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叫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是世界上大豆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国内东北大豆产区黑龙江严重发生、河北、北京、内蒙古、河南、安徽及山东等14省市严重发病。田间发病后植株矮小,瘦弱,成片发黄,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到90%,甚至颗粒无收,对大豆生产威胁很大。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垫刃目异皮科,异皮线虫属(胞囊线虫属)。线虫的明显特征是雌雄体异型,雄虫线形,雌虫体鸭梨形或柠檬形。线虫的发育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其中2龄幼虫为侵染线虫。
我国大豆种植存在多样性,不同地区线虫致病力有明显差异,因此生理分化明显。目前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分化的研究生理小种(分别为PI-90763、Pickett、Peking、PI88788和Lee),和HG专化型。
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东北大豆产区主要是3号小种,另外还有14号、1号、4号;黄淮豆区主要是1号和4号为主,北京以4号为主,安徽以5号为主,山东以1号为主。
大豆胞囊线虫主要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胞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所以胞囊中的卵在土壤这能存活长达10年之久。条件适宜时,从卵内孵化的二龄幼虫进入土中,从根毛处侵入,在寄主根部皮层寄生,发育,雄成虫交配后进入土壤中,雌虫腹部膨大后突破表皮外露,仅以口针吸附在根表层细胞中,发育成熟后胞囊死亡脱落入土中或在病根上越冬。土壤干燥则有利于线虫的存活,发病重,土壤质地以沙质土山岭薄地、碱性土等适于线虫发育,侵染,病重。大豆多年连作导致病害逐年加重。
目前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以选育抗线虫病的品种为主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均不提倡使用化学农药,且目前尚无有效可使用的化学农药;轮作也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
抗胞囊线虫病的抗病育种工作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育种家们先后育成了一批抗病品种。抗线虫1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李云辉研究员育成的我国第一个抗线品种,目前抗线4号、铁杆1号都是大面积推广并增产的品种;目前抗线虫育种工作进展迅速,抗线8号、05-1009、1028、1071、齐黄系列等品种(系)都是抗性好的品种。但由于各地线虫小种类型不同,而且培育的品种大多是针对本地区小种类型培育的,大多数抗SCN3号生理小种。
近年来生物防治工作是研究的热点,放线菌、大型真菌、黑曲霉、白僵菌、拟青霉等都是有效的菌株,今后需加强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中试熟化的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