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中医学研究之十:关于意识的种种疑问的答案

已有 674 次阅读 2025-3-25 21:26 |个人分类: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脑科学被现代科学称为科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大脑整个意识产生的过程用精密仪器根本观察不到,而此时想要去寻求哲学的指导,才发现人类的哲学思维几乎衰竭,再也找不到解决意识问题的办法。

真正的哲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苦难。古人生活艰难,哲学思维高度发达。而现代人生活富裕,哲学思维急剧倒退。因此,我们发现在古老的中医学中,却隐藏着对大脑认识的方法论。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在人体这个物质系统当中,肯定存在一个中心,而它是大脑呢还是心呢?

在现代科学中,大脑被认为是人体的中心,理由很简单,所有信息处理几乎都在大脑中进行。而中国古人则认为,大脑虽然高高在上,但它绝对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它应该服从于整体,绝不可能凌驾在整体之上。而真正能够体现整体力量的是以心脏为中心的脏腑系统,它通过血液的不对称供应控制着全身,也包括大脑中意识的产生,大脑在这里只是按照心的意志对来自全身的信息优胜劣汰的一个中心。通俗地说,在人体当中,五脏六腑是人体的董事会,心是董事长,大脑只是人体的总经理。

那么真正的答案应该是什么呢?系统科学告诉我们,作为系统的中心,它都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控制着整体的资源,而中心正是通过资源的不对称分配控制了整体。这个资源在人体显然就是血液,可谁控制着血液的分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以心脏为中心的脏腑系统,因此,心才是人体真正的中心。

其次一个问题就是意识还是物质?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局部,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在这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渗透其中,那就是把物质和意识定性地分开,如果意识不是物质,它怎么可能有反作用呢?但如果说物质决定物质又说不通了。

作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都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在自我,一部分是外在世界,两者首先是对立的,没有对立就没有自我,自我是在组成人体的每一个部分共同反抗同一个目标——外在世界变化中统一起来的。可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人要想存在与发展,就必须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与它在变化上的统一。而意识就是人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一种选择。

简单地说,物质决定意识真正要说明的是整体的自然决定局部的人,物质在这里不是死的,而是变化的大自然,意识则是内在自我的一种体现,它是人与自然相互妥协的产物,也是一种物质运动。

其三一个问题就是意识产生的物质过程?

当下的科学只知道所有信息都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它们先到后脑的各个功能区,比如,视觉区,听觉区,运动区等,产生了条件反射。可大家都知道,条件反射只是一种局部快速反应,它并不是意识,意识是有着统一目标的整体性活动。因此,在大脑中还存在一个信息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并由它强迫其它信息和它同步运动,反馈到全身,这才形成了整体步调一致的意识活动。

可这个意识产生的地方到底在哪呢?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脑的前额区,这也是人类与动物的关键区别,人类的前额区迅速膨大是人类出现的特征。来到大脑中的信息经过条件反射之后,就会通过缘脑向前额区过渡,最后所有信息在这里进行竞争,从而产生一个主导信息,由它来强迫其它信息和它同步运动,反馈到全身,有统一目标的意识便产生了。

第四个问题谁决定着哪一个信息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主导人的意识?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心主神志。中医的意思是,在人体当中,心才是人体真正的中心,它通过血液的不对称供应控制着全身,也决定着大脑中意识的优胜劣汰结果。因为血液体现了整体的力量,而所有信息要想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整体的力量,否则它永远竞争不出来。因此,真正决定意识的不是大脑,而是体现整体力量的血液分配,只要它支持哪一个信息,它都会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并主宰此时的意识。

第五个问题是意识的产生主要和什么有关?

绝大多数中医人都认为意识是由心主宰的。其实,大家对心主神志这句话有误解。首先看对心的理解,心在这里指的不是心脏,而是以心脏为中心的脏腑系统,它才是整体的代表。其次再看对神的理解,第一个意思是精神,心主神志说明了心主宰着人的精神;第二个意识是大自然,比如,阴阳不测谓之神,心主神志在这里说明了心的变化是自然意志的一种体现。还是用前面一句话,意识是人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一种选择,它不仅是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而且是自然意志的一种体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79310.html

上一篇:中医学研究之九: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一篇:中医学研究之十一:神经冲动的再研究关系着脑科学的突破
收藏 IP: 113.246.210.*| 热度|

2 许培扬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IP: 59.152.39.*   回复 | 赞 +1 [2]农绍庄   2025-3-26 22:01
   离开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逻辑与基本原理,难以理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
IP: 223.72.65.*   回复 | 赞 +1 [1]许培扬   2025-3-26 06:36
中医学对意识的探讨贯穿于其哲学基础、生理病理及临床实践的多个层面,其核心围绕“神”“形神关系”“情志”等概念展开。未来研究方向
神经机制探索:利用fMRI等技术解析“调神”方剂的脑效应靶点。

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中医情志量表,量化“肝郁”“心火”等证候。

整合医学模式:构建中西医结合的心身疾病诊疗路径,如肿瘤患者的心理-生理协同干预911。

中医对意识的研究既需坚守“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也需借助现代科学方法突破传统认知边界,实现理论创新与临床实效的双重提升。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