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李兰娟院士团队:熊去氧胆酸和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危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价值 | Microorganisms 精选

已有 1038 次阅读 2024-7-27 10:20 |个人分类:学术软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研究背景

自疫情爆发以来,SARS-CoV-2因其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而备受关注,如何有效降低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熊去氧胆酸 (UDCA) 是一种亲水性胆汁酸,主要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研究发现UDCA能够通过抑制法尼类固醇X受体 (FXR) 的活性,进而降低病毒宿主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 的表达,从而改善COVID-19患者的预后。间充质干细胞,其起源于早期胚胎的中胚层和外胚层,通过分泌可溶性旁分泌蛋白因子和外泌体,具有强大的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能力,在COVID-19中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潜力。

基于此,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研究团队在 Microorganisms 期刊发表了一篇关于熊去氧胆酸和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危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价值的文章。该文表明UDCA和间充质干细胞在降低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方面存在一定潜力,未来可考虑将其作为COVID-19的治疗方法。

      

研究过程与结果

  •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入住树兰 (杭州) 医院的167例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危重症COVID-19定义为入住重症监护室 (ICU) 或接受气管插管。收集了每位患者的临床信息 (人口学信息、症状、基础疾病、合并症、血清学结果、治疗情况、结局等)。接受UDCA治疗的患者被分为UDCA组 (n = 42),未接受 UDCA 治疗的患者被分为对照组 (n = 125),两组患者将进行比较。具体流程见图1。

02.png

图1. 流程图展示了本研究中危重症COVID-19住院患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ICU:重症监护室;UDCA:熊去氧胆酸。

        

  • 干细胞及熊去氧胆酸对危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多变量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此外,肝脏疾病也是死亡的高危因素。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和UDCA与死亡风险呈负相关。随后本研究绘制了预测死亡风险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 (AUC) 为0.75 (0.67~0.84),P<0.001,这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测试能力;也就是说,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风险与年龄、肝脏疾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和UDCA治疗在统计学上密切相关 (图2)。

01.png

图2. 死亡率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AUC:曲线下面积;CI:置信区间。

    

研究总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UDCA和间充质干细胞对改善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也就是说,UDCA和间充质干细胞将有助于改善危重症COVID-19 患者的预后并提高存活率。此外,药物的时机、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对重症COVID-19患者预后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原文出自 Microorganisms  期刊

Zheng, Q.; Li, Y.; Sheng, G.; Li, L. The Value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OVID-19. Microorganisms 202412, 1269.https://www.mdpi.com/2840758

       

Microorganisms 期刊介绍

主编:Nico Jehmlich, UFZ-Helmholtz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Germany

期刊主题涵盖微生物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主要发表环境、植物、食品、肠道、医药、技术等微生物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章。现已被 SCIE (Web of Science)、PubMed (NLM)、Scopus 等重要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4.1

2023 CiteScore:7.4

Time to First Decision:13.4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9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43734.html

上一篇:四川农业大学王西瑶教授团队——解锁马铃薯块茎休眠分子密码 | IJMS
下一篇:科研写作利器推荐!让你的论文“图”出重围 | MDPI 作者说
收藏 IP: 117.133.7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