长些见识、长些能力)?怎样学(有些可能需要手把手教,有些是否可以摸索者学,有些是否可以有所创新)?
为谁而学相对简单,可惜正因为简单所以有时候更容易被忽视,而且是习惯性的忽视!如果真正是自愿来学的话,请每日“三省吾身”。毋需他比,只要每日清点一下自己与昨日相比有何收获即可。日结、周结、月结、年结,凡有所成皆可喜。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对照的设置非常重要,于是先要做好自我剖析。
为何而学原本也简单,曾写过“读博士的目的?——读“世界因你不同”感言”。主要谈及两点:一则是在本专业领域有所成(“博士”加了专业的限制,有所成的“愿景”可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需要补充的是请保持好“心态”,不妨读下我的“公告栏”^_^);再一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经验与胸怀(因为这才是你真正要带在身上的),专业领域是用来磨练技能的,一旦走出,你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用上这段经历所赋予你的才能。(上篇未能详解,在此加注)
怎样学相对复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是放羊,苏武可以牧出“千军万马”,羊村快乐的羊儿们我却更爱三分(喜羊羊、懒羊羊我都喜欢^_^)!授人以“渔”,有时候需要;授人以“鱼”,有时候也需要。以前对老师统称“老师”,自然教授了一些本事,“鱼”吃了一些,“渔”应该也学了一些。研究生时特化出了“导师”,“导”的意味更浓一些,指导、引导、督导,具体界定暂且不论。在这里想问的一句是“你快乐吗?”栏目分类中我分了一个“快乐科研”,希望能与大家分享研究的快乐,同时希望能化解研究中的苦闷。对于教育中由来已久的问题,我们或许一时难以改变,但是我希望能保有一份美好的“心态”,在日后我们能够改变时别忘了再来“改变”也就是了。怎样学多少有些具化的东西,我在博客中转了一篇以前写的“拟南芥转化技巧”,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欢迎指教。
在问罢“目的”,讨论了大是大非之后,我们不妨做些力所能及的,可以先调动一下“自主性”,让自己从科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