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方法
周少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102206,zsx@ncepu.edu.cn)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无穷的数学定义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中国传统哲学之物极必反的数学表达。基于物极必反,本文分析和阐述了我们的世界没有绝对的0的客观事实,并对物理学的研究范围进行了分析界定。鉴于0的缺失,分析认为以0点为镜像对称的物理概念均不能成立。分析了质点假设与0以及物理学方程面临的哲学问题,指出这是物理学方程仅仅是客观对象的近似描述的原因。经过逻辑推理,本文认为无穷大与0等价,我们的世界本质上只有0和1两个数,我们只需要这两个数就可以描述整个世界。尽管我们的世界没有绝对的0,但我们必须设置0点才能分析所研究的对象,因此0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等重新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认识论、零、无穷
一、引言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有句名言:“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像无穷那样深深的触动人的情感,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像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
无穷问题研究之所以如此牵动人类的心,是因为它不仅仅涉及到数学,而且涉及到物理科学和哲学,涉及到宇宙的真谛。之所以至今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是因为其状态无法达到。
本文从数学对无穷的定义出发,结合物理学没有绝对0的客观事实,阐述和解释了0与无穷的关系,并对物理学的质点假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释了物理学方程只能是客观物质世界近似描述的必然原因。经过逻辑推理,指出只需要0和1两个数就可以描述一切我们的世界。结合0和1的是非逻辑关系,解释了悖论的实质。指出0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而趋“0”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哲学的基本问题重新进行诠释。
二、无穷小与无穷大不构成对立统一体
无穷大与无穷小是一个神秘而复杂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不仅仅涉及到数学,实质上还涉及到物理学和宇宙学。由于二者常常“结对”出现,这意味着它们还涉及到哲学,因为粗看起来,二者俨然象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数学对于无穷小和无穷大的定义是【2】:若limf(x)|x→a=0 ,则函数f(x)称为当x→a时的无穷小量。若limf(x)|x→a=∞,则函数f(x)称为当x→a时的无穷大量。对于无穷小的解释是无穷小是无限趋于0,但不等于0;对于无穷大则没有类似的解释。然而,这种定义和解释实际上并不是很严密。由于上述表达方式不便于理解,因此,我们换一种简单的形式进行阐述。
假定将一单位直线分割为x份,1/x代表每一份的大小。当x→∞时,1/x→0。根据数学定义,1/x是无穷小,而从严格意义上讲,x只是趋于无穷大∞,并不等于无穷大∞,如果将x称为无穷大,x→∞就成了无穷大趋于无穷大,这不符合逻辑。如若不然,它又是什么呢?因此,对比1/x→0,x→∞的关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数学将x→a,f(x)→∞时的f(x)称为无穷大缺乏严密性。数学借助于函数的极限来定义无穷大,掩盖了其不严密性。
从逻辑对等角度看,由于x→∞时,1/x→0,因此不难看出,x与1/x构成对立统一体;对应的,0与∞也构成对立统一体。而无穷小与无穷大不构成对立统一体,将其放在一起并列描述,是“对称性的概念”导致的偏差,这说明数学和哲学对0、无穷小和无穷大还存在模糊认识。
三、物极必反的数学表达与中庸思想
x•(1/x)=1是数学恒等式,其哲学意义在于对立双方统一的结果是回归本原,它们之间的关系则体现了中国哲学关于物极必反的哲理。即,当你穷极一个事物的某一个侧面时,其另一个侧面必然走向你所追求的反面。如将一段直线无限地分下去,可以得到无穷小量(1/x),但是同时你也付出了近乎于无穷大(x)的代价。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别做寓言里“掰玉米棒子”的熊瞎子!如果将“掰得”的东西以及“掰的过程”都统统“扔掉”而不予关注,当然也就不会觉得付出了什么代价!
获得最大的收益,付出最小的代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多目标优化的数学问题。根据数学,其可行解必然是一个个的折中方案,因为所能付出的代价或所具备的资源条件是有限的。这是中庸哲学思想所决定的,不遵循中庸原则必将事与愿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庸不等于平庸,中庸并不限制伟大的壮举,只是强调是量力而行而已。
必须强调的是,不能讲数学结论是中庸哲学的基础,我们的先贤是在数学和物理学远不发达的古代,总结出物极必反的规律,并提出中庸哲学思想的。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四、物理学的研究范围
当1/x→0时,物理学走进微观领域,从分子,到原子、原子核与电子,从原子核,到质子和中子,再到夸克、中微子和胶子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所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微小,物理学面临的困难就越大。因为进入微观世界越深,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导致粒子加速器的容量越来越大,因此,微观物理学又常常被称为高能物理学。但是无论怎么分下去,也不可能到达0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粒子在加速过程中不断有光子释放出来,消耗或抵消了加速器施加给粒子的能量,这使得粒子加速器在微观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显得十分有限。而且,粒子加速过程中释放出光子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另外,对微观世界的观测也存在难以逾越的困难。因为作为最有效观测媒介的电磁波对微观粒子运动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现代物理学之不确定性原理所描述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考虑观测手段的影响,微观粒子运动是否是不确定的很难得到证明。例如,电子绕质子运动呈电子云状。但这是电子运动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呢,还是观测手段影响造成的呢?我们无法确定。
有人会说这是科学发展阶段性的反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必将发明更精确和更有效的观测手段,这种想法虽不无道理,但不难想象,无论什么样的观测手段,都会对微观粒子运动产生影响,这使微观粒子世界具有不可观测性,使人类无法穷尽。
而当x→∞时,物理学进入天文学和宇宙学。面对浩瀚空隧的宇宙,人类不免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虚空感。因为尽管天空中不乏繁星闪烁,但物质世界的绝大部分空间呈几乎绝对真空和绝对零度的特征。而且在观测上,我们面临的困难也一样无法逾越,因为自然界慷慨赋予人类的、也是最可信赖的可见光(电磁波)也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使我们所能观测到的东西(信息)则趋于0,因此,人类所能研究和描述的宇宙是有限的。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x,1/x]是物理学所能描述的范围,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均在这个区域内!显然,这里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丢失了数学和物理学中司空见惯的“0”。
五、物理学没有绝对的“0”
一般来讲,“0”是自然的,也是不言而喻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原点被设为0点,这样的处理方法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宇宙,其原点在哪里?是我们的地球吗?人类建立的宇宙模型都以地球为原点的模型,而建立者对原点的设立或者避而不谈,或者闪烁其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3】在解释宇宙膨胀时,就借球体表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随球体膨胀而逐渐远离,来淡化其宇宙模型的原点设定为地球所面临的哲学、物理学基本问题。
不管宇宙是否存在绝对原点或者绝对的原点在何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类将地球视为宇宙原点只能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宇宙的原点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原则性意义的难题。
实际上,物理学没有绝对意义上的“0”点。从绝对值的角度看,任何物理量都不可能为0!最基本的物理量如绝对温度、绝对压力和绝对速度等均不能为零。
1906年德国化学家奈斯特在研究化学反应在低温的性质时得出结论:凝聚系的熵在可逆定温过程中的改变随绝对温度趋于零而趋于零,即lim△S|T=0=0 。1912年奈斯特根据这个定理进一步推论出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原理,这个原理是:“不可能用有限个的方法使一个物系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4】——即热力学第三定律。
除上述几个基本物理量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量——时间,它是否存在绝对的0点呢?根据相对论,绝对时间为0,宇宙空间则必须为0,宇宙大爆炸假说正是这样描述的。这时物质密度必须无限大、温度必须无限高。但是根据本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判断不可能绝对为0的物理量,也不可能达到无穷大。因此,时间也不存在绝对的0点,即宇宙不存在开端问题。
实际上,物理学中没有绝对的0,宇宙就没有绝对的原点,现代科学的时空坐标——三维空间+一维时间所构成的四维坐标系就失去了其建立的哲学和物理学基础,因此,寄希望于物理学方程描述宇宙的全部纯属妄想。
六、“0”丢失了,对称(宇称)会怎样?
数学上,1+(-1)=0是不言而喻的。笛卡儿坐标系中,0作为坐标原点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由于0的存在,1与-1的对称是显而易见的。物理学中,1与-1被称为镜像对称结构,也称宇称变换。哲学和逻辑学往往将这种对称结构视为对立统一体,之所以这样,与人类对“虚无”的情结不无关系。因为1+(-1)=0,即对立双方统一的结果等于0,似乎归于虚无了。粒子物理学中的粒子与反粒子相遇发生的所谓“湮灭”现象,几乎被看成了对立统一双方回归虚无的佐证。我们暂且不去分析湮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单说“湮灭”一词,就不难看出“虚无”在人类心灵中的位置。
然而问题绝非如此,为了便于阐述,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给予说明。
物理学问题:如果力矢量r与-r 作用于一点,尽管这时r+(-r )=0,但实际上这种对峙是维持平衡或稳定的关键,比如,月球相对于地球、地球相对于太阳、太阳相对于银河系等等。
经济和社会问题:乙欠甲x元,甲也欠丙x元,甲的账面上x+(-x)=0,这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问题。但实际上,这一简单的财务平衡却潜藏着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关系,焉0之有?如果谁要欠钱不还,打破这一和谐的社会秩序,必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几何和空间问题:以任意一点为参考点,无论什么方位,其对称两点均落在以此原点为中心的球面上,两点的距离为球的直径。对于平面,这样的对称则构成一个圆。
生物学与社会学问题:雄与雌的结合构成一个繁衍后代的基本单元。
物质成分问题:所谓的“金无足赤”本质上是指不可能达到其杂质为零的状态。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不难看出,将物理学以及社会实践中的这种x+(-x)=0视为回归虚无是很荒谬的,只要你赋予变量x以物理的或实际的意义,其统一的结果就不可能完全归于0,而什么也不留下。
物理学中的粒子与反粒子碰撞发生的所谓的“湮灭”现象,其实质是“质量”向光子的能量转化,所谓的“湮灭”并不是回归所谓的“虚无”。粒子与反粒子的数学符号也不能表示为x与-x,而只能表示为x与x-1,符合x• x-1=1的对立统一关系。即对立统一的双方回归其本原——能量,决不是什么虚无。由于x• x-1= x1+(-1)=x0 =1,不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实质上看!这里的“0”绝不是“虚无”,但可以涵盖虚无。
不难得出结论:丢失了0点,意味着物理参数失去了镜象对称的基础,因此,宇称是否守恒不应从镜象对称角度去考察。对于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证明的宇称不守恒的τ-θ之迷【5】:τ+→π++π++π-和θ+→π++π0,其内秉宇称平衡(或守恒)是其τ-θ介子指数的代数和,即(+)=(+)+(+)+(-)=(+)和(+)=(+)+(0)=(+),其电性是平衡的。用(-)3和(-)2,或(+)·(+)·(-)和(+)·(0)来证明宇称不守恒没有理论依据。而且,华裔科学家吴健雄所做的极化钴-60原子核的β衰变过程:60Co→60Ni+e-1+υ-1也符合0=0+(-(-1))+(-1) =0的平衡原则。因此,微观粒子衰变不存在所谓的对称性破缺问题。
推论:0点丢失了,以0点为镜像对称的物理概念均不能成立,比如,不可能存在所谓的负引力、负质量和负能量等概念。物质、反物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也需加以慎重分析研究。关于暗物质,也需慎重对待,如果将可见光以外的电磁波都称为暗的,那么地球等几大行星及其卫星在宇宙中都属于暗物质,这没什么特别的。如果借此给引出什么负引力来,纯属主观想象,没有任何的根据,而且是十分荒谬的。至于这些暗物质到底有多少,则由于其不具有可观性,因此也是无法准确度量和确定的。
七、“质点”假设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物理学方程正是建立在质点假设基础上的,根据《辞海》,质点是具有一定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物理学中的一个科学抽象概念。实际物体都有一定大小,但当其尺度在所讨论的问题中为很小时(例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半径比太阳地球之间的距离小很多),可以不计物体内部各处运动状态的差别而把它看成质点,使问题大为简化,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当符合。
之所以质点被假设为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是因为若不如此假设,就不能方便地建立物理学方程。但是,由于如此假设的质点是不能用密度等物理量描述的,所以质点只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由于物理学里没有绝对的“0”,假设物体没有“大小”违背了这一客观事实,因此,建立在质点假设基础之上的物理学方程只能是研究对象运动规律的近似描述。
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物理学是通过质点假设将物质与运动分开来研究的,这在哲学上是存在问题的。这是因为:如果撇开实际上不存在的质点,物理学的运动方程从形式上看就是一种“纯运动”。从理性的角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基本哲学思想,尽管物理学的大部分结论都被认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支持。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将运动看成物质的属性?谁人能证明物质运动的客观实在性一定亚于物质本身?实际上,在量子力学中,已很难按经典物理学那样分离物质与运动了,这是因为其精度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了。因此才有了量子态和不确定性原理之说。这说明对微观粒子领域,基于质点假设的物理学已经不能胜任了。
不作质点假设,我们无法建立物理学方程;反过来,由于质点本身无法自解释,使基于质点假设建立的物理学方程触及到哲学基本问题。只是由于物理学科学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人类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甚至使人对物理学以及科学技术产生崇拜和迷信心理,很少有人回过头来再对质点假设的哲学依据作客观、冷静和理性的思考。毋庸讳言,产生这个现象本身就值得人类深思。
八、[0,1]的世界
0是什么?∞又是什么?按逻辑对等的原则,0和∞是对立统一体。根据前文,0是不能达到的,这与∞不能达到是一致的。数学上认为1/0没有意义,其主要依据是分母为0没有物理意义,但却认为1/∞=0。实际上从x→∞,1/x→0的逻辑关系,可以认定1/0≡∞,即0与∞在逻辑上等价(当然,数学中无穷小和无穷大还有层次或阶数之分,其意义可能只限于数学本身,限于篇幅,本文不予讨论)。不难想象,可以借助于对0的理解来解释无穷大(∞),或者说,宇宙问题可以借助于对0的理解进行阐述。现代宇宙学借助微观粒子特性的研究来研究宇宙现象,应该说这正是x与1/x之物极必反的逻辑关系所决定的。但是0和∞都不在物理学研究范围内,因此对宇宙的理解和诠释,仅物理学不能胜任。
由于0和∞逻辑等价,[x,1/x]是物理学研究领域,由于x•(1/x)=x0=1。因此,可以认为我们的世界本质上只有0和1两个数。逻辑学的“是非”对称和控制论的“与非”门,都可以用[0,1]表示。在计算机中,只运用了[0,1]两个数的逻辑运算就演义了整个世界,这粗看起来只是一个巧合,但实际上是人类选择了一个最简洁的方法处理所有的问题,暗合了宇宙之真谛。
计算机系统的逻辑运算是分层分类的,所体现的就是数学所说的维数。所要表达的事物越复杂,其对应的维数就越高,这是计算机逻辑运算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用这种最简单的[0,1]是非逻辑运算,演绎着最复杂的客观物理世界与主观人文世界。
九、[0,1]是非逻辑与悖论的实质
[0,1]是非对立是一切悖论的逻辑根源,所有的逻辑悖论都可以在[0,1]是非逻辑上找到其根源,那就是站在“是”上说“非”,即[0,1]背反。比如说谎者悖论,其实质是立论者作为一个整体的部分,位于“1”,却指称其全体讲假话,即没有人说真话,去到“0”位,其悖论性显而易见【5】。
“称呼”悖论——以“叔叔”这一称呼为例,一个家庭有数个儿子,儿子们也都有自己的孩子,按中国人的称呼方法,他们的孩子称比自己父亲小的为叔叔,但是对叔叔的称呼,如果要按长幼排序,在自己家里是无法进行的(因为同位于1位),只能按外人的称呼进行,否则就会产生悖论。比如,老二对于老大的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叔,如果真这么称呼,就会与外人对这几个儿子的称呼发生矛盾,产生悖论。
李白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及成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揭示的是同一个道理,说明只有站在事物的外部,即处于0位,才能完全看清处于1位的事物之本质。进一步,人作为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1位,不能处于0位,要看清宇宙的全部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本文认为[0,1]是非逻辑是解释一切悖论的基础。
十、“0”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方法 ——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依据。有关这个问题的阐述非常多,本文不想讨论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从“0”的角度,对此问题的实质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这符合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果没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就没有人类的存在,自然不可能存在人的意识,因此,得出物质决定意识的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与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我思故我在”是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观点,如果撇开唯心主义的政治性及其引申出的其它枝节问题,它也符合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果没有人类智慧(或意识)的存在(更一般地讲是生命的存在),就没有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是否存在等等一切问题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一切归于虚无,因为客观世界及其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人类的认识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唯心主义也是言之凿凿,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值得关注的是,“没有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本质上指的就是一个虚无的、什么都没有的“0”状态,在这个虚无的状态,还有什么可以辩论或值得辩论的呢?而“如果没有人类智慧的存在”,也是假定了一个0的状态。事情就是那么让人匪夷所思,一方面,“0”是不可能达到的状态,但另一方面,0又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方法。
只有通过设定0点,我们才可能在一个相对时空内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物理和社会等现象。在数学和物理学中,也是通过设置“0”点或原点,建立坐标系和方程来描述客观物质对象。不设置这样一个相对的0点,我们无法描述我们眼前这个纷繁的世界。因此可以说,没有0点,就没有数学、物理学,也没有哲学。
由于绝对的0点是达不到的,也就是说绝对的虚空(或虚无)是不存在的,客观世界与人类认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奇妙的。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人类都是基于自己心中的“0点”或“原点”看世界的,因此,“0”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方法。
实际上,宇宙大爆炸假说也是在此基础进行推演的,如宇宙是从无穷高温度与无穷大密度的一点爆炸诞生的。由0与无穷等价角度看,这也是从设置0点开始的;尤其是其假定了“一点”,实质上也是指称一个没有大小的0点。
回到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的关系问题上,实际上它是“因果律”支配下人类理性思维产生的问题。因果律认为凡事皆有因,它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或普适的,但并没有得到合适的证明。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结论是否正确,而在于假设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因为“如果没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如果没有人类智慧的存在”能不能作为假设前提本身就是需要论证的问题。如果无法证明假设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我们又凭什么判断谁对谁错呢?
事实上,是不是凡事皆有原因?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否需要理由?从物理学没有绝对的“0”点这一客观事实,可以认为宇宙没有起源或开端,它一直存在着,不断地演化着,它的存在不需要理由,不依赖人的意志而存在。这是唯物主义的,但其也决定了“如果没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不能作为假设前提。
反过来,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何时产生至今也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因此,“如果没有人类智慧的存在”是否能作为假设的前提,目前尚不能确定。由于人类文明史只有短短的几千年,相对于地球、太阳系和我们可见宇宙范围的物质世界的形成时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因此,唯心主义的假设前提是具有实质意义的假设前提。
唯物主义的大前提不成立,其小前提——“没有人的客观存在”才是具有实质意义的假设前提。对比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客观存在”与“人类智慧的存在”的关系,即人与人的智慧的关系是判断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否正确的关键。
人是动物的一种,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具有高度的智慧,否则不成其为人。人类的智慧决定了人类所看见的自然界与其他动物看见的自然界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或性质。人与人的智慧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却由此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这不能不说是人类认识世界局限性的一种反映。实际上,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但是如果没有人类智慧的存在,其是否存在也是毫无意义的。
进一步分析,本文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劳动本身就意味着人类智慧已经存在,因此不是人类产生的原因。但是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
本文认为,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没有起源,但宇宙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却是有起源的,是宇宙不断演化的结果。人作为客观宇宙一个具体的组成部分,也是宇宙演化的结果,是有起源的。但是对于人的起源,迄今没有一个令人心服口服的科学结论。本文在此提出一个纯主观的猜测:智慧的产生纯属偶然,而人的形成则是智慧的必然。
根据遗传学,许许多多动物的遗传基因的绝大部分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极少数。基于此,本文推测是某种宇宙突变,或突发的高强电磁波的辐射等,改变了先前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从此,它的后代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开始了实践,并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人的手脚逐步分了工,形成现代人的样子——即劳动创造了人的形。
众所周知,“太空育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是太空不同于地面的辐射、重力和磁场环境等条件,改变植物遗传基因,从而可以实现物种的改良。动物遗传基因改造更深奥、更神秘、更复杂、也可能更危险,但不是不可能的,现代科学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进一步推测,人类的发展是思维能力不断进化的过程,它也可能与天体演化或天象有一定关系。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上看,公元前的几个世纪是几大人类文明的繁荣时期,而中世纪思想的禁锢、社会的黑暗却也相差无几,是否与天象有关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十一、结束语
1代表客观物质世界,“0”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方法;没有0点,就没有数学、物理学,也没有哲学。人类只有通过设置0点才能认识世界,而且人类正是以自己为原点(中心或0点)认识世界的。
促使对立双方的矛盾特性趋于0是解决问题的方法;0的作用在于促进对立双方发生质的改变,促使其矛盾特性消失,从而使对立双方重新回归其统一体。
由于绝对的“0”是不存在的,平衡只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不断产生出新的不平衡,这是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即0体现了是客观规律的作用;0是一种平衡关系,是“秩序”的表现形式;“0”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数。
从x•1/x =x1+(-1) =x0 =1的形式上看,0与老子所讲的“道”颇为相似,由于“道”的哲理深邃,我们很难准确把握老子之原意,但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6】——“0”的深奥与宇宙的神秘是一样的。
宇宙是无穷的,其魅力也是无穷的,尽管物理学所能研究的范围是有限的,但人类对宇宙和物质世界的科学探索和哲学思辨是没有止境的,这也正是科学与哲学的魅力所在。
数学、物理学和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本文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与哲学之关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复杂,涉及的问题过多,绝非本文所能完全解答。而且,本文的研究还非常粗浅,因此谨作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2000年10月。
2. 《数学手册》编写组,《数学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3. [英]史帝芬•霍金/著,许明贤,吴忠超/译,《时间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
4. 曾丹苓,敖越/等合编,《工程热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5. 申先甲,林可济/主编,《科学悖论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6. (春秋)李耳著,《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后注:
本文发表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B2《科学技术哲学》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