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的研究人员必须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发表,这样才能使人类的研究成果在流动中获得增量。而自己的研究成果要能发表特别是在同行共推的最高刊物上发表则需研究人员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而如何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写作能力呢?
当然,要提高写作能力的人第一要义是每天训练写作,正如果戈理所说:“写作的人象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完全服从思想”。除了叫手完全服从思想外,要提高写作能力还有一些常为初写者忽略的写作和修改方法。现粗略概括见下:
1、研究中的“脱衣法”与写作中的“穿衣法”
这种方法特别用在理论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中,用在学位论文及书稿的研究和写作中。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冒天启在随孙冶方撰写《社会主义经济论》时,将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概括为脱衣法和穿衣法相结合、逻辑演绎和历史进程相结合。读时感觉很形象这里便借用使用。具体而言,“脱衣法”指: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也即研究要从具体开始,要充分地占有各种材料,把研究对象的各种外在表象,如同脱衣服一样,一层层脱掉,进行思维的抽象,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表述的“穿衣法”是指:从抽象到具体的表达方法,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从最抽象的内核开始,一步一步地将各种社会现象添加上去,将逻辑演绎与历史发展统一起来。
2、研究中的“自我中心”与写作中的“读者中心”
研究强调“我思”,强调一种独立思考精神,但写作则要强调“他者”,强调一种读者意识。
许多人初写文章之时,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学术论文不同于随笔,你必须追问,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与同类文章有什么不同处?有何意义?它能引起编辑和读者的兴趣吗?你需要提醒自己务必从读者角度考虑自己的论文:读者为什么要读我的论文?人们为什么要关注我们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能给他人的研究提供怎样的学术资源?他人在我们的研究基础上下一步能做什么?读者将会存有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写论文使读者阅读起来更清楚?这种思维方法如同准备做报告的思维方法一样:做报告之前,重要的不仅仅是想清楚自己要讲什么重要思想,而且还是要想清楚听众是哪些人?他们来听报告,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怎样讲才是对听众来说有价值的?怎样建立起自己的报告和听众的联系?这也和广告学、消费者心理学的原理类似,即要分析受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这个要点(从读者角度分析),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方法,一般人很难把握。
3、写作意识的“在场”和论文主体的“不在场”
上面提到文章的写作如同学术的报告需要有“他者”(读者和听众)意识,这样授者才能与受众互动,思想和知识才能在流动产生增量。但论文一旦投递出去写作主体便开始“缺场”,也就是说,这时你的思想完全是通过文字来说话,不容主体的补充和申辩。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概念的界定、观点的阐述、论据的确立、逻辑的推理都必须清晰、严密使人无懈可击。
如何确保论文主体“不在场”的状态下,能使读者接受的你的观点?除考虑论文需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和要求外,选题和立意上还需考虑具有“普遍性”,这普遍性并不意味着“非常大”和“非常重要”,而是意味着受众都能接受它。这就如同作为万能输血者的“O型血”一样,人们都能接受它。
隋性与自利同时并存于人身。需要发现受众和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并使之早早明确。那么,你的受众才愿意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受你的信息。你必须开始就确立一种公信力,使你的受众对你的信息建立一种信任。任何一种沟通,都必须理解受众的需要。任何一种沟通开始之前,你都必须了解,受众所属及其所需,这样你才能围绕这些需求呈现你的观点和理论。
4、写作与修改中的“捍卫”和“批判”
为了帮助自己思维慎密,文章需要修改,修改文章的时候应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用审稿人的眼光来挑剔地看自己的文章,经过不断修正提高文章的水平。千万不可对自己的文章拥有盲目的乐观和自信,得到稻草以为是得到金条,那么就投不中。也可以请专家、同行、同学帮助看一下文章,提出尖锐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从审稿人的角度去修改文章,很有用处。因此,我们可以自己也可以请懂行人的当“模拟审稿人”进行把脉,根据意见进行修改,以提高论文的水平、提升论文的命中率。
当做到上述一切后,论文的写作具体到写作方法也有很多“战术”。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承起转合的流畅性、逻辑推导的严密性和论文主题的凝练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