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由光明的视觉走向光明的未来” ——柯碧莲教授谈科学护眼 精选

已有 2301 次阅读 2024-9-25 23:5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987b0f2f0bff4be3d0f94dc59cccea4.jpg

8b157ef9b3039c82be2a648fd129c26.jpg

柯碧莲医生正使用裂隙灯显微镜为病人做眼部检查

6f3edb8a0b50ed04a16b9a50fb1c724.jpg

由眼用照相机拍摄的眼底照

9月19日下午,浦东新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人声鼎沸。社区居民和过往路人好奇地在可提供真彩眼底照相的仪器前驻足咨询,兴致勃勃地体验眼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球结构参数测量、超广角眼底成像等眼部健康评测项目。同期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主任柯碧莲教授开展的关于科学护眼、近视全飞秒激光手术及术后护理等用眼健康的义诊更让大家感到受益匪浅。

就当下常见的眼科疾病和用眼健康注意点,以及眼科诊疗技术手段的进展现状和趋势,本报记者在现场对柯碧莲教授进行了专访。

常见眼科疾病有哪些?

Q目前在我国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高发的眼科疾病有哪些?

A过去老百姓一般觉得导致眼睛看不见的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盲等,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现在最常见的、涉及面广泛的眼科疾病其实是近视和干眼。过去,大家关心的是眼睛从看不见到看得见,而现在随着疾病族谱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变化,人们不仅需要看得清晰,还需要看得舒适和持久。随着白内障“扫盲复明工程”的大力推广,近年来,病理性近视已居发达地区致盲性眼病的首位。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国近视的青少年总人数居全球第一位。因此,近视相关问题备受关注。

据WHO预计,到2030年,全球中学生高度近视(裸眼视力600度或600度以上)的比例大约为13%,上海前两年普查下来,高中生高度近视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所以特别需要教育、疾控、医疗卫生等部门共同来关心青少年的用眼健康问题。近视防控的目标不是儿童和青少年不能戴眼镜,而是降低高度近视的比例。

另一种现在常见的眼部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干眼病。随着环境污染和手机使用时间的延长,干眼病患者比过去大大增加了。人们刚得干眼病的时候,只是觉得有点不舒服,之后发现眼睛干得太厉害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社交。

有一些偶然因素也可能导致常见的严重眼部疾病。比如有一位23岁的福建女孩,因为配戴隐形眼镜洗热水澡而使角膜感染上了一种叫做阿米巴的病原体,导致视力丧失。因为正常人的角膜上皮细胞有屏障作用,一旦角膜由于细菌、病原体的感染而发炎、发生溃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治疗,当角膜形成白斑时,就相当于彻底关上了眼睛这扇窗户,人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医生之所以会建议大家不要戴隐形眼镜游泳或洗热水澡,正是因为正常情况下,人的角膜上皮细胞有天然的屏障作用,而配戴隐形眼镜则可能对角膜上皮造成微损伤,这时,由于温度升高或环境的变化,眼睛里一些原本与人和平共处的条件致病菌就会活跃起来发生作用,严重的甚至可能致盲。曾经有一位女孩因为长期配戴隐形眼镜使新生血管长到了黑眼球里面。还有一位2000多度近视的女患者,也是黑眼球里长了新生血管,在我的劝说下,停戴隐形眼镜半年,控制住新生血管的生长后,我设法为她做了个1800度的晶体植入。现在她觉得获得了新生,这属于幸运的。在欧美国家,隐形眼镜的购买是需要医生处方的。出于眼部安全性考虑,人们要定期去医生那里,经确认符合配戴条件,才能获得购买处方。

还有一些全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导致眼盲。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眼球在某一刻突然破了个洞,一股热流从眼睛里流淌出来,我们诊断他患的是眼干燥综合症,争分夺秒地为他补了眼球。否则,发生眼漏的这个孔洞会导致交感性眼炎,另一个眼睛也有失明的风险。对此,可以治疗的时间窗口非常小,病人越及时就医越好。

主要发病原因是什么?

Q导致近视在我国青少年中这么高发和日益增多的干眼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近视是一种现代病,它的发病本身有人种差异,比如黑人、白人患近视的就比我们黄种人少。中、日、韩、印、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近视人群相对比较大。而在中国内部,新疆地区人群的近视发病率又相对较低。排除地区差异,各个国家当代和历史上的近视发病率也有所差异,但发病人群在扩大是普遍趋势,从中可以看出现代生活模式对于近视发病的影响。

近视高发的原因比较综合,包括用眼负担过重、视觉空间受限,以及较少在户外自然光线下的暴露、活动等。其中,最重要的肯定是过重的用眼负担。2011年前后,我们团队在崇明抽查了6所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发现那里的学生们课间都在户外活动。同期我们也抽查了上海市区内几所其他条件和崇明差不多的重点学校,发现学生的近视率就比崇明那6所学校平均高了将近一二十个百分点。因为那时市区的孩子课间已经不怎么出去活动了。所以后来我们又做了很大规模的人群观察,在几所定点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的户外活动总时间加起来至少达到一个半小时,大致是每天一堂50分钟的体育课加上5个课间的时间。虽然现实中真要做到这样很难,但事实证明,这项三年行动计划执行下来是切实有效的。

近视的发病除了与现代生活模式相关外,与电子终端的发展也有密切的关联。人的黑眼球(也就是角膜)表面,分布着5万多个裸露的神经末梢,特别敏感。正常情况下,人们的眼睛里有一层像窗玻璃一样的泪膜屏障,随着人们不断地眨眼,它持续地滋润、刷新着眼表,并在眼眶里更均匀地分布。这层液体的成分不完全是水,它里面还含有黏蛋白、油脂层等,对黑眼球表面有保护作用。一旦泪膜用以滋润黑眼球的水量不够,或者黏蛋白、脂质层的质、量或动力学出现了异常(如:眼睛的黏膜松弛或上下睑外翻,导致泪液不能再被虹吸;或上下眼睑无法闭合,导致泪液不再运动),黑眼球营养不充分时,就会产生微损伤,从而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很多人认为干眼只是用眼过度引发的小毛病,休息一下就能好,其实并非这么简单。除了眼部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性激素水平变化等看似与眼睛无关的疾病,都可能是干眼病的幕后推手。多种全身性疾病,尤其是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都可能通过影响泪液的分泌、泪膜的稳定性或眼部免疫机制等方面,悄然引发或加剧干眼症状。因此,对于干眼病患者而言,仅仅关注眼部症状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排查潜在的全身性疾病。一般当黑眼球发生细胞脱落的时候,意味着干眼病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了。

近视和干眼病防大于治

Q您在日常工作中接触了大量近视和干眼病的治疗案例。为减少和避免这两种疾病,您认为有哪些事项特别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

A这两种疾病都以防为主,防大于治。不管采取什么防治方法,都应该听取专业的意见。比如刚才有位朋友询问我是否可以放心使用小红书上推广的一款眼部用品,我的意见是:许多问题是非常个性化的,哪怕别人没有骗你,用在一个人身上合适的产品,用到另一个人身上也不一定对。近视和干眼这两种眼科疾病很多时候老百姓都能自我诊断,但市场上形形色色缓解和治疗的方法,普通人很难分辨真假。比如贴眼膜和戴眼罩,因为缺乏循证医学的依据,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它们有效或无效。又比如针对干眼病,有人从日本带回各种各样的网红眼药水进行推销。一部分人看别人用着好,自己也跟着买,连它们的成分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往眼睛里滴。但是在日本,这些眼药水是需要有医生处方才能开的OTC类药物,什么年龄、什么症状、体内缺少什么元素的人用什么颜色瓶装的,分得很细,如果看不懂说明文字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跟着用,很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而自己却不知情。还有人把“食”字号的液体滴到眼睛里,不仅完全没有治疗功能,而且因为不能保障眼睛内部合格的PH值、渗透压和无菌环境,反而会带来危险。

几种典型眼科手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Q您在开展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高度近视眼内晶体植入及替换手术,还有各类角膜移植手术方面都有很好的口碑。能为大家介绍下这些手术各自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吗?比如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是否还能配戴美瞳眼镜?

A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是用激光的方法在人的黑眼球上重新塑形,通俗地说,就像在黑眼球上打磨了一个隐形眼镜,这样,不用戴眼镜也可以和戴了眼镜看得一样清楚。经过这个手术后,角膜的弧度发生了改变,与美瞳眼镜的弧度不能再如常匹配。因此,大家如果做了飞秒激光手术,后续就不能再戴美瞳眼镜。但如果做的是晶体植入,相当于定制了一片特定度数的隐形眼镜内置到眼睛里,并不会改变角膜原来的结构和弧度,3个月后只要切口恢复得好,想偶尔配戴一下美瞳眼镜也不是完全不可以。

角膜移植的原理是:当透明的黑眼球(眼球本身是透明的,由于虹膜的色彩才使它看起来是黑的)受损产生了白斑,医生把白斑部位切除,代之以一块透明的角膜。新的角膜有人源的,也有生物材料制的。大多数角膜移植还是来源于人的捐献,因此很珍贵,医生事先都会评估接受者是否有恢复视力的潜在可能性。角膜移植相当于给眼睛重新“开窗”的工程,对于年轻患者意义尤其重大,但病人术后需要小心保养,防止发生排异反应。培养一名专业从事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需要10年时间,每年能做50例以上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目前在我国还是非常短缺的。

眼科学术和技术的最新进展

Q在科普日活动现场,我看到好几台成像高精的检测仪器。您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年,想来对眼科科技的进步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就您所知,近年来在眼科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重大、造福百姓的学术和技术进展?

A人体许多部位的疾病是经典的,比如胃、肠外科处理的肿瘤,眼科却不一样,疾病谱一直在更新。也正因此,新的科技手段与眼科的关系特别密切。近年来,眼科手术的进展和新术式的更新非常多,而且几乎在各个亚专科领域都有分布。相对普通的有个性化的近视手术、角膜的成分移植,以及人工角膜、人工虹膜和晶体的植入等。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病,一种打在眼睛里用来抗新生血管、抗VEGF(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针,是《Nature》杂志评出来的十大科技发现之一。它原来用在肿瘤新生血管的消退上,现在被用在了眼底新生血管消退上。老年性黄斑变性过去从出血到结疤,最终会失明,而使用这种针以后,病人的平均视力可以提高两行。虽然我本人是做屈光眼表领域的工作,但我觉得这项使许多人获益的技术,意义特别重大。

还有一项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基因治疗。这在十几年前还是一片空白。几年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讲到一个患遗传性Leber视神经病变的孩子,由于端粒体酶异常,已经看不见世界了。在医生为他进行了基因治疗后,这个孩子渐渐恢复了视力。我觉得这是眼科治疗领域这些年里最大的一个进步。现在全球在研的眼科基因治疗药物临床试验就有几十项。

此外,我觉得也比较激动人心的还有一些高科技手段,比如元宇宙在我们视光领域的应用。基于AR和VR眼镜来搭载平台的,将来可以为视功能、视疲劳、老花甚至近视提供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可能会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结合。数字诊疗领域已经有一些项目获批了。

对于近视和干眼等眼科疾病,我觉得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全健康周期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

Q这次带来为公众义诊的仪器,和您平时在医院里使用的一样吗?医学界正在积极推动转化医学,作为科研出身的临床医生,您在这方面是否也有些尝试和构想?

A这次义诊现场为大家测眼轴、进行眼底病变检查的仪器和平时我们在医院里做全飞秒激光手术的设备,它们的精密度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未来我希望有机会通过临床的一些数据,联合工程师、物理光学家和数学家,提出一些改进治疗效果的新的程序设计。

这个设想可以追溯到2004年我到德国培训飞秒激光设备使用方法的时候。当时有一位德国教授指着一面印有许多德文名字的纪念墙对我说:“这面墙纪念的是近视治疗程序的诞生。这些名字包含了数学家、物理光学家、机械学家和眼科医生等来自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像这样的学科交叉产生的成果当然是非常棒的。眼下,控制近视有一项特别重要的离焦技术,过去一直采用的是光学离焦,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利用已有的数据,尝试一些更加个性化的数字离焦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现在的项目申请政策里专门有针对医工交叉类项目的支持,也许未来我们可以有机会采取联合申报的方式,和高端的眼科设备研发、制造企业进行合作。

Q您本人在科研领域也有出色的成就,能否为大家介绍下其中的重点?

A我的科研工作主要分三大块。一块是做实验性近视分子层面的机理研究,在豚鼠等动物体内寻找分子靶点,为将来在人身上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第二块是关于智慧医疗——由AR、VR辅助的视觉功能。第三块是医工交叉的、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多模态近视进展的建模预测。今年3月,我们在交叉领域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是采用基于AI的OK镜角膜地形图模型来预测儿童的近视进展。

用科普回应大众关心的眼健康问题

Q您刚受聘为2024浦东新区专业科普志愿者。关于如何守护眼睛的健康,您最想对公众说的话是什么?

A我曾经参与上海教育电台的近视科普节目,当时是全市孩子的暑假功课,每周一次的儿童健康系列科普,我觉得像这样点对点的传播效果非常好。我们这些科普志愿者应该做的就是广泛传播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我自己的孩子从小既玩计算机又弹钢琴,用眼并不少,但没有近视。因为我一直都注重他的用眼习惯和眼部健康。

近视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我遇到过近视深度达1800度的妈妈,孩子没有近视;也遇到过父母没有任何一方近视的孩子,因为没人监督长期玩手机,小小年纪近视度数就达到了三四百度。其实,即便有近视基因,也未必一定会近视。我特别想对大家强调的是,近视是一件可以科学防控的事。很多来听我讲座的家长对这点非常感兴趣,希望我谈谈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在今年底即将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聊聊近视那些事儿》里,对相关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大家到时可以留意一下这本书。简单地说来,我认为要避免近视,并不是不能用眼,而是要平衡好用眼和运动、休息之间的关系。

眼睛是每个人心灵的窗户。大家想要保持“明眸善睐”,就应该长期坚持科学用眼、科学护眼。我常常对小朋友们说:模糊的视觉意味着模糊的人生;有光明的视觉,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41506-1452676.html

上一篇:自然资源部专家讲述:如何理解海洋在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收藏 IP: 183.193.49.*| 热度|

4 崔锦华 谌群芳 郑永军 guest3802293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