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本文是差不多两年前一位记者对我的专访,谈到学校发展的一些理念和观点,限于篇幅,没有完全展开。最近准备校庆,记者把这篇文章找出来要我修改,现贴出做纪念。我把记者写的前后按语和一些插话都去掉了,与即将出版的书里的文章略有不同。
明确学校定位,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对肖立志教授进行了专访。按照事先的约定,肖教授对学生培养和学校发展两大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有实力、有特色的大学。50多年的办学经验,沉淀和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从内部的如各种完备的规章制度、学科特色和各类顶级专家的聚积,到外部的如地域优势、行业优势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在全国已经奠定的基础,都使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人感到自豪。但是,如何保持传统地位,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对于从校长到教授到学生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既是极有吸引力的目标,又是很大的挑战。
无论做任何事情,第一个问题都是合理定位的问题。学生培养如此,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如此。
学生刚进校时,具有无限的可塑性。学校的培养则是要规范他,使他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行业的发展和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需要。未来的社会需要、行业需要和学科需要成为我们对学生培养定位的基本依据。
像中国石油大学这样一个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学校,应该继续定位在能源、尤其是油气工业。而学生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包括对油气工业的热爱;系统和前沿的知识;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
肖教授把“热爱”放在第一位,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不仅把它当成一个工作,当成一个职业,更要当作一份事业。事业才是真正值得毕生去投入的――不计得失和回报。
其次是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知识包括历史积淀的传统知识和正在兴起的前沿知识。知识结构则是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是知识的前因后果,是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同语言学习包括“词汇”和“语法”一样,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使学生掌握足够多的“词汇量”,即知识的基本要素,同时,要善于应用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新的知识。
肖教授在大学期间曾根据专业特点,尝试过建造一棵“知识树”。它包括根部、茎部、树枝、树叶以及果实。“树根”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树茎”是专业基础知识,树枝和树叶则是专业知识的表达方式,“果实”则是事后收获的成就。要想叶茂果盛,你就必须根深茎粗,即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再次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四年毕竟是短暂的,所学知识可能大部分不能直接用上,真正需要的知识要靠工作中继续学习。所以,学习能力将成为一种生存能力,是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培养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人才的成长过程是有阶段性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模仿,像小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一样。在为人处事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我们也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一个积淀深厚的行业或学科,模仿期会相对长些。我们常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因为榜样给人以目标,给人以精神的鼓舞和模仿的对象。通过模仿,超越榜样,超越伟人,超越英雄,是我们平凡人走向创新,走向自我的重要方式。肖教授喜爱看人物传记,他说,可以从伟人传记中寻找精神养分,寻找自己的影子,确定目标,从而激发生活的勇气和学习的动力。肖教授担忧地说,现在的大学生好像缺失了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愿意模仿。看不起存在的东西,这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太自负。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底蕴丰厚;石油工业人才辈出,技术高尖。只有通过学习,通过模仿,熟悉学科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真正有所创新。
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教授队伍,培养创新型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创新、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原创性成果,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所处的行业,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这样一个万千世界,想留下真知灼见,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一句话,你必须了解这个世界,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才能通过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实验――物理的或数值的,通过学科的交叉,通过学科的综合,获得一点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创造发明。肖教授指出,“实验”、“综合”、“类比”、“交叉”是创新的基本方法。实验即分析的办法,从基本原理出发,去假设,去推论,最后通过实验来验证;综合,即要在不一样中、在差异中找出规律,找到相互联系;类比是通过不同事物形式上的相似性,推断其内容上的相关性,找出内在的联系;而交叉则是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课题之间找到未曾开垦的地方,发现新的现象,找到新的规律,做出原创性成果。
肖教授认为,哲学和人文科学对工程技术人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多学些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可以使人少走弯路,也更容易进入状态。哲学和人文科学好比“土壤”,你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则是“树”。他说,“树”要长大、要成才,一是看“树”种好不好;二要看“土壤”肥不肥沃。如果缺乏哲学人文修养这些肥沃的土壤,“树”种再好,也无法“参天”。哲学和人文科学修养的匮乏是我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工作者难以作出划时代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肖教授说,我们应该多花些时间来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行业、学科,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特别推荐大家要读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发展史》、《石油工业发展史》以及《Theory of Knowledge》。这些书会告诉我们,知识是什么,科学是什么,技术是什么;知识是如何发展的,科学是任何发展的,技术是任何发展的;知识、科学、技术以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技术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发展知识用什么样的方法,发展科学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及发展工程技术又用什么样的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史,了解石油工业发展史,不仅增加兴趣、增强信心,更能够让我们知道那些事情是真正值得奋斗终身。肖教授形象地说,有了历史的知识,有了科学技术哲学的修养,有了本学科的“知识树”,你就会有方向感,像坐在飞机上,一揽众山小。否则只能在森林里面找方向,容易迷茫,不知何去何从。
当记者问到,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品德时,肖教授说,人类有些优秀素质和品德是共同的,不管什么时期或时代都需要具备,例如忠诚、敬业、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等等。在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这个行业,还要特别需要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牺牲精神。一个团队一定有领袖,有骨干,有辅助人员。为了团队的目标,不同个性、不同想法的人走到一起,就要能够互相宽容,互相尊重,服从团队的意志,这就需要有牺牲精神,为了团队而牺牲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利益。他说,石油行业的事情很难由一个人完成,不象艺术讲究个性,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石油工业是一个需要集体英雄主义的行业。其次,当代大学生还应该具备充分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我们处于网络时代,文献和信息的查询与获取十分便捷,充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成为必要和宝贵的品德。
关于学校今后的发展,是记者
当然,国际化发展道路也存在很多难题和挑战。迄今学校科研项目、技术服务、毕业生就业等的主战场都在国内,而国际与国内毕竟有许许多多的不一样,甚至有本质的区别。国际化,在一定时期内,对相当一部分人,会感到不适应,从而导致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及经费的下滑。对于学生,走向国际,则在外语、计算机、综合素质等方面有全新的高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学校的方方面面,为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做好“卧薪尝胆,数年磨一剑”的准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