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击长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eyong 博思!

博文

做事中学做人

已有 4756 次阅读 2009-12-17 13:16 |个人分类:学术告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做事中学做人

 

我从不用正式的表示对别人说:你是谁?  要你干什么呢? 这是你的事,快去解决吧? 等等之类的话;天下不是一个人天下,因为他担当不起来;做事要考虑细节,但做人不能考虑细节,人无完人,不必为蒜毛小事或小利斤斤计较,不过对于原则问题或你的做人准则,则不可一让再退,显得无能。

做的越多,错的越多;有的事你如果没有能力长期承担下去,就不要去开这个头,因为一旦形成习惯,别人就把这事看成你的本分,做了是应该的,不做反而成了你的失职。

不要把办事效率显得很高,比如规定一个星期要完成的工作,你不要一天做完,这样别人看你一天无所事事,就会说,要你做什么呢?拿钱不干活。有时候宁可拖一天到两天,但不要多次延期。

你可以没有性格但绝对不要没有个性,虽说枪打出头鸟,但是该出头时一定要出头,性格是天生的你没法改变;但个性是后天的,虽受性格影响,但随你心智变化,有个良性的个性,在人群中就可以感受到你独特的气质。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很痛苦,大部分人是逼不得已,但改变自己的方式不要改变自己的个性,要不你会很势力;对社会,我们可以抱怨,但是我们改变不了什么,所以我们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求得生存。

不要和理想不同的人吐露自己的胸怀,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不一样,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一样,你和理想不一样的人谈吐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比如你和追求金钱的人谈理想,他会说你虚伪。

不要一眼就判断对错,有的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别人眼里可能相当复杂,对错你在心里判断即可,不要过于张扬,1+1=2还要证明几百年,你一句话判断的了吗?

不想得罪任何人,结果可能会得罪所有人。在人群中,你要显示出你的倾向性,不想得罪人的要有些微的倾向,尺度要把握,尤其是你能改变格局的情况下更要三思;如果你没有足够大的本领,就不要摆出不得罪任何人的姿态,因为在斗争的最后,别人把不是朋友的人都看做是敌人,你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不要做事太完美,你要能想到别人没想到的,准备好但不要做,等领导或下属提醒了再做,你如果都做了,领导和下属做什么,你有没有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但是对于你独有的本事,你就当仁不让了,正好显示出你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对于无意得罪你的人,敞开胸怀笑恕之,不管他有没有道歉,有的人心里道歉嘴里不好意思说出来;但对于刻意挑衅你的人,要给以先礼后兵,让其知难而退,再顽固者,正面交锋是最好的选择,背后的议论显得你是小人。

做事"三戒"

 

徐春良做人做事的信条:三重(重信重义重利),三戒(戒懒戒骄戒贪),三心(信心决心耐心),四忌(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四欲(胆欲大心欲细知欲圆行欲方)

 

做事"三戒":一戒办事浮躁

 

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和条件、差不多的基础,有人业务进步明显,有人就很缓慢甚至止步不前,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要想把事做好,日进有功,应做到如下“三戒”。

  一戒办事浮躁

  有人说,浮躁心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相互交织的社会心态,其对立面是头脑清醒、处事冷静、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公平竞争。在生活中,因碰上急事、难事、烦人的事,我们很容易心急火燎,缺乏耐心,说话不理智。一时的浮躁情绪人人都可能有,过后冷静下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当浮躁成为一种惯性,成为一种常态,使人失去对自我准确定位的掌控,那危害就大了。人一旦染上浮躁的毛病,一则处理问题极易简单、片面,情绪支配思维,再则办事毛躁、漂浮,心思不能集中,既对处理人际关系不利,也对工作有害。

  要力戒浮躁心态,多些理性思维,静下心来,安心学习,认真做事,切不要无所事事,心神不定。做事情,切忌好高骛远,更不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在一个集体里人们难免互相比较,但要看有没有可比性,比要得当。比的目的,是从比较中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的差距,从比较中获取动力,增加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去赶上。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浮躁现象并不少见。研究问题、起草报告、上呈请示、会议发言,认为只要依照某个定式,在网上“扒”一点,在文件上抄一点,再找几个例子,穿鞋戴帽一番,看似出手很快,但不能用。问题出在浮躁上。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且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遇事不多思考、懒于动脑的人最容易犯浮躁的毛病。

  新闻界前辈范敬宜同志曾在上海“文化讲坛”上有场精彩的发言。他对媒体的浮躁现象深感忧虑,呼吁新闻界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从业素质,给读者和观众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他说,浮躁的产生是因缺少文化。“文化”不是指学历,而是指文化修养、文化积累、文化底蕴与政治品质、政策水平、理论素养的高度结合。

  我记得报刊上对文化积累有这样一番生动的描绘:文化积累和农作物的成长是一样的道理,有一段“有效生长期”,比如玉米要150天成熟,但关键的时候是60天至80天,过了这个有效生长期,再给它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用多少技术都已经无效了。还是如范敬宜所说的,年轻人的脑子像一张白纸,滴一滴墨水就会全部渗透吸收了。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脑子就快像一张蜡纸了,快滴水不透了。从过目不忘,到转身就忘;从来日方长,到去日无多,中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所以,希望年轻的同志们静下心来好好做点学问,把自己文化知识的功底打得牢牢的。老范的话语重心长,我们提倡力戒浮躁,应从文化做起。

 

做事"三戒":二戒忽视细节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一句话。老子的年代距今已十分久远,但实践证明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近半个世纪前,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著名的“蝴蝶效应”。该理论的提出是受到一个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的启发: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人民时报》曾有一则报道,写的是中国气象局的许小峰同志从“蝴蝶效应”的启示谈进一步做好我国的气象工作,强调不应忽视任何一次灾害天气出现的征兆,一刻也不应放松全程预报服务。

  我国探月工程团队有一套成熟有效的工程管理模式,核心是抓细节。遇到问题,领导者不当“回头干部”(汇报时回头问下级),而是到一线了解情况,把握所谓“节点控制”,每个分系统完成后,都要全面审定它的指标和质量情况,达标者放行,未达标者“补考”,非常细,非常严。

  我认识医务界的一些老专家,有的已作古,有的仍健在。协和医院的张孝骞教授在晚年亲自给刚念本科的学生讲课,他说:如果说我行医60年有什么经验可谈的话,“戒、慎、恐、惧”4个字大概可算做第一条。《协和医事》一书记录了他经手的一个病例:一个病人痰中带血,下肢浮肿入院。化验结果是,尿中有红血球。主管医生诊断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张孝骞参加了会诊,在对病人作了初步检查后,也同意这个诊断,并且拟定了治疗方案。张孝骞回到办公室,但放心不下,唯恐诊断中会有疏漏。经过反复思考,第二天他又到病房为病人作了一次检查,发现病人的腿部静脉有点异常。他根据这个线索追踪下去,果然证明病人患的不是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而是移行性血栓静脉炎。这种静脉炎,造成了肺、肾等多种脏器损害,给人一种假象。张教授工作的认真严谨、对细节的重视,一直影响着医务界的几代人,也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些与他有过接触的晚辈和朋友。

  见微知著、重视细节,古今中外皆视之为做事的基本要求。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这句话的哲理在于,在生活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就像鞋子里的沙子,及时倒出才能继续前行。

  现在人们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战略决定成败,细节保证不败。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们办事常用的口号。任何一项工作的成功都是一件一件小事、一个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不重视细节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爱因斯坦说过,“凡是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有不少善于把握细节的人,他们懂得“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不论做人还是做事,要学会发现细节,重视细节。比如,我们起草文件,从标题、内容、结构到格式、标点等都应考虑得很仔细,体会和建议都应做到深思熟虑,切中要害,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像样,才有价值。

  我们平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不注意求证,细节经不起推敲。关注“小事”的好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有人说,细节有时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要以一颗求知、求真和好奇的心关注细节,多问为什么,多逆向思维,多作比较。忽略“小事”、轻视细节往往带来不良后果。重视“小事”,不放过细节,工作就能做得更加扎实、更加圆满。

 

做事"三戒":三戒寻找借口

 

在这里,我还想举张孝骞大夫的例子。50年代后期,有一名中年外国人到协和医院求诊。病人入院时症状非常紧急,气喘、心痛、呼吸困难,很有些像心脏病。张孝骞给他诊断过,觉得他心脏病依据不足,一时也下不了结论。后来,病人的病情稍有缓和,便要求出院。不久,他突然休克,抢救不及,死去了。经过尸检,医院发现他是肺动脉栓塞所致。这时,张孝骞才明白,发生栓塞的原因是由于他患有静脉炎。但当初问病史时没有问出来,也没有去翻他的老病历。张教授后来说:“这个例子,我曾向许多人谈过。要求一个医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但重要的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随时准备在新的事实面前改变原来的结论。”

  一个人事事都懂、样样都通、都做得完美不大可能。智慧和才干是在不断纠正自己的过失、弥补自己的缺陷、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增长起来的。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出了问题从不找借口。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的词汇中没有“借口”二字。

  有位学者讲过,成功的人永远在寻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寻找借口。当你不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从不找任何借口的老实人。这样的人无论何时都不忘自己的责任,出了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解决问题自己去想办法。美国学者格兰特说过:“如果你有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这句夸张的比喻,以极端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什么时候,明白自己的责任,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做,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288-279287.html

上一篇:中国岩土工程物探的成长与展望
下一篇:岩石声发射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