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中医学研究之十三:中医诊断学

已有 572 次阅读 2025-3-28 16:53 |个人分类: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诊断学是建立在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之上的,按照这个规律,如果整体秩序井然,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缩影,此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局部的变化来判断整体的功能状态,即所谓的司外揣内。

中医诊断的对象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不平衡,更确切地说就是五脏六腑功能上的不平衡,有的功能亢进,有的功能低下,而且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程度的不同。而中医诊断就是判断五脏六腑功能是强还是弱,以及强或弱的量。诊断结果出来了,中医就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只要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

中医诊断方法很多,望闻问切只是最基础的诊断方法。

最高级的诊断方法是一望便知。亦即中医学上讲的“望而知之谓之神”,它指的不是望诊,而是一种直感。背后的原理就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变化一一对应。如果两个人质相似,那么两个人对天的感应也是一样的。具有这种高级诊断的人往往是体质敏感人,他们可以通过意识调整把自己变成被测人,此时,他们和病人的体感同步,然后直口说出自己的感觉就是诊断结果。比如,他感觉到自己的肝不舒服就会直接说病人的肝有问题,这种方法往往判断得极准。只不过这类人在社会上很少,但并不是不存在。

中级的诊断方法就是推算。主要是通过五运六气,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出生时间判断出一个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即先天的五脏六腑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根据发病时间判断它加剧了什么脏腑,让它偏上加偏,从而引发了疾病。

下级的诊断方法才是四诊。即通过身体某一局部来判断整体的功能状态,最典型的就是脉诊,判断可以五脏六腑的功能。当然也可以根据面诊,手诊来判断。

我们一定要明白,中医诊断的不是局部发生了什么疾病,而是整体的管理出了什么问题,因为如果整体管理秩序井然,局部细胞都是整体的一个缩影,此时身体是完全健康的。而整体的管理出现混乱,根源就在于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身体五个功能系统之间的不平衡。中医诊断就是来判断这种不平衡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79744.html

上一篇:中医学研究之十二:中医的病因学是什么?
下一篇:中医学研究之十四:中医是怎样治病的?它的科学性在哪!
收藏 IP: 118.248.211.*| 热度|

3 许培扬 农绍庄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IP: 59.152.39.*   回复 | 赞 +1 [2]农绍庄   2025-3-28 22:25
   望闻问切都是中医诊断所用的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手段,并无谁高谁低谁上谁下的说法。
IP: 223.72.65.*   回复 | 赞 +1 [1]许培扬   2025-3-28 18:24
这种"宏观把控-中观调节-微观干预"的诊疗体系,在慢性病管理、亚健康调理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其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了个体化、动态化的生命观,与机械还原论形成有益互补。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持核心思维优势的同时,实现与现代科技的语言对接和方法互证。
回复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实现与现代科技的语言对接
至于“方法互证”,就不要“郑人买履”了吧。
2025-3-28 22:27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 0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