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lentblog

博文

浙江理工大学靶向药物研发团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已有 242 次阅读 2024-10-31 09:3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由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付彩云教授组建的靶向药物研发团队,面向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之一的“生命健康”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需求,依托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浙江省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和重大疾病靶向治疗新技术和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平台,重点关注肿瘤诊治新靶标发掘和新药物研发领域,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的发展。因研究发展需要,现面向全球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忱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加盟,共同建立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跨学科、多层次、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研发团队。 

一、团队负责人介绍 

付彩云,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导师,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副院长、多肽及蛋白药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浙江省级领军人才、首批浙江省高校“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等人才项目;荣获青年多肽科学家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纺联教学成果二等奖(部委级,排序1/10)、首届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三八红旗手、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优秀编委、Mil Med Res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付彩云教授团队主要从事肿瘤诊治新靶标发掘与靶向治疗研究,主持国自然(4项)和省自然重大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3项。研究成果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IF: 9.4), Adv Sci (IF: 14.3, 2篇), J Am Chem Soc (IF: 14.4, 2篇), Angew Chem Int Ed (IF: 16.1),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IF: 40.8, 6篇), Adv Healthc Mater (IF: 10), Mil Med Res (IF: 16.7), Coordin Chem Rev (IF: 20.3) 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3篇被遴选为封面论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ESI热点论文;论文共被他引17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573次,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其中6项已实现应用转化),开展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 

 

二、研究方向 

1. 肿瘤诊治新靶标的发掘与确证 

2. 基于新靶标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与研发 

3. 多肽药理学 

三、招聘岗位 

普通博士后 

四、岗位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能够在我校流动站全职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两年; 

2.专业方向:生物学、药学、化学、合成生物学等专业背景,具有相关课题研究经历和基础; 

3.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工作态度积极,对创新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追求,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福利待遇 

1.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科研启动经费; 

2.在站期间根据上级或学校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租房补贴、子女入学等福利待遇; 

3.出站考核满足优秀条件或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另有激励津贴; 

4.支持申报国家资助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支持申报职称、优先推荐申报省部级人才等; 

5.畅通师资博士后留校通道,打造全周期职业发展平台,如期出站可直接留校任教,并给予不低于50万的引进人才安家费。 

六、简历投递 

请有意向者将应聘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fucy03@zstu.edu.cn,并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博士毕业院校”(附件请提供博士学位证书、表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和奖励清单及相关佐证材料)。 

七、联系方式 

团队联系人: 

付彩云教授,联系邮箱: 

fucy03@zstu.edu.cn 

流动站联系人: 

胡老师,联系电话: 

0571-86843303 

人事处(人才办)联系人: 

林老师,联系电话: 

0571-86843043 

浙江理工大学2024年人才招聘公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5155-1457810.html

上一篇: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高层次人才论坛诚邀您参加!
收藏 IP: 140.250.1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