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Yand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Yande

博文

正不压邪:学术打假的悲哀

已有 4258 次阅读 2010-3-21 21:4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正不压邪:学术打假的悲哀

 

        201032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西安交通大学六位教授揭发该校某教授窃取别人成果并伪造成绩从而获得大奖,然而这六位教授却受到压制,其举报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使我想起在中国科学网上读过的这六位教授所写的相关文章,故提笔写几句。当我在电视镜头上看到这些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义正严词地揭发这一丑行,与该校领导据理力争时,在敬佩他们的勇气和正义感之同时,心中也不免涌起一丝悲哀。悲哀的是,如今学术打假何其艰难!你看那位仪表堂堂的造假者,在接受记者询问时,不但没有任何愧疚,而且那么从容不迫。再看那位貌似公正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是那样避重就轻地“打太极拳”。再听听西安交大的领导恳求六位教授“高抬贵手”时所说的理由之一,就是不要让该校好不容易评上的科技名次(第16名)化为泡影……够了!够了!这些庇护造假者的大人物们,他们的面目难道不比造假者本人更令人憎恶吗?

中央电视台这一节目的播出当然是件好事,但愿可以为伸张正气造势。但仔细一想,恐非易事,实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从造假者及其庇护者的沉着应战来看,他们显然已经结成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撼山易撼造假者难”的局势已经形成,绝非中央级媒体的披露可以奈何得了的。即使这一次事件解决了,可以肯定还会有无数造假者前赴后继。换言之,所揭露出来的案件仅仅是冰山之一角。仅以本人所见所闻为证。一位从我校毕业多年的学生告诉我,他后来在职所读的一门时髦学科的教科书,其主编者乃我校一位学术“权威”(他还是一位握有行政大权的大人物),而该教科书几乎每一页都有错误!但此公的著作却屡屡获得全国性大奖。本人的一位博士生也对本人说过,他在硕士期间发表的一篇论文不久后其许多内容即出现在另一篇论文之中,且未注明任何出处,显然是被剽窃了。上行下效,大人物们如此作为,小人物们当然也就无所畏惧地仿效了。所以说,学术造假和剽窃已形成气候,倒是正义的人们敢怒不敢言,而打假者们则到处碰壁!此所谓正不压邪也!

这使我联想起钱学森先生去世前不久指出的问题:中国的高校为何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我的看法是,在目前的体制下,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是正常的、必然的,如果这种体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了,这才是怪事,才不正常呢!若问为何这么说,请诸君再看一遍中央电视台2010320日“焦点访谈”节目中,那些同时掌握着学术和行政两方面大权的大人物们的嘴脸,就可以明白了!造假的根子就在他们身上!如果说他们想让自己领导的学校上名次,从而为自己脸上贴金,因而有意无意地鼓励造假、庇护造假,是一个直接的原因的话,那么,查一查他们是怎么“高升”到这样的位置的,他们的“学术成果”是不是都是实实在在的,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我不敢说这些人都是靠造假上台的,但他们对造假者如此惺惺相惜,如此爱护有加,实在令人怀疑!这又使我想起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正是这些伪学者伪精英们垄断了当时的方方面面,在他们的引导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成不可阻挡之势,继而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学术界的同仁们: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啊!

2010321日)



学术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53-305036.html

上一篇:如果我们的论文都是思想结晶,中国还会有那么多论文吗?
收藏 IP: .*| 热度|

13 武夷山 陈吉德 刘全慧 何士刚 陈国文 王继华 吕喆 彭渤 纪跃波 李海峰 侯振宇 wliming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